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38期(总期137期)

部委决策
 
国办印发《意见》扩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范围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扩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范围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异地办事难点堵点,统一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枢纽作用,推动线上线下办事渠道深度融合,持续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有效服务人口流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确定了三方面政策措施:
  一是扩大"跨省通办"事项范围。按照需求量大、覆盖面广、办理频次高的原则,新增异地电子缴税、开具税收完税证明、单位社会保险费申报、临时居民身份证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和待遇申请、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结算等22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扎实推进地区间"跨省通办"合作,进一步拓展"跨省通办"范围和深度。
  二是提升"跨省通办"服务效能。改进网上办事服务体验,提供更加简单便捷、好办易办的"跨省通办"服务。优化"跨省通办"线下服务,推行帮办代办、引导教办等服务方式,确保线上能办的线下也能办。提升"跨省通办"协同效率,完善"跨省通办"业务支撑系统办件流转功能,推动优化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服务。
  三是加强"跨省通办"服务支撑。完善"跨省通办"事项标准和业务规则,加快制定完善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的业务标准和操作规程。加强"跨省通办"平台支撑和系统对接,加快推动国务院部门垂直管理业务信息系统、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业务信息系统与各地区政务服务平台深度对接融合。增强"跨省通办"数据共享支撑能力,推动更多直接关系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应用频次高的政务数据纳入共享范围,加强政务数据共享安全保障,依法保护个人信息、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
  《意见》强调,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加大业务统筹力度,抓紧出台新增"跨省通办"事项的配套政策、实施方案、试点计划等。各地区要加强对"跨省通办"任务落实的省级统筹,强化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加快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证监会就行政处罚罚没款执行规则征求意见
 
  9月30日,证监会发布了《行政处罚罚没款执行规则(征求意见稿)》。《规则》共三十三条,着力于为证监会罚没款执行工作提供一个全环节、可遵循的工作流程,对法律规定不明确或者以往处于模糊地带的内容予以进一步明确。在规范证监会罚没款执行工作的同时,积极便利当事人缴纳罚没款,同时也没有新增当事人义务。
  近年来,证监会坚持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打击,对于情节较为严重、影响较为恶劣的案件,更是重拳出击,顶格处罚。证监会罚没款总额的高速增长,也对罚没款执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规则》对案件调查阶段加强查找、发现当事人财产线索以及对当事人违法所得采取查封、冻结措施提出了要求,也对不及时缴纳罚没款当事人的催告及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方面做了规定。此外,《规则》根据《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暂缓、分期缴纳罚款"条款,对申请条件和工作程序予以明确,让相关条文可以切实落地。
证监会表示,此次出台专门的罚没款执行工作规则,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罚没款执行工作。罚没款执行作为证监会行政执法链条的最后一环,涉及内容杂、环节多、工作细、时效强。出台专门规则有利于统一规范罚没款执行工作的组织及流程,从而加强对证监会执行工作的规范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执行工作效能。相较于许多行政机关,证监会执法领域罚没款金额较大。部分大额罚单,当事人一次性缴纳确有困难的,由《规则》对暂缓、分期缴纳制度予以明确,有利于督促当事人缴纳罚款,提升执行工作效能。
 
信托业务分类新规试运行
 
  据报道,半年前在业内征求意见的信托业务分类新规,近期进入试运行阶段。近日有多家信托公司收到监管部门下发的"关于调整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按照新的信托业务分类方法试填报数据,这意味着信托业务分类调整已经开始。通知要求信托公司规范发展资产管理类信托业务,积极探索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业务,并设置5年过渡期,以便信托公司有序开展存量业务整改。
  2022年4月,银保监会向部分信托公司发下发《关于调整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将信托业务划分为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
  业内人士透露,相较于征求意见稿,通知并未对上述三大类做修改。但进一步来看,资产服务信托项下有进一步完善。原来的涉众性社会资金受托服务信托改为预付类资金受托服务信托;债券担保品受托服务信托改为担保品受托服务信托。财富管理受托服务信托中,增加家庭服务信托,由符合条件的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初始财产金额不低于100万元,期限不低于5年,投资范围将进行限定;其他财富管理信托进一步细化为其他个人财富管理信托和企业及其他组织财富管理信托,均设定不同的资金起点。
  通知鼓励信托公司规范发展资产管理类信托业务,积极探索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业务。
  "信托业务分类调整,将进一步厘清业务边界和服务内涵,引导信托公司以规范方式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和行业传统竞争优势,更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信托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业内人士表示。
 
银保监会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
 
  据悉,为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保险公司在服务养老保障方面的作用,银保监会近日下发《关于促进保险公司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要求,保险公司应认真贯彻落实个人养老金相关制度要求,有效发挥优势、合理控制成本,持续提升能力,做到运营安全、回报稳健、服务便捷,向人民群众提供长期保值增值、条款简明易懂的商业养老保险。
  《征求意见稿》明确,保险公司提供的商业养老保险包括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产品保险期间不短于5年,保险责任限于生存保险金给付、满期给付、死亡、全残、达到失能或护理状态,能够满足个人养老金制度参加人交费灵活性要求。
  《征求意见稿》要求,保险公司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参加人签订保险合同时,应就个人养老金制度及其税收政策、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管理要求、保险行业平台信息管理要求专门进行说明。保险公司应加强个人养老金资金管控,个人养老金产品相关业务发生的各类资金往来应符合资金账户封闭管理要求。
  《征求意见稿》规定,保险公司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需满足如下要求:一是上季度末所有者权益不低于50亿元且不低于公司股本(实收资本)的75%;二是上季度末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75%;三是上季度末责任准备金覆盖率不低于100%;四是最近3年未受到金融监管部门重大行政处罚;五是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与保险行业个人养老金信息平台实现系统连接并按相关要求进行信息登记和交互;六是银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征求意见稿》中对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定义范畴较宽。保险公司提供的商业养老保险包括年金保险、两全保险,以及银保监会认定的其他产品,并符合保险期间不短于5年,保险责任限于生存保险金给付、满期给付、死亡、全残、达到失能或护理状态,能够满足个人养老金制度参加人交费灵活性要求以及银保监会规定其他要求的产品,都可以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畴。
  《征求意见稿》表示,银保监会将与相关部门平稳有序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衔接。试点保险公司应加强政策解读,做好相关服务,保持业务经营稳定。
  据了解,在保险公司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细则出台之前,个人养老金制度刚刚明确税收优惠政策,即对缴费者按每年1.2万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的实际税负由7.5%降为3%。
  今年4月,国办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明确,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万元。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
 
两部门明确不良债权以物抵债税收政策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以物抵债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下称"公告")。该政策旨在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处置不良债权,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以物抵债是指银行在无法以货币资金收回贷款时,通过收回借款人相应实物资产以抵偿债务的行为,从而降低信贷资产风险,是不良资产处置领域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业内人士表示,现实中被执行人通常因缺乏现金支付能力,而无力承担以物抵债资产过户产生的税费,实践中也常出现申请人代替被执行人支付相关税费才能办理资产过户的情形。此次出台的税收减免政策有利于减轻以物抵债处理过程中的税收负担,加快不良债权处置效率。
  具体来看,公告涉及多项税收减免,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缴纳的增值税、印花税以及契税等,同时覆盖了金融机构处置不良债权的多个环节。
  公告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处置抵债不动产,可选择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取得该抵债不动产时的作价为销售额,适用9%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公告明确,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涉及的合同、产权转移书据和营业账簿免征印花税,对合同或产权转移书据其他各方当事人应缴纳的印花税照章征收;对其接收抵债资产免征契税;对其持有的抵债不动产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公告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政策性银行。公告执行期限为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公告发布之前已征收入库的按照上述规定应予减免的税款,可抵减纳税人以后月份应缴纳的税款或办理税款退库。
  现实中,房产是以物抵债的主要资产之一。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以物抵债和税收减免政策相结合,是房地产不良资产化解的一大制度创新,有助于鼓励金融机构收购房地产领域不良资产,有效降低收购成本,盘活存量资产。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表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抵押物以房产土地为主,这次以物抵债税收政策调整,压降了抵债资产接收、持有、处置阶段的税收成本,预计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处置进程。
  "从接收环节看,对金融机构接收抵债资产给予了契税、印花税的免税政策;从持有环节看,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抵债不动产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从处置环节看,解决了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的重复征税问题。"杨海平称。
 
产权交易场所违规金融活动专项整治将进一步强化
 
  近日,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召开。会议由联席会议召集人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主持。会议指出,强化产权交易场所违规金融活动专项整治,继续做好"伪金交所"整治工作,坚决刹住地方交易场所违法违规滥发融资产品行为。深入推进私募基金风险防范处置工作,引导行业机构不断提高规范运作水平,坚决出清"伪私募"和异常经营机构。
  会议认为,经合力清理规范,地方交易场所、私募基金领域增量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不过,当前这两大领域的存量风险仍有一定规模,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地方交易场所责任落实存在一定温差落差,重点类别交易场所风险有待化解,部分地区仍有大办金融交易场所的冲动,存在金融泛化,缺乏商业模式,先天不足和监管缺位并存,存量交易场所过多、过乱,"小散弱"问题依然突出。私募基金整体合规水平有待提高,行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会议要求,深入推进清理整顿交易场所工作,必须深刻认识交易场所违规展业风险的本质和危害,坚持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整治和风险处置,巩固金交所专项整治成果,强化产权交易场所违规金融活动专项整治,继续做好"伪金交所"整治工作;压缩交易场所总量,控增量、压存量,补上制度和工作短板,高度警惕风险苗头,不断完善长效机制;以整促治,坚决刹住地方交易场所违法违规滥发融资产品行为。深入推进私募基金风险防范处置工作,必须一手防风险、一手促发展。加强地方研判把关与基金业协会管理人登记备案有序衔接,引导行业机构不断提高规范运作水平,坚决出清"伪私募"和异常经营机构,净化行业生态;不断优化行业服务,为合规诚信机构展业营造良好环境,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功能作用。工作推进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要强化底线思维和大局意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善工作机制,细化优化工作措施,防范次生风险,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央行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9月30日,人民银行宣布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调整为2.6%和3.1%。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政策保持不变,即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不低于3.025%和3.575%。
  当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支持居民改善住房条件。《公告》提出,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其中,新购住房金额大于或等于现住房转让金额的,全部退还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新购住房金额小于现住房转让金额的,按新购住房金额占现住房转让金额的比例退还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公告》明确,所称现住房转让金额为该房屋转让的市场成交价格。新购住房为新房的,购房金额为纳税人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网签备案的购房合同中注明的成交价格;新购住房为二手房的,购房金额为房屋的成交价格。
  《公告》规定,享受公告规定优惠政策的纳税人须同时满足两点条件:一是纳税人出售和重新购买的住房应在同一城市范围内。同一城市范围是指同一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地区、州、盟)所辖全部行政区划范围。二是出售自有住房的纳税人与新购住房之间须直接相关,应为新购住房产权人或产权人之一。
  结合日前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文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房地产市场已在两天内接连迎来三项积极调控政策。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已明确指出,将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并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引导商业银行提供配套融资支持,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政策要闻
 
▲监管部门要求财险公司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合规管理工作
 
  据报道,监管部门10月12日向各财险公司下发了一则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合规管理工作,具体要求包括严格履行合规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合规治理架构、完善合规制度流程、加强财务会计管理、盯紧重点风险领域、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合规文化建设等。
  具体要求上,该通知提出,要依法规范大股东行为,督促其依法履行义务、规范使用权力,防止越权干预公司正常经营管理。要严格执行关联交易管理有关规定,坚决防止大股东操纵掏空机构和违规利益输送。
  通知还提出,公司经营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规定私设会计账簿,严禁账外经营。要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告,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保证业务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
 
  据悉,为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支持我国基础研究发展,10月8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本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
  公告提出,对企业出资给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以下简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按实际发生额在税前扣除,并可按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对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接收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机构基础研究资金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上述基础研究不包括在境外开展的研究,也不包括社会科学、艺术或人文学方面的研究。
  企业出资基础研究应签订相关协议或合同,协议或合同中需明确资金用于基础研究领域。
 
  ▲电网企业与发电企业电费结算有关要求进一步明确
 
  10月9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电网企业与发电企业电费结算有关要求的通知。
  通知指出,电网企业与发电企业签订购售电合同未事先明确约定使用非现金结算支付的,应使用现金结算支付,不得使用承兑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财务公司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以及业务规则、业务形式、应用场景与票据类似的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企业自设电子债务凭证工具延期支付。
  通知说,电网企业如确需使用承兑汇票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延期支付电费的,应采取买方付息等方式承担资金成本和兑付风险,由双方协商一致以书面形式明确支付条件,并遵守《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电费结算办法》第十八条有关规定。
  通知称,电网企业应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工作,每半年向所在地能源监管机构报送电费结算使用承兑汇票等情况。
 
  ▲煤矿安全改造单个项目补助最高或达3000万元
 
  据悉,为指导做好"十四五"后三年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工作,一体推进煤矿安全生产、煤炭供应保障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10月9日发布的《关于<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指出,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5%,单个项目补助额度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综合考虑煤炭资源条件、灾害严重程度和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等因素,将全国产煤地区和中央单位分为三类,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占项目总投资比例分别执行15%、20%、25%三档上限控制标准。
  第一类:河北、内蒙古、江苏、安徽、福建、山东和中央企业,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15%。
  第二类:江西、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甘肃,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
  第三类: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司法部,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5%。
 
  ▲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年3月起施行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生产销售者"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和市场监管人员的属地监管责任,要求生产者配备质量安全总监和质量安全员,进一步明确企业主体责任、政府领导责任、综合监管责任和直接监管责任,充分保障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
  《办法》规定,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者要建立原辅料控制、生产关键环节控制、检验控制以及运输交付控制等制度,销售者要建立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制度。
  《办法》同时明确了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管理制度、标签标识管理制度。
  《办法》规定了涵盖事前许可、事中检查、事后惩处的全过程闭环监管体系。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实行告知承诺审批和全覆盖例行检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本行政区域内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者名录数据库,实施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实施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明确监督抽查不合格等行政处罚信息依法记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办法》建立了食品相关产品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对食品相关产品法律责任予以明确。目前法律法规尚未规定的,对应增设违反原料禁止性行为、违反管理制度和事故处置等有关情形的处罚。
 
  ▲两部门将在5大领域加强河湖安全保护协作
 
  据悉,水利部、公安部近日联合制定《关于加强河湖安全保护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在防洪安全保障、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保护、河道采砂秩序维护、重点水利工程安全保卫、水行政执法安全保障等5个重点领域加强协作,强化水行政执法,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切实维护河湖良好秩序。
  《意见》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妨碍河湖防洪行洪安全,非法侵占水域岸线,破坏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和水工程,非法采砂等涉及河湖安全的难点堵点,以及阻碍执法、暴力抗法等突出问题,两部门全面加强合作,构建河湖安全保护新模式。
  《意见》明确,水利部门严格执行涉水法律法规,依法查处各类水事违法行为,配合和协助公安机关查处涉水治安和刑事案件。公安机关依法受理水利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的水事案件,依法严厉打击、严肃查处暴力抗法和妨碍执法人员依法履职等行为。
  《意见》提出,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健全流域安全保护协同机制。
  在保障措施方面,《意见》明确将相关工作情况纳入水利和公安系统目标责任考核。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实践锻炼和专业化建设,加强河湖安全保护的资金保障、执法力量保障和基础设施保障,推动在大中型水利工程、涉水违法犯罪高发频发地区建设专门执法基地。
  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10月10日表示,"《意见》的出台,是水利、公安两部门进一步全面加强河湖安全保护合作的重要标志和新的起点。我们将全面强化水利部门与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加强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依法打击河湖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升河湖安全保护水平,共同维护国家水安全。"
 
国资改革
 
国资委进一步推进减租工作
 
  据悉,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10月12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2022年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减免工作的通知。"
  通知说,今年以来,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市场主体的系列部署要求,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积极减免国有房屋租金,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但通过国务院大督查、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政务咨询、信访投诉等各类渠道,发现,仍有部分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在房租减免工作中存在站位不高、政策不明、举措不细、执行不力等问题,一些租户反映强烈,严重影响房租减免政策落实效果。
  为进一步压实责任、明确要求,切实将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减免到位,通知强调,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要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房屋减租的具体政策要求,认真执行国务院各部门、各地方政府印发的关于国有企业房租减免的各类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减租工作,切实减轻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负担。对于尚未开展减租工作的企业,不得观望不作为,不得层层等通知,要积极主动作为,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现有政策要求,立即制定方案措施,从速落实,抓紧将减租红利惠及租户;已开展减租工作的企业,要以"不漏一租户、不少一分钱"的高标准要求,对工作进行再梳理、再排查,重点检查减租对象范围是否完整、减租期限是否准确、减租金额是否足额落实到租户。各中央企业要在11月底前全面完成普遍减免三3个月租金的任务,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出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后2个月内完成补充减免3个月租金任务,并于2022年12月10日前向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管与运行评价局报送减租工作总结。
  通知同时指出,近期,为落实国务院助企纾困的部署要求,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养老托幼、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帮扶政策,其中对部分行业的减租政策提出了补充要求,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发改财金〔2022〕1356号)明确"养老服务机构和托育服务机构属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范畴、承租国有房屋的,一律免除租金到2022年底"。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要密切关注、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各类减租政策要求,动态调整落实举措,确保严格执行到位。
 
自主创新
 
上海推出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
 
  据悉,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做强创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上海市人民政府10月11日公布《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领域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到2035年,形成若干领跑全球的未来产业集群。
  具体包括以下目标:
  --建设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未来高地。依托各类社会主体,建设未来产业研究院,成立5家左右未来技术学院,培育15个左右未来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双向通道。
  --做强未来产业集群发展的未来引擎。打造5个未来产业集群,建设15个左右未来产业先导区,攻关100个左右核心部件,推出100件左右高端产品,形成100项左右中国标准,促进产业集聚引领发展。
  --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未来范式。推动10家左右领军企业向未来产业布局,发展20家左右生态主导型企业,打造100家左右企业技术中心,培育100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相互融合。
  --营造要素集聚、开放包容的未来生态。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引进一批高层次战略科学家和企业家,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形成50个左右综合性应用场景,形成产学研用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
  为实现上述目标,《方案》提出,布局未来产业,打造健康、智能、能源、空间、材料等五个未来产业集群。
  其中包括,在上海浦东、宝山、闵行、金山、奉贤等区域,提升"张江研发+上海制造"承载能力,打造未来健康产业集群,重点关注脑机接口、生物安全、合成生物等领域。
  同时,在上海浦东、徐汇、杨浦、宝山、闵行、嘉定、青浦等区域,以场景示范带动产业发展,打造未来智能产业集群,重点关注智能计算、通用AI、扩展现实(XR)、6G技术等领域。
  《方案》还提出,在上海浦东、闵行、嘉定等区域,打造未来能源产业集群。重点关注先进核能、新型储能等领域。
  此外,《方案》还提出,实施未来技术"筑基计划"、未来布局"领跑计划"、未来伙伴"携手计划"等六大计划,竞逐未来赛道。
 
上海出台"知识产权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十五条举措
 
  据悉,为助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知识产权政策实施提速增效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日前发布《关于知识产权政策实施提速增效 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共提出了充分释放知识产权资金政策效应、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效能、加快推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持续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机制等四方面共15项政策措施。
  一是聚焦释放知识产权资金政策效应,推动专利转化专项计划等中央财政资金加快落地;指导浦东和徐汇加快国家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资金执行进度;加强知识产权惠企政策供给,加快出台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二是聚焦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效能,便利知识产权申请注册和权利救济,优化专利优先审查和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推荐机制,发挥保护中心快审功能;对符合条件的集体商标注册等,依申请商国知局提前审查;对确因疫情延误期限导致权利丧失的,协助办理恢复手续;深化商贸流通领域长效保护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纠纷快速处理和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恶意商标注册行为,强化知识产权信用监管;加强海外纠纷应对和维权援助。
  三是聚焦推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融资作用,全年质押融资登记总额达到100亿元,普惠质押贷款惠及企业数量增长20%以上;深化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建立"公共专利墙"和"专利超市";强化知识产权保险业务;深入实施专利导航工程项目,多种形式加强专利导航公益性服务产品供给;发挥商标和地理标志品牌作用,开展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工作。
  四是聚焦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业务办理和服务措施,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畅通业务咨询渠道;提升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便利度;优化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加强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供给,出台加强本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鼓励市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及专业服务机构加强中小微企业服务,规范促进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发展,提升服务能级。
 
海南发布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实施意见
 
  据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26号),推动海南省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引进和转化应用,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坚持评价多维度、分类科学性、主体多元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到2025年,技术转移机构超过15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0亿,专业投资基金5家,逐步建成高质量成果供给有力、评价机制完善、专业机构活跃、转化渠道通畅、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评价和转移转化体系,为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意见提出五项重点任务,分别是推进科技项目成果分类评价;建立健全市场化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拓宽科技成果评价方式;建立科技成果评价与金融联动机制;打造科技成果评价良好生态。
  其中,在建立科技成果评价与金融联动机制方面,包括以下内容:
  --支持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参与科技成果评价。引导相关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对科技成果潜在经济价值、市场估值、市场发展前景和风险等进行商业化评价。鼓励面向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评价报告引用投融资机构的评价意见。
  --大力发展专业投融资机构。充分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根据使用情况适时扩大"琼科贷补偿金"资金池规模,带动金融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社会资本投资早期科技成果。依托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口江东新区、海南生态软件园、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等重点园区建立创业投资机构集聚区,加快培育一批知名的创业投资机构,2025年,争取引进培育3-5家专业投资基金。
  --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加快推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建设。围绕海南省重点产业,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产品,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及担保机制,规范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以股权、债权投融资价值体现成果价值。
 
湖北发布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实施方案
 
  9月28日,由湖北省科技厅、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主办的湖北省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启动会在武汉举行。会上,《湖北省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实施方案》发布。该方案通过评分精准识别和有效发现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科技企业,为积分企业增信授信,助力快速成长。
  《湖北省企业创新积分制实施方案》由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经信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税务局、人行武汉分行、湖北银保监局、湖北证监局、省政务办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省科技厅牵头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以企业创新积分为依据,充分利用科技、财税和金融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开展精准化金融服务。
  据介绍,该积分制从政策导向、创新能力、发展前景、技术成熟度和加分项5个维度、共27项指标,对企业进行打分。根据积分,将企业分为"重点支持""优先支持""鼓励支持"和"审慎支持"四级,科学准确评价其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力争到"十四五"末,支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2000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000家以上,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金融机构为科创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累计不少于1.5万亿元,信贷覆盖率达到60%以上。
  省科技厅主要负责人表示,13家职能单位协同推进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共建高位推动、信息共享、激励容错、积分互认四个机制。其中,采信各行业主管部门法定合规数据,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企业信贷识别标准体系,解决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看不懂、看不准、看不透"的问题,推动商业银行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湖北科技企业数据服务平台,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对象为主,整合企业社保参保情况、企业环境信用等级、企业登记注册信息、企业纳税信息、股权融资情况等积分评价各项数据,形成科技企业数据库。
  截至目前,全省有高新技术企业1.4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万家,科创"新物种"企业543家。"创新积分贷"首批试点已向2610家科创企业授信664.85亿元,发放贷款178.25亿元,有效解决了科创企业"融资难"问题,为湖北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发挥了科技金融的支撑作用。
 
湖北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据悉,为推进实施《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的意见》、《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动能,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经信厅、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等9部门近日联合发布《推进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提出,到2025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50%以上。各地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建,分级推进、依法统计"的原则,制定本地区年度目标任务,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有条件的市(州)、县(市、区),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开发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园区),要努力实现早达标,积极争取全覆盖。
  《措施》提出,省经信厅将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纳入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支持范围,重点支持3年内建设费用总计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研发机构,对企业自建自用的研发机构,按照其建设费用10%的比例给予支持;对企业自建共用、年服务同类企业10家以上的研发机构,按照其建设费用不超过20%的比例给予支持;单个企业研发机构年支持额度不超过500万元。同时,对获批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1000万元奖补支持。省科技厅对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绩效考评优秀的单位给予一定奖补资金支持;对获批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给予不低于10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建设经费;对获批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500万元一次性补助建设经费。省发改委对获批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省预算内以项目形式给予1000万元支持;对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在省预算内以项目形式予以500万元支持(其中省级财政负担50%);对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省产业创新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实施的具有带动作用的创新能力项目,在省预算内予以一定的补助资金支持。鼓励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出台支持规上工业企业新增研发投入、建设研发机构的政策措施。
  《措施》明确,企业研发机构是指企业自办或与外单位合办、管理上同生产系统相对独立(或独立核算)的专门从事开发活动的机构,以及具备"六有"条件(有场地、有人员、有设备、有投入、有项目、有制度)的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如:企业自办的技术中心、研究院所、开发中心、研发部、中试车间、试验基地等各类研发部门;建在企业的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工业技术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等各类研发机构。
 
孙世芳:如何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经济日报社编委会委员孙世芳10月9日撰文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调"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这些重要论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揭示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系及其互动规律,指明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产业链稳定安全是保持产业链竞争力的基础。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增长13.2%。在世界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背景下,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这一成绩单既展示了我国经济的韧性,也表现出我国的优势产业链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要看到,我国部分产业链还存在不稳、不强、不安全的问题。我们必须站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产业链稳定安全的时代特征和重要性。实践证明,只有把产业链稳定安全的主动权、控制权抓在自己手中,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要实现产业链稳定安全,其重要途径就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那么,如何"部署"?怎样"布局"?
  一是树立系统思维。创新链是由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开发试制等多环节形成的链式结构。产业链则是从原材料、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所构成的上下游配套的链条。可见,不论是创新链还是产业链,都不是单一的活动环节,而是一系列活动环节的集合。因此,我们需要提高"部署"和"布局"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前瞻性,以系统观念加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研究,选准赛道、找对目标、实现赶超。
  二是拆除"篱笆墙"。多年来,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不够、不顺、不畅的问题,其重要原因是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孤岛现象",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一方面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以创新成果引导产业、升级产业。要通过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真正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互动、互促、互融,使创新迭代有动力、产业升级有支撑,促进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是强化战略导向。为使创新更具引领力、产业更具融合力,还需进一步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动量子科技、基因技术、脑科学等前沿科技基础研究的关键技术创新、集成及应用。围绕产业链短板和创新链痛点进行重点布局,在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重大装备、先进科学仪器和检验检测设备、工业软件等重大产业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创新体制机制,调动企业自主研发积极性,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通过科技赋能,使强企更强、优势产业更优、不断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推动作用,无论是互联网平台企业还是工业互联网平台,都应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提升数字技术重塑产业链的能力。
  四是"两只手"齐发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还应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做到"两只手"齐发力。区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竞争。从产业经济学看,产业发展对于采用新技术并不天然友好。受投入产出规律影响,如果技术的边际投入成本超过了产出,那么,产业可能会对新技术有所抵触。如,当年日本电子企业的模拟技术对数字技术的抵触就是一个案例。这就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制定规划、完善标准以及设立前瞻性产业引导基金等,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只有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协同发力,才能把握大势、抢占先机,建立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产业创新体系,做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这篇大文章。
 
节能减排
 
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
 
  据悉,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充分发挥标准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支撑和引领性作用,10月9日,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简称《计划》)。
  《计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可有力支撑和引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标准体系,能源标准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标准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能源标准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良好互动,有效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技术创新、产业链碳减排。
  --建立完善以光伏、风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标准体系,研究建立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标准体系,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有力支撑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分布式能源等开发建设、并网运行和消纳利用。
  --制定一批新兴技术和产业链碳减排相关技术标准,健全相关标准组织体系,实现能源领域碳达峰产业链相关环节标准全覆盖。
  --修订一批常规能源生产转化和输送利用能效相关标准,提升标准要求和水平,助推和规范资源综合利用、能效提升。
  到2030年,建立起结构优化、先进合理的能源标准体系,能源标准与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紧密协同发展,能源标准化有力支撑和保障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
  为实现上述目标,《计划》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一)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标准化;(二)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标准体系建设;(三)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技术标准;(四)加快完善氢能技术标准;(五)进一步提升能效相关标准;(六)健全完善能源产业链碳减排标准。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2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工作
 
  据悉,按照《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1〕13号)和《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工信部联节〔2021〕213号)有关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10月13日宣布组织开展2022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工作。
  试点方向包括以下五方面:
  在用水过程循环模式方面。采用冷却水高效循环利用、生产过程分质用水梯级利用、高盐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等技术装备,降低生产过程水耗,提高水重复利用率;
  在区域产城融合模式方面。探索与市政再生水生产运营单位合作,完善再生水管网,将处理达标后的再生水回用于生产过程,减少新水取用量,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产城融合废水高效循环利用新模式;
  在智慧用水管控模式方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智慧管理平台,形成感知、监测、预警、应急等能力,提升废水循环利用的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
  在废水循环利用补短板模式。围绕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全过程堵点、难点,加强协同攻关,创新低成本、高性能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装备技术工艺,打造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工程与服务等协同发力的示范样板;
  其他经验做法。推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的其他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做法。
 
北京拟修订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据悉,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公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提出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5000(含)吨以上、属于已发布碳排放权报告方法和配额分配方法的行业,应当列入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
  征求意见稿提出,北京市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本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规划组织设立年度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严格碳排放管理,确定碳排放单位的减排义务、完善市场机制,推动实现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
 
贵州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据悉,为强力推动贵州省节能减排降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贵州省政府日前印发《贵州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健全机制为关键,以完善政策为支撑,着力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组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协同推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实现节能减排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为贵州省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力争完成14.5%的激励目标,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达到国家要求。重点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达到国内平均水平以上,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配套政策、科技创新更加健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方案》部署了十大重点工程,包括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明确了具体目标任务。
  《方案》从八个方面健全了政策机制。一是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二是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三是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四是健全法规标准。五是完善经济政策。六是完善市场化机制。七是加强统计监测能力建设。八是壮大节能减排人才队伍。
  《方案》强调,各市(州)、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强化监督考核,开展"十四五"市(州)人民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科学运用考核结果。要完善能耗双控考核措施,增加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考核权重,优化考核频次。继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完善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要开展全民行动,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营造绿色低碳社会风尚。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主题宣传活动,支持节能减排公益事业,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公众自觉履行节能减排责任。
 
江西发文支持做优做强锂电新能源产业
 
  据悉,江西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关于做优做强我省锂电新能源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动锂电新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文件提出,支持锂电企业科技创新。对锂电池关键材料、高性能动力型、储能型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通过省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项目,采用股权质押等方式择优予以重点支持,单个项目给予1000-2000万元。
  文件称,支持锂电企业上市融资。对符合条件的锂电企业给予上市奖励。在国内证券交易所新增首发上市或重组上市(含借壳上市)并完成注册地回迁的锂电企业,每家一次性奖励500万元;在境外证券交易所新增首发上市的锂电企业,按照其实际融资金额的2%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三部门约谈多晶硅骨干企业
 
  据工信部10月9日披露,根据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有关要求,为深入引导光伏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三部门有关业务司局在组织开展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对接的基础上,近期集体约谈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业及行业机构,引导相关单位加强自律自查和规范管理。
  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近期国内光伏产业部分环节产品价格持续急剧上涨,引发产业链供应链剧烈震荡,其中既有国际贸易环境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冲击、下游需求大幅增长、各环节建设周期差异等原因,也有部分企业炒作哄抬价格、个别从业者囤积居奇等因素。
  为促进光伏产业整体持续健康发展,三部门对相关单位提出工作要求:一是要着眼大局和长远利益,坚持上下游合作共赢,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切实加强企业自律,深入开展自查自纠,自觉规范销售行为,不搞囤积居奇、借机炒作等哄抬价格行为;三是要统筹推进光伏存量项目建设,合理释放已建产能,适度加快在建合规项目建设步伐,同时对后续新建产能大规模投产要提前研判、防范风险。下一步,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协同、强化监督管理,针对行业出现的哄抬价格、垄断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加强查处、严厉打击。
  据了解,上述《通知》发布于今年8月,《通知》出台的背景是,光伏行业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部分供应链价格剧烈震荡等情况,个别环节出现囤积居奇等苗头,有的地方出现割裂市场、区域封闭等问题,急需深化行业管理,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
  《通知》提到,为促进削峰填谷和产业链稳定,鼓励有关企业及公共交易机构等合理开展多晶硅及电池等物料储备,严禁囤积居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强化跨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光伏行业哄抬价格、垄断、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通知》要求,加强多晶硅等新增项目储备,协调手续办理工作,根据下游需求稳妥加快产能释放和有序扩产。鼓励硅料与硅片企业,硅片与电池、组件及逆变器、光伏玻璃等企业,组件制造与发电投资、电站建设企业深度合作,支持企业通过战略联盟、签订长单、技术合作、互相参股等方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引导上下游明确量价、保障供应、稳定预期。同时,指导协会、企业等定期发布真实客观的供需信息,严禁发布不实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对接不通畅等问题,加快建立产业链供需对接和智能光伏产业公共服务等平台,支持上下游企业以资本、技术、品牌为基础开展联合攻关,推进产业提质、降本、增效。
  当前,硅料价格正处在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多家行业咨询机构都会定期发布硅料价格数据,例如,安泰科多晶硅价格采集发布从2014年开始,每周三定时发布,在行业有一定影响力。
  不过,就在9月初,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告示称,近期,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供应链价格持续震荡上涨,冲击晶硅光伏产业稳定运行。为避免安泰科采集发布的多晶硅价格被过度解读、造成误解,决定暂停该采集价格的发布。
  根据硅业分会的统计数据,2021年,国内硅料产能合计51.9万吨,实际产量49.8万吨。该机构预测,2022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将达到120.3万吨,全年新增68.4万吨,全年预计产量为82万吨,同比增加32万吨。其中,今年新增产能规模较大的企业包括协鑫科技、新特能源、通威股份、亚洲硅业、东方希望以及青海丽豪、大全能源等。
  硅业分会预计,到了2023年,硅料产能将进一步增加,预计明年底国内产能将达到240.4万吨,全年新增规模达到120.1万吨。明年有较大新增产能释放的企业包括合盛硅业、东方希望、通威股份、新特能源、大全能源、协鑫科技等。
  硅业分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认为,今年四季度硅料余量扩大,随着两年产能翻倍增长,2023年放量供应后,硅料过剩不可避免;他还指出,随着供应大幅增加和终端市场调整,硅料将于2023年开启价格下行通道。
 
国际民航组织力争至2050年实现航空旅行零碳排放
 
  10月7日,联合国机构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第41届ICAO大会上审议通过"国际航空长期全球理想目标"(LTAG),该目标要求国际航空业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ICAO大会每三年举办一次。2022年9月27日,主题为"创新以增强国际民用航空的复原力"的第41届会议在其总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幕。10月7日,来自193个联合国成员国的代表就2050年实现航空净零排放的"历史性协议"达成一致,被航空运输行动组织(ATAG)称为"航空业的里程碑"。大会还批准了ICAO的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的基线变更。
 
世界气象组织呼吁增加全球清洁能源供应
 
  10月11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称,未来8年全球来自清洁能源的电力供应必须翻倍,才能有效限制全球变暖;否则,由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增加以及缺水等因素影响,全球能源安全可能受到损害。
  据气象组织《2022年气候服务状况:能源》报告,随着全球极端天气事件等越来越频繁且剧烈,气候变化正在给全球能源安全带来风险,直接影响到燃料供应、能源生产以及当前和未来能源基础设施的韧性。
  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说,能源部门是全球约四分之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来源,只有在未来8年内将低排放电力供应增加一倍以上,才能实现有关减排目标,他呼吁加强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等。
 
法国政府宣布全国节能计划以应对能源危机
 
  据悉,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10月6日,法国总理博尔内率领多位部长在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宣布全国节能计划,以避免冬季出现能源停供的危险。
  这项节能计划涉及公共行政部门、经济领域和家庭生活等多个方面。
  博尔内指出,俄乌冲突加剧了能源危机,整个欧洲面临着冬季能源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的严峻挑战。如果法国不采取全国节能行动,冬季将面临能源停供的危险。推出全国节能计划的目的,不是要减少生产、影响经济发展,而是要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费,最终实现未来两年内全国能源消费减少10%的目标。
  根据这项节能计划,住宅、教育机构、办公室和对公众开放场所的冬季供暖温度不得高于19摄氏度,餐厅、体育馆等场所在没有顾客时供暖温度应降至17摄氏度,夏季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摄氏度;除机场、火车站和地铁站外,全国从凌晨1时至6时将禁止一切照明广告;通过财政支持鼓励远程办公,减少出行带来的汽油消耗;鼓励共享拼车,公共服务车辆高速公路最高时速由每小时130公里降至110公里等。政府还计划加快普及安装楼宇温度自动化控制系统,减少能源浪费。
  该节能计划还呼吁法国人减少热水淋浴时间,夜间彻底关闭处于待机状态的电子设备,将部分高耗能设备的使用安排到非用电高峰期。
  法国总统马克龙6日上午在巴黎举行的一场企业家大会上也呼吁全法国行动起来,在能源消费上比以往减少10%,以渡过今冬能源危机的难关。
 
劳动用工
 
中办国办发文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管人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以服务发展、稳定就业为导向,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面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意见》指出,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加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高技能人才制度政策更加健全、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岗位使用更加合理、评价机制更加科学、激励保障更加有力,尊重技能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收入稳定增加,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力争到2035年,技能人才规模持续壮大、素质大幅提高,高技能人才数量、结构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
  《意见》从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建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机制等方面对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了具体部署。
  其中,在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方面,《意见》明确要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发挥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和服务供给。在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方面,要求健全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完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完善技能人才稳才留才引才机制。在建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多元化评价机制方面,提出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健全职业标准体系和评价制度、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在建立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机制方面,提出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力度、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意见》明确,坚持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高技能人才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总体部署和考核范围。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宣传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进一步营造重视、关心、尊重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意见》同时要求,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技能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库,加强高技能人才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等。
 
美国9月失业率为3.5%
 
  据报道,美国劳工部10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美国失业率为3.5%,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26.3万。
  数据显示,9月美国失业率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3.5%。不过,失业时间多于27周的长期失业人数当月仍维持在110万,在所有失业人员中所占比例高达18.5%。另外,当月劳动参与率下降0.1个百分点至62.3%,显示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依然紧张。
  按行业来看,当月休闲和酒店业就业人数环比增加8.3万,仍较疫情前低了110万。
  分析人士认为,9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不及市场预期,且低于2022年以来月均水平的42万,更不及2021年月均增长56.2万,显示美联储激进加息举措已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
 
专家论坛
 
魏琪嘉:保链稳链重在精准施策
 
  《经济日报》10月12日刊发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撰写的文章指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事关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至关重要。对此,必须坚持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在提升政策精准度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精准施策的前提是科学理性的认知。当前,产业链供应链领域存在的问题,成因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坚持辩证思维,对不同类型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看,有些问题是受突发因素影响临时产生的,有些是工业化进程中必须经历和面对的,还有些则是受国际环境变化、逆全球化现象抬头影响所致。因此,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实践中,既要打"歼灭战",聚焦重点,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加速打通堵点;也要打"持久战",把握产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技术演进规律,着力强化基础能力建设,走稳走好必要的积累过程。
  精准施策的关键,在于把系统思维贯穿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建设中。产业链供应链由不同环节、要素所组成,本身就是一个各环节紧密衔接、各要素相互配合的复杂系统。提高这个系统的韧性和稳定性,要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同时注重整体推进,准确把握技术演进动态,顺应市场运行规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应巩固制造业基本盘。产业链供应链领域,有很多重要的工艺、运行机制都需要在制造业场景下不断磨合,没有合理的制造业比重,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应持续强化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鲜明导向,促进优质资源按照经济规律有序向制造业领域流动,形成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最终还是要靠人才的作用。没有充足的人才储备,技术创新就缺乏可持续性。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至关重要。除了加大财政经费保障力度之外,关键还要在优化培养环境、提升培养质量方面下功夫。推广技术工人"学徒制"等培养模式,构建学校、工厂、研究所联动培养机制,促进职业技术人才在实际工作岗位中锻炼成才。
  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补齐短板弱项,涉及技术路线、工艺流程等方方面面,复杂程度高。要针对技术路线的不同特点,在技术研发前期侧重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强化共性技术研发。同时,要对不同技术、不同场景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做好优先排序,避免力量分散造成资源浪费。应保持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比例的合理性,高、中、一般制造业要均衡发展,避免只顾追求发展高精尖产业,而忽略一般制造业的升级。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龙头企业拥有良好的研发体系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对于实现产业链内部企业协同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要持续做优做强国有企业,发挥国有资本在产业转型升级、高精尖技术突破、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应对外部风险冲击方面的压舱石作用。同时,顺应市场规律积极培育"隐形冠军"企业,优化支持中小企业在产业链某一环节、具体领域深耕细作的政策体系,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处于动态调整变化之中,我国维护自身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强化我国产业链与国际产业链的关联度,依托我国自身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产业转换能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中小企业
 
陕西加大对重点产业链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贷投入
 
  据报道,为进一步深化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金融服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产业链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促进全省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日前,陕西省财政厅和省工信厅决定,在"陕西省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项下设立重点产业链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工信贷)风险补偿金;为保障风险补偿工作安全、高效、规范运行,结合工作实际,制定《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工信贷)风险补偿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细则》明确,"工信贷"是省工信厅会同省财政厅在"陕西省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项下设立的子项目。贷款对象为纳入23条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供应商目录清单的省内中小微企业;经省级以上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按照"互荐、共认"原则,纳入"工信贷"企业白名单,实行动态管理。
  《细则》明确,"工信贷"业务优先支持以下贷款:信用贷款,主要是指"工信贷"白名单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无抵押、无担保流动资金贷款;上市培育贷款,主要是指银行机构为已与保荐机构签订财务顾问协议或辅导协议的企业发放的贷款;中期贷款,主要是指"工信贷"白名单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扩大产能投资的项目贷款,原则上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单户企业在"工信贷"风险补偿资金下每次只能申请一笔贷款,且不得在其他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子项目下同时申请贷款;已享受过市(县)设立的风险补偿资金支持贷款的不得再申请"工信贷"政策支持。
 
青海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将于12月1日起施行
 
  9月28日,青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青海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简称《条例》),将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同时废止。
  《条例》共7章43条,重点在财税支持、融资促进、创业创新、服务保障、监督检查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规定。
  《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服务、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
  《条例》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发展基金和续贷周转资金池的设立、使用等作了具体规定。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政府、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会商机制,推进和支持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等一系列融资促进措施。
  《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创新创业、人员培训、对外合作等公益性服务,并对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应急援助救济机制等作了具体规定。
  《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定期组织对中小企业促进工作情况监督检查,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条例》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
  《条例》重点对上位法中原则性条款进一步细化实化,增强了地方性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将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保障中小企业健康成长,提升中小企业发展总体质量。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称9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保持平稳
 
  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10月10日披露,9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8.2,基本保持平稳,比上月略降0.1点,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表示,9月多数行业稳中略降,接触性服务业如住宿餐饮业指数受疫情影响下降明显,有改善的行业包括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
  8个分项指数中,综合经营、资金和劳动力指数较上月上行,效益指数、投入指数、宏观经济感受指数、市场指数和成本指数较上月下行。从景气状况看,资金指数和劳动力指数处于景气临界值100以上,成本指数虽有下降但仍处高位。
  9月份,资金指数为101.0,比上月上升0.3点,处于景气临界值100以上。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表示,人民银行通过鼓励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以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手段"精准滴灌"中小企业,起到不错的效果。
  所调查的8个行业中,4个行业流动资金指数和5个行业融资指数上升、5个行业应收账款下降。不过也需要看到,9月调查结果显示,企业预期不确定性增强,中小企业面临需求不振、订单萎缩、开工不足、销售不畅、拖欠账款等困难,同时成本压力仍居高位。
  在企业开工率方面,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表示,总的来看,企业开工率保持稳中有升,但复工达产率仍然不足。调查显示,开工率在75%~100%的企业占44.35%,比上月上升1.60个百分点;开工率小于75%的占46.80%,比上月下降2.35个百分点;未开工的占8.85%,比上月上升0.75个百分点。
 
调查分析
 
2022年第三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发布
 
10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略有回升。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26.9%,比上季上升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2.9个百分点。其中,46.9%的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偏冷”,52.2%认为“正常”,0.8%认为“偏热”。
  另外,产品销售价格感受指数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感受指数回落。产品销售价格感受指数为45.4%,比上季下降6.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2.7个百分点。其中,10.4%的企业家认为本季产品销售价格比上季“上升”,70.1%认为“持平”,19.5%认为“下降”。原材料购进价格感受指数为56.7%,比上季下降11.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5.3个百分点。其中,26.9%的企业家认为本季原材料购进价格比上季“上升”,59.5%认为“持平”,13.6%认为“下降”。
  出口订单指数平稳,国内订单指数回升。出口订单指数为42.2%,比上季上升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7.2个百分点。其中,15.8%的企业家认为本季出口订单比上季“增加”,52.8%认为“持平”,31.4%认为“减少”。国内订单指数为44.8%,比上季上升3.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6.4个百分点。其中,17.3%的企业家认为本季国内订单比上季“增加”,55.0%认为“持平”,27.8%认为“减少”。
  资金周转平稳,销货款回笼指数上升。资金周转指数为57.8%,比上季上升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其中,29.6%的企业家认为本季资金周转状况“良好”,56.4%认为“一般”,14.0%认为“困难”。销货款回笼指数为60.6%,比上季上升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其中,30.8%的企业家认为本季销货款回笼状况“良好”,59.7%认为“一般”,9.5%认为“困难”。
  盈利指数处于临界点。经营景气指数为48.1%,比上季下降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8.5个百分点。其中,16.4%的企业家认为本季企业经营状况“较好”,63.4%认为“一般”,20.3%认为“较差”。盈利指数为50.0%,比上季下降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6.7个百分点。其中,30.5%的企业家认为比上季“增盈或减亏”,38.9%认为“盈亏不变”,30.5%认为“增亏或减盈”。
 
经贸态势
 
美对芯片实施新出口管制
 
  10月7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多项对华出口管制措施,其中包括在美国国外生产的产品,旨在限制中国获得先进计算芯片、开发和维护超级计算机以及制造先进半导体的能力。
  BIS称,如果外国政府阻止BIS做出合规判断,将把公司放入实体清单,影响公司获得美国技术。BIS更新了"未经核实清单"(UVL, Unverified List)的规定,称,向当地政府施压,要求上榜实体配合调查,否则就将这些实体转入更加严格的"实体清单"。
  对于上述管控措施的影响,一位美国芯片行业协会人士分析,管制的范围很大,在新的"外国直接生产原则"(FDPR)下,中国的任何大型超级计算机或数据中心也许都将不能从世界上任何地方获得芯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指出,这种做法阻碍国际科技交流和经贸合作,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世界经济恢复都会造成冲击。
  消息人士称,新限制措施针对在中国的两种芯片制造商,一种是生产在系统使用时保存来自应用程序信息的DRAM芯片,另一种是生产用于数据和文件存储的NAND闪存芯片。美国供应商若向中国本土芯片制造商出售尖端生产设备,生产18纳米或以下的DRAM芯片、128层或以上的NAND闪存芯片、14纳米或以下的逻辑芯片,必须申请许可证并将受到严格审查。有专家称,这些新限制一旦发布,将标志着美国首次通过出口管制打压中国生产的无专门军事用途的存储芯片,而这也代表了美国对所谓"国家安全"概念的再次扩大化。路透社称,中国的长江存储技术有限公司和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等将因此受到影响。
 
欧盟拟与阿尔及利亚强化能源合作
 
  据报道,负责能源事务的欧盟委员卡德丽·西姆松日前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表示,欧盟希望与阿尔及利亚提升能源合作水平,包括联合开发新天然气田、增加阿尔及利亚对欧输气量等。
  西姆松10日至11日访问阿尔及利亚,并出席双边高级别能源对话、能源商业论坛等活动。西姆松在访问期间表示,欧盟和阿尔及利亚在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绿色氢能产业等方面拥有良好合作前景。
  据称,阿尔及利亚总理阿卜杜拉赫曼在与西姆松共同出席能源商业论坛开幕式时表示,阿尔及利亚欢迎欧盟企业投资该国能源项目,提高天然气产量,以确保双边能源安全。
  今年7月,阿尔及利亚石油天然气公司与意大利、法国和美国主要能源供应商联合签署了一份天然气生产协议。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地缘政治局势趋于紧张,欧洲许多国家希望与非洲最大天然气生产国阿尔及利亚加强合作,推动能源供给多样化,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俄罗斯称土耳其可成为俄向欧洲供气枢纽
 
  据悉,俄罗斯总统普京10月12日在莫斯科出席"俄罗斯能源周"国际论坛时表示,俄可以通过土耳其向欧洲供气,并在土耳其建设欧洲最大天然气枢纽。
  普京说,"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一个未受损支线可向欧洲供应天然气,同时俄也可以将通过"北溪"运输的天然气转移到黑海方向,通过土耳其向欧洲供气。
  9月26日,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部分出现四处泄漏点。各方普遍认为这一事件系"蓄意破坏"。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总裁米勒表示,修复受损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需要相当长时间。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当天出席论坛时表示,土耳其可以成为俄对外供应能源包括向欧洲供应能源的枢纽,建设"土耳其溪"管道新支线将是选项之一。他说,这一想法非常有前景,土耳其方面已表示将研究俄方提议。
  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资源部长法提赫·登梅兹12日表示,现在评论俄方有关建设土耳其能源枢纽的提议为时尚早,但有关各方应探讨该提议是否可行。
  "土耳其溪"是俄罗斯向土耳其及欧洲南部输送天然气的管道项目,已投入运营。"土耳其溪"分两条线路,一线为通过黑海海底向土耳其供气管道,二线为通过土耳其向欧洲南部供气管道。
 
日本8月经常项目顺差同比大降96%
 
  据报道,日本财务省10月11日公布的国际收支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由于日元贬值、进口商品涨价两大不利因素叠加,日本贸易收支严重恶化,8月日本经常项目顺差同比大降96%,再创有可比统计以来的同期新低。
  根据财务省公布的报告,8月日本经常项目顺差比上年同期减少约1.44万亿日元,仅为589亿日元(1美元约合145日元)。
  数据显示,货物贸易方面,当月日本进口额约为10.55万亿日元,出口额约为8.06万亿日元,逆差达2.49万亿日元。此外,当月日本服务贸易逆差达6159亿日元。
  8月巨额海外投资收益是日本经常项目得以保持顺差的最大原因。当月由于直接投资收益明显增加,日本海外投资收益增至约3.33万亿日元。
 
投资视点
 
上海发布25条新措施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
 
  10月10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提出4方面25条新举措,以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四个方面分别为:保障产业优质空间载体、加大资金支持高质量发展力度、拓展市场发展空间、优化产业综合生态。
  其中,在保障产业优质空间载体方面,《若干措施》提出了9条举措,包括保障产业发展用地空间、加强土地指标统筹和项目落地支持、探索工业上楼新模式等。其中提出,上海要推动国企发挥主导带动作用,鼓励支持央企、本市国企加快盘活存量土地。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盘活存量产业用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同时,上海将加大对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若干措施》提出,强化产业基金投资引导功能,研究持续扩大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规模,推动成立市场化的元宇宙、城市数字化转型基金。
  根据《若干措施》,上海将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改造,对总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分类分档支持,对经认定的重点产业领域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支持上限提高至1亿元。支持创新药械落地发展。对由上海市注册申请人获得许可,以委托生产方式实现产出的Ⅰ类创新药,可依法依规给予不超过研发投入30%、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加大"三首"支持力度。发挥创新产品推荐目录作用,优化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政策,按照规定给予不超过创新产品合同金额30%、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
  在拓展市场发展空间方面,《若干措施》提出,上海要支持应用场景开放。在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滚动发布应用场景创新重点任务,对标杆性示范项目按照规定给予不超过20%、最高不超过800万元奖励。其中包括,鼓励经过充分验证的智能网联汽车在高快速路场景开展测试应用并在特定区域开展商业试运营,支持达到技术条件的无人驾驶装备在特定区域开展测试应用。在金山等重点区域,推动建设无人机试验区和机场等设施,部署无人驾驶航空器交通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开展适航审定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在开展安全评估的前提下,逐步开放无人机海岛运输、社区配送、环城绿带物流等应用场景。在特定区域开展无人船航道测试。
  围绕优化产业综合生态,《若干措施》提出,推动产业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供韧性供应链体系支持,提升长三角重点产业链应急协调机制等。
 
重庆出台《外贸行动计划》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10月12日,重庆市商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日前印发的《重庆市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外贸行动计划》提出,到2024年,重庆外贸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1万亿元,规模保持中西部领先。
  《外贸行动计划》提出,到2024年,重庆进出口规模保持中西部领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主体突破3万家,培育10家国家级贸易双循环企业;服务业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000亿元,贸易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
  为完成上述目标,《外贸行动计划》主要部署了8大行动计划。
  一是贸产融合提升行动,到2024年,重庆将培育20个产业聚集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创新成效突出、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外向型产业聚集区。
  二是贸易结构优化行动,主要是做好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贸易方式、优化市内外贸区域布局等。到2024年,重庆进口在外贸进出口总值中的占比要提升至4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突破7000亿元。
  三是贸易主体壮大行动,包括加快引进和培育高能级外贸主体,培育"专精特新"中小外贸企业,以及培育贸易双循环企业。到2024年,重庆力争年进出口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00家。
  四是多元化国际市场拓展行动,主要是持续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推进贸易促进平台建设,加强国际营销体系建设等。到2024年,重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占比要达到30%以上。
  五是对外贸易创新行动,包括推动跨境电商高水平发展,提升保税维修业务发展水平,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速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六是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行动,要持续加强国际物流保障,加快推进贸易援助调整,推动贸易和双向投资协调发展,引导全市完善供应链并做好工作保障。
  七是区域合作提升行动,比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贸易协同发展,深化与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进而带动区域内的外贸联动与合作等。到2024年,重庆对RCEP成员国贸易占比要达到30%以上。
  八是贸易便利化提升行动,重庆将推进通关服务便利化,推进出口退税服务便利化,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抓实抓好外贸信贷投放,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
  重庆市商务委介绍,《外贸行动计划》编制主要有两方面的特色,首先是突出重庆特色,围绕"三年破万亿"总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贸易创新数字赋能,因地制宜,突出电子信息、汽摩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将各项举措细化到产品、产业、市场。同时,结合"一区两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通过优化产业、通道、主体和营商环境等,为多部门联动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给了政策依据和基础。
  其次是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培育外向型产业聚集区、每年分层级开展"承接产业转移东部行"活动等,力争抓住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后产业链重组机遇,逐步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形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布局市场网络的能力。针对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以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为重要突破口,着力促进外贸创新发展。针对外贸企业融资问题,提出抓实抓好外贸信贷投放、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等举措。
 
辽宁印发行动方案优化调整运输结构
 
  近日,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辽宁省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行动方案(2022-2025年)》(简称《行动方案》),旨在加快推进辽宁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
  据了解,辽宁一直以来对多式联运发展、运输结构调整工作高度重视,多式联运主要生产指标全国领先,运输结构持续优化,有力支撑了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与此同时,也存在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短板、运输服务规则衔接不畅、标准规范体系不健全、信息资源共享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亟需完善顶层设计,加强体系建设,促进多式联运发展提质增效。
  为此,《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运输结构显著优化,全面完成辽宁省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初步建成东北海陆大通道,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建成安全可靠、便捷经济、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多式联运设施体系与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公铁联运、海铁联运、滚装运输、水水中转、卡车航班等多种联运模式竞相发展态势。具体目标是: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比重达15%左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水中转完成量年均增长5%,商品车海铁联运量达到60万辆。中欧班列开行数年均增长10%,力争突破1000列。大连港、营口港等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铁路、水路、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汽车运输大宗货物的比例达到80%。稳步提升铁路货运量占比,铁路货运量比2020年增长1500万吨,重要港区疏港铁路或管道全覆盖。多式联运型物流枢纽、园区市级全覆盖。
  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辽宁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硬连接";另一方面,要创新运输组织服务,推动多式联运智能化信息化,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装备,改善发展环境,优化"软连通"。为此,《行动方案》提出了几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完善综合立体联运设施体系、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推动多式联运智能化信息化、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应用专业先进技术装备、营造统一开放发展环境。
  其中,《方案》要求完善综合立体联运设施体系建设,构建综合运输大通道。以大连港、营口港为海向枢纽;以沈阳为陆路枢纽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联结满洲里、绥芬河、珲春、丹东、珠恩嘎达布其等边境口岸和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等海外中转中心,构建连通日韩、东南亚和我国东南沿海与蒙古国、俄罗斯、中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北上西进"东北海陆联运大通道。加快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沈阳生产型及营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推动沈阳于洪蒲河物流基地、大连太平湾综合物流枢纽基地、锦州海铁联运物流基地、丹东口岸综合物流园区、葫芦岛港柳条沟港区临港物流仓储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内陆无水港布局。大力推进大连港太平湾港区疏港铁路、锦州港疏港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建设,尽快建成大连港大窑湾港区汽车码头铁路专用线。并推动煤炭、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及粮食储备库等建设铁路专用线。
  《方案》强调,要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培育全程化经营主体。打造品牌化中欧班列,丰富多样化服务产品。发挥海铁联运、水陆滚装优势,做强"班轮+班列",打造"东亚-大连-中亚""长春一汽大众-大连-广州"商品车滚装运输等专业化的多式联运品牌线路。同时,要创新以港口为枢纽的"货运一单制,信息一网通"物流服务体系。构建全省口岸物流公共"信息高速公路",形成端到端的全程物流供应链数字化赋能解决方案。
  《行动方案》还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发挥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的机制作用,统筹推进全省多式联运和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强化资金保障,统筹利用中央对多式联运枢纽场站及集疏运体系建设资金扶持政策,加强对智能化应用、技术装备创新等项目的研究,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力度;强化用地、用海政策保障,对支撑多式联运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开辟环评绿色通道;强化督查考核,把多式联运发展和运输结构调整工作作为交通强国建设的重点内容,纳入对各市人民政府有关督导检查考核范围。
 
广西新一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发布实施
 
  日前,《广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简称《规划》)获自然资源部正式批复,经广西自治区政府同意,由广西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发布实施。
  《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区矿石年开采量预期达10亿吨左右,矿业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加工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8400亿元以上,矿产勘查开发布局和矿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矿山环境状况显著改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基本形成科学、有序、绿色、高效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新格局。
  《规划》明确,以页岩气、金、铜等战略性矿产为重点,加强桂中地区页岩气、桂西地区金矿、桂北地区锡矿以及大瑶山地区铜矿勘查,预计新增金矿(金属)20吨、锡矿(金属)6万吨、钨矿(氧化物)6万吨。以铝、锰、锑、铅、锌等矿产为重点,加强扶绥-平果-德保-那坡铝土矿、大新-天等锰矿、桂西锡锑铅锌多金属矿等矿产勘查,预计新增铝土矿(矿石)1.1亿吨、锰矿(矿石)8000万吨。重点加强贺州、来宾地区碳酸钙,北海地区石英砂,北部湾地区海砂、地热资源勘查,为高端碳酸钙、玻璃、温泉旅游等产业提供资源保障。
  《规划》结合全区工业布局,统筹谋划形成"四区一带"矿业发展总体布局:即桂西资源重点开发区、北部湾外向型资源加工区、贺州-来宾碳酸钙特色发展区、桂北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区及西江千里矿业集聚发展带。
  《规划》要求进一步强化矿产资源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开发,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到2025年全区采矿权总数控制在2600座以内,大中型矿山比例达60%以上,应建矿山绿色矿山建成率达100%。同时要求持续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完善矿产资源配置、出让收益、用地用林、开发监管等管理机制,坚持资源惠民利民,全力助力乡村振兴。
 
IMF总裁称全球经济正经历"根本性转变"
 
  据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10月6日表示,世界经济遭受了多重冲击,正经历一场根本性转变。为应对当前局势,她呼吁相关国家遏制通胀,共同支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格奥尔基耶娃当天在2022年IMF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的前瞻讲话中表示,在不到3年时间里,全球遇到了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气象灾害等多重冲击,这些因素相互叠加,导致全球价格尤其是粮食和能源价格飙升,引发生活成本危机。
  她说,全球经济正经历一场根本性转变:从一个相对可预测的世界,转变成一个更加脆弱的世界--不确定性上升,经济波动增强,地缘政治冲突持续,自然灾害频发。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自去年10月以来,IMF3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2022年和2023年该增长预计仅为3.2%和2.9%。她透露,在下周即将更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IMF将再次下调明年经济增长预期。
  谈到债务问题时,格奥尔基耶娃指出,超过四分之一的新兴经济体要么已经债务违约,要么其债券交易价格大幅下降;超过60%的低收入国家陷入债务困境,或是面临陷入债务困境的高风险。
  格奥尔基耶娃呼吁政策制定者重点关注3大优先事项:坚决遏制通胀,制定负责任的财政政策,共同支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她还建议相关国家实施改革,共同努力应对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问题,消解全球脆弱性的深层次因素。
 
上半年全球外汇储备变动的六个基本事实
 
据悉,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10月11日在证券时报发表文章指出,外资对人民币债券总体上仍是坚定的持有者。这是全球人民币储备份额逆势上扬,连续十个季度上涨,不断刷新历史新高的重要原因,显示人民币国际化的官方认可程度进一步加强。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截至今年6月末的全球外汇储备数据(CCOFER)。从最新CCOFER和其他来源的数据看,今年上半年全球外汇储备变化有以下六个客观事实:
  一是全球外汇储备大幅减少。截至今年6月末,全球外汇储备余额120368亿美元,较上年底减少8838亿美元。其中,全球披露币种构成的外汇储备余额111749亿美元,减少了8749亿美元;全球未披露币种构成的外汇储备余额8618亿美元,减少了89亿美元。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全球外汇储备余额减少3756亿美元,第二季度减少5081亿美元,分别名列史上单季外汇储备降幅前两位。到今年6月末,全球外汇储备余额相当于5.91个月的年化全球货物进口额(即2021年三季度到2022年二季度合计),较上年末减少了14.2%,为2009年以来最低。这增加了储备短缺、贸易逆差、外债沉重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爆发国际收支危机的风险。
  二是除瑞士法郎外,IMF披露币种构成的其他七种主要储备货币的全球持有余额均有所下降。截至今年6月末,全球已披露币种构成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余额66524亿美元,较上年底减少4336亿美元,贡献了同期已披露币种构成的全球外汇储备余额降幅的50%;欧元储备余额22089亿美元,减少2724亿美元,贡献了31%;日元储备余额5785亿美元,减少866亿美元,贡献了10%;英镑储备余额5451亿美元,减少343亿美元,贡献了3.9%。前四大储备货币贡献了上半年外汇储备余额降幅的95%。同期,人民币储备余额3224亿美元,减少149亿美元,贡献了1.7%;加元储备余额2782亿美元,减少87亿美元,贡献了1.0%;澳元储备余额2100亿美元,减少113亿美元,贡献了1.3%;瑞郎储备余额276亿美元,增加68亿美元,负贡献0.8%;其他币种储备余额合计3518亿美元,减少199亿美元,贡献了2.3%。
  三是除欧元和日元储备份额下降外,IMF披露币种构成的其他六种主要储备货币份额均有所上升。截至今年6月末,在全球已披露币种构成的外汇储备余额中,美元储备份额为59.53%,较上年底上升0.72个百分点;欧元储备份额为19.77%,下降0.83个百分点;日元储备份额为5.18%,下降0.34个百分点;英镑储备份额为4.88%,上升0.069个百分点;人民币储备份额为2.88%,上升0.09个百分点;加元2.49%,上升0.11个百分点;澳元储备份额为1.88%,上升0.04个百分点;瑞郎储备份额为0.25%,上升0.075个百分点;其他货币储备份额合计3.15%,上升0.06个百分点。可见,虽然绝大部分主要储备货币的美元价值较上年底均有所下降,但是“矮子里拔将军”,美元、加元、人民币、瑞郎仍是全球储备份额上升的前四大受益者,欧元和日元则是最大受损者,其中欧元份额为2017年二季度末以来新低。
  四是汇率贬值引发的负估值效应是导致全球英镑、日元、欧元、加元、澳元和人民币外汇储备余额美元价值减少的主要原因。今年上半年,在通胀上行、美联储超预期紧缩的驱动下,洲际交易所(ICE)美元指数累计上涨9.1%,大部分非美元主要货币兑美元汇率下跌,其中不少货币兑美元汇率都出现了较大跌幅。同期,英镑、日元、瑞郎、欧元、加元、澳元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分别下跌10.0%、15.2%、4.5%、7.8%、1.8%、5.0%和5.0%。上半年,前述七种非美货币的全球外汇储备余额折美元累计减少4214亿美元,因汇率贬值导致的负估值效应合计3107亿美元,贡献了74%。其中,全球已披露币种构成的外汇储备中,英镑储备余额增加193亿英镑,英镑贬值的负估值效应贡献了其储备美元价值降幅的164%;人民币储备余额增加134亿元人民币,人民币贬值的负估值效应贡献了其储备美元价值降幅的111%;日元储备余额增加19543亿日元,日元贬值的负估值效应贡献了其储备美元价值降幅的109%;澳元储备余额减少4亿澳元,澳元贬值的负估值效应贡献了其储备美元价值降幅的95%;欧元储备余额减少753亿欧元,欧元贬值的负估值效应贡献了其储备美元价值降幅的67%;加元储备余额减少46亿加元,加元贬值的负估值效应贡献了其储备美元价值降幅的58%;瑞郎储备余额增加74亿瑞郎,瑞郎贬值的负估值效应贡献了其储备美元价值降幅的-16%。可见,若以本币计值的话,英镑、日元和人民币全球外汇储备余额是增加的,是负估值效应导致了其美元计值的储备余额不升反降。
  五是全球美元储备资产分布越来越分散化。虽然最近两个季度,全球美元储备份额连续上升,却仍低于60%,更是远低于本世纪初美元储备份额占比约七成的水平,这反映了全球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币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不仅于此,全球外汇储备经营管理还有一个重要趋势是资产分散化。将IMF的CCOFER和美国财政部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数据结合起来分析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外国官方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余额39026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全球美元外汇储备余额的58.7%,较3月末回落0.5个百分点,远低于2014、2015年占比约八九成的水平,为有数据以来最低。这表明,现在仅用外国官方投资者持有美债余额变化,已经难以准确判断全球美元外汇储备余额的变化,因为外国官方投资者既可能配置美债,还可能配置其他美元证券资产如政府机构债、企业债甚至上市公司股票等。今年上半年,外国官方投资者持有美债余额减少2579亿美元,相当于同期美元外汇储备余额降幅的74%。其中,外国官方投资者净减持美债951亿美元,贡献了同期外国官方投资者持有美债余额减少的37%,剩余的63%是美债收益率飙升、美债价格暴跌导致的负估值效应。由此可见,将全球外汇储备余额减少完全等同于央行干预本币汇率贬值的储备消耗值得商榷,因为其中有相当部分可能是源于负估值效应的影响,只是账面价值波动,而非真金白银的减少。如截至今年7月末,全球第二大外汇储备持有者日本国际储备资产余额13230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余额12026亿美元),较上年底减少827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余额减少764亿美元)。其中,交易引起的国际储备资产增加26亿美元,贡献了-3%;剩余的是全球股汇债“三杀”引起的负估值效应,贡献了103%。再如,截至今年8月末,全球第七大外汇储备持有者韩国国际储备资产余额4364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余额4128亿美元),较上年底减少267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余额减少255亿美元)。其中,交易引起的国际储备资产减少137亿美元,贡献了52%;剩余的是负估值效应引起的,贡献了48%。
  六是外资减持人民币债券对全球人民币外汇储备余额变动的影响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今年2月份以来,我国债券通项下出现了外资持续减持境内人民币债券资产。上半年,外资累计减持人民币债券4378亿元,其中,减持记账式国债1337亿元、政策性金融债2305亿元人民币。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是境外央行持有人民币储备资产的主要配置品种。然而,如前所述,上半年,全球人民币外汇储备余额以人民币计值不降反增134亿元人民币,其中第一季度减持161亿元,第二季度又增持了294亿元。这表明,外资对人民币债券总体上仍是坚定的持有者。这是全球人民币储备份额逆势上扬,连续十个季度上涨,不断刷新历史新高的重要原因,显示人民币国际化的官方认可程度进一步加强。这也促成了7、8月份,境外持有人民币国债余额连续触底反弹,分别环比增加33亿和23亿元人民币。
 
IMF下调2023年增长预测
 
  10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与7月预测值持平;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2.7%,较7月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
  IMF称,如果不包括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最严重阶段,那么这将是2001年以来最为疲弱的增长表现,其反映了几大经济体增长的大幅下滑:2022年上半年,美国GDP收缩;2022年下半年,欧元区出现收缩;中国经历了持续的疫情反复和防疫封锁,同时其房地产行业的困境在加剧。约三分之一的世界经济面临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
  具体来看,发达经济体今年预计将增长2.4%,较此前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明年将增长1.1%,较此前预测值下调0.3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年预计将增长3.7%,较此前预测值上调0.1个百分点;明年将增长3.7%,较此前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此前表示,即使经济实现正增长,人们也会因为实际收入缩水和价格上涨而感觉遭遇了一场经济衰退。
  IMF预计,全球通胀将从2021年的4.7%上升到2022年的8.8%,2023年和2024年将分别降至6.5%和4.1%。
  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前景面临巨大下行风险,在应对通胀问题上货币政策可能出现失误,更多能源和食品价格冲击可能导致通胀持续更长时间,全球融资环境收紧可能引发广泛的新兴市场债务困境。
 
经合组织地区8月通胀率为10.3%
 
  10月4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发布报告称,经合组织地区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的通胀率在8月基本稳定,达到10.3%,而7月为10.2%,6月为10.3%。
  今年7月至8月,经合组织38个成员国中有16个国家的总体通胀率出现下降,主要是由于能源价格放缓。但15个国家的通胀水平在8月仍处于高位,其中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土耳其通胀最为严重。
  报告显示,60%以上的经合组织国家能源价格通胀从7月的35.3%下降至8月的30.2%。相比之下,食品价格通胀和除食品及能源以外的其他消费品价格通胀在8月继续上升。
  在欧元区,以消费价格统一指数 (HICP) 衡量的通胀率在8月升至9.1%。欧盟统计局初步估计,9月欧元区总体通胀率同比将进一步上升,预计达到10%。
总部位于巴黎的经合组织成立于1961年,目前有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38个成员国。
 
美智库预测美国经济2023年萎缩0.5%
 
  据报道,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知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10月6日发布的半年度经济预测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今年将增长1.7%,明年将萎缩0.5%。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哈佛大学教授卡伦·戴南当天在发布经济预测的媒体视频会议上说,将近一年的缓慢经济增长并没有导致通货膨胀明显下降,现在看来美国经济有可能陷入衰退。她认为,美联储可能需要将政策利率提高到比官方承认更高的水平,美国经济有三分之二的概率在2023年陷入衰退。
  戴南预计,美国失业率将于明年达到5.5%的峰值。软着陆不是最可能的结果,以历史标准衡量,美国经济可能会经历温和衰退。
  该智库当天发布的预测数据还显示,全球经济增长将整体明显放缓,增速将从2021年的5.8%下降到2022年2.9%,2023年将进一步放缓至1.8%。
 
美国9月CPI报8.2%
 
  据悉,美国劳工部10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8.2%。环比涨幅超预期,同比涨幅仍维持在历史高位。
  数据显示,9月美国CPI环比涨幅超过市场普遍预期的0.3%;同比涨幅虽较8月收窄0.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历史高位。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连续两个月环比上涨0.6%,同比涨幅也扩大0.3个百分点至6.6%。
  具体来看,9月食品价格环比涨幅继续维持在0.8%的高位,占CPI比重约三分之一的居住成本环比上涨0.7%,能源价格环比下降2.1%。
  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11月加息近在眼前,作为未来加息幅度的关键指引,此次通胀数据出人意料地高企,暗示美国"高通胀"的烦恼并未消退,这或推动美联储在下个月再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甚至100个基点。
 
欧盟与邻国合作新框架初现轮廓
 
  据报道,作为法国总统马克龙力推的"欧洲战略自主"理念迈向落实的关键一步,10月6日,由马克龙倡议设立的多边合作机制--"欧洲政治共同体"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了首届领导人会议,共有来自44个欧洲及周边国家的领导人参会。
  这一新的政治合作框架囊括了欧盟的全部27个成员国,以及英国、挪威、土耳其、乌克兰等其他17个非欧盟成员的周边国家;整个欧洲范围内,仅俄罗斯及其近邻和盟友白俄罗斯两国未获邀与会。
  但截至目前,"欧洲政治共同体"的具体组织形式、聚焦内容、以及其与欧盟等现有机制如何分工等等,都尚不明晰。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大部分国家对这一最早由法国力主创设的新机制亦反应平淡。
 
法国财长批评美国经济强权
 
  据悉,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10月10日在国民议会发言时批评美国经济强权,呼吁欧美之间建立"更加平衡"的经济关系。
  勒梅尔当天在国民议会讨论今年预算案时表示,法国不能允许乌克兰危机造成美国经济主导全球而欧洲经济遭到削弱。欧洲经济削弱不符合任何人利益,需要在能源等领域寻求建立美国和欧洲大陆之间更加平衡的经济关系。
  他说,法国工业受到能源价格高企直接影响,一些企业减少生产,还有一些企业正向美国、加拿大等能源价格较低地区转移生产线,法国再工业化战略因而受到威胁。
  他表示,如果放任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法国工业将遭到削弱,企业竞争力将受到影响,因此法国考虑与其他欧洲国家合作将天然气价格与电价"脱钩",向天然气发电企业提供补贴以维持"能够接受"的电力价格。
 
德国政府下调今明两年德经济增长预期
 
  据悉,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10月12日发布秋季经济预测报告,预计德国经济今年将增长1.4%,明年将萎缩0.4%,较今年春季经济预测报告中的今明两年分别增长2.2%和2.5%明显下调。
  报告说,下调的主要原因是俄乌冲突以及俄罗斯天然气断供导致能源价格高企,推高通货膨胀率,拖累工业生产,预计私人消费也将受到影响。
  报告还预计,德国今明两年通胀率将分别为8%和7%。
  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德国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能源危机,且日益转变成一场经济和社会危机。这是德国的"严峻时期",秋季经济预测报告数据说明了这一点。
  德国权威经济研究机构此前发布秋季联合经济预测报告,预计德国经济今年将增长1.4%,明年将萎缩0.4%,较今年春季联合经济预测报告中的今明两年分别增长2.7%和3.1%明显下调。
 
德国9月通胀率创历史新高
 
  据悉,德国联邦统计局10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9月通货膨胀率为10.0%,创下1990年以来新高。
  德国联邦统计局局长格奥尔格·蒂尔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能源价格上涨依然是高通胀的主要原因,但其他商品,尤其是食品价格同样在上涨。
  数据显示,这是今年3月以来连续第七个月超过7%。此外,当月德国能源和食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3.9%和18.7%。去除能源和食品价格因素,当月通胀率为4.6%。
欧盟统计局此前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受乌克兰局势影响,欧元区能源和食品价格持续飙升,9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10%,再创历史新高,超出市场预期。
 
英国央行宣布将每日购买国债金额上限扩大至100亿英镑
 
  10月11日,英国央行发布声明称,鉴于最近几周的重大资产重新定价,英国央行密切关注金融市场发展,并与英国当局合作,以解决长期政府债券(金边债券)市场波动对负债驱动投资(LDI)基金的弹性造成的风险。
  此前9月28日,英国央行宣布,根据其金融稳定目标,计划从即日起至10月14日,临时和有针对性地购买金边债券,以帮助恢复市场运作,降低英国家庭和企业信贷状况蔓延的风险。
  10月10日,英国央行宣布,将扩大其每日金边债券购买业务的范围,包括购买与指数挂钩的金边债券。从10月11日起至10月14日,英国央行将每天购买多达100亿英镑的金边债券,其中多达50亿英镑将分配给长期的传统金边债券,多达50亿英镑将分配给与指数挂钩的金边债券。一旦市场运作风险被判断为已经消退,所有购买将以平稳有序的方式解除。
  同时,英国央行还宣布,将启动临时扩大抵押品回购机制(TECRF),以支持此前宣布的临时国债购买计划有序结束。通过该工具,银行能够通过流动性保险操作,帮助缓解客户LDI基金面临的流动性压力,以及扩大剩余金边债券购买拍卖的规模。
  声明表示,这些操作的目的是使LDI基金能够应对长期金边市场波动对其恢复力造成的风险。本周(10月10日-16日)初,英国政府债务,尤其是与指数挂钩的金边债券出现了进一步的重大重新定价。该市场的失灵以及自我强化的"减价出售"动态的前景对英国金融稳定构成重大风险。
  英国央行表示,这些额外的操作将通过临时吸收超过市场中介能力的与指数挂钩的金边债券的出售,进一步帮助恢复有序的市场条件。与传统的金边债券购买操作一样,这些与指数挂钩的额外金边债券采购将受到时间限制,并由英国财政部全额赔偿。
  英国央行还称,将发布一份市场公告,确认与指数挂钩的英国国债购买的操作细节。
 
巴西连续三个月出现通缩
 
  据报道,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10月1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该国9月的全国广义消费者价格指数为-0.29%,这是巴西连续第3个月出现通货紧缩。
  报告称,虽然巴西已经连续三个月出现通货紧缩,但截至9月,该国在过去12个月的累计通胀率为7.17%,在2022年前9个月的累计通胀率为4.09%。而巴西央行为2022年设定的年度通胀率目标为3.5%。
  报告还指出,在9月调查的9个门类的产品和服务中,有4个出现了价格下降的情况,分别是交通、通信、家用电器以及食品饮料门类。其中,交通领域的价格下降对9月出现通货紧缩的拉动作用最大,尤其是燃油价格在9月的降价幅度达到8.5%。
  巴西媒体指出,巴西连续三个月出现通货紧缩,主要受到燃油价格下调的影响,但在食品领域的通胀情况依然严重。例如,截至9月,在过去12个月的时间里,牛奶价格上涨37%,洋葱价格上涨127%,咖啡价格上涨37%,面粉价格上涨35%。
 
以色列央行上调基准利率至2.75%
 
  据悉,以色列央行10月3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0.75个百分点至2.75%,以抑制不断升高的通胀率。这是以色列央行今年第五次加息,使基准利率达到2011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以色列央行行长阿米尔·亚龙发表声明说,受欧洲能源危机、各国货币紧缩政策、俄乌冲突以及全球供应链中断等内外因素影响,过去12个月,以色列的通货膨胀率达4.6%,超过预期范围。今年7月,以色列年化通胀率升至5.2%,为2008年10月以来最高。该国最新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显示,过去12个月,住宅价格和租金快速上涨,能源、食品、蔬菜和交通等在内的诸多成本在高位徘徊。
  阿米尔·亚龙指出,以色列央行将根据该国和全球经济状况,继续执行货币紧缩政策,努力将以色列通胀率恢复到3%的目标范围内。
  长期以来,以色列央行将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尽管今年4月至今以色列央行五次加息,但本币新谢克尔仍然贬值明显。以色列央行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新谢克尔对美元汇率为3.583比1,为过去两年多来最低。
 
菲律宾9月通货膨胀率达6.9%
 
  10月5日,菲律宾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菲律宾在2022年9月的通货膨胀率达6.9%,高于8月的6.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是导致通货膨胀率升高的主要因素,其次是住房、水、电和燃料价格的上涨。
 
韩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
 
  10月12日,韩国银行(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了50个基点,至3.00%。
  这是自2012年10月以来,韩国基准利率首次达到3%,也是韩国银行继4月、5月、7月、8月,4次上调基准利率之后,第五次上调基准利率。也是韩国银行历史上首次接连五次上调基准利率。
 
日本企业物价指数再创历史新高
 
  据悉,日本央行10月13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由于进口商品价格持续飙升叠加日元大幅贬值,日本企业物价指数连续19个月同比上涨,9月同比上升9.7%至116.3,再创有统计以来的新高。
  报告显示,当月对企业物价上涨推动作用最大的是电力、管道煤气和自来水价格,同比上涨38.8%。此外,矿产及钢铁的价格涨幅均超过26%。
  企业物价指数显示企业间就商品及服务进行交易时的价格水平。此间专家表示,由于难以通过提价向下游转嫁成本上升压力,多数企业经营空间受到挤压。
 
投资分析点评
 
▲盐田港将获注优质港口资产
 
  据报道,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盐田港集团正在进一步实现旗下港口资产的整合。10月9日晚间,盐田港(000088.SZ)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盐田港集团")购买港口运营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拟用于支付本次交易中的现金对价、标的公司的项目建设、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以及支付本次交易相关税费及中介机构费用等。
  盐田港的公告显示,港口运营公司为盐田港集团新设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将在盐田三期35%的股权和深汕投资100%的股权划转至港口运营公司后实施,目前该划转工作正在进行中。由于评估尚未完成,目前交易价格尚未确定。本次交易前后,盐田港集团均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市国资委均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此次盐田港向盐田港集团收购盐田三期股权等港口类优质资产,有助于上市公司完善地理位置布局,进一步整合客户资源,巩固和提升行业竞争地位,扩大业务规模及市场份额。
  此次交易前,盐田港致力于港口码头业的投资运营以及配套产业的开发,已形成以港口业务、路桥收费业务为主,仓储物流业务为辅的经营格局。
交易标的港口运营公司成立于2022年9月,将被注入盐田三期35%股权和深汕投资100%股权。
 
  ▲石英股份拟投32亿扩建高纯石英砂项目
 
  10月10日晚间,石英股份(603688)公告称,公司拟投资建设"半导体石英材料系列项目(三期)"。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东海县平明镇内,总投资不超过32亿元。
  公告显示,本次项目建设内容包括6万吨高纯石英砂、15万吨半导体级高纯石英砂、5800吨半导体石英制品,规划用地面积约245亩,建设周期三年。32亿元总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20.8亿元,全额流动资金11.2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
  石英股份表示,高纯度石英材料是光电、光伏、半导体、航天、军工等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性材料。高纯石英砂作为生产单晶硅所使用的石英坩埚的主要原材料,将受益于光伏市场的增长以及N型单晶电池片的技术进步,有市场需求空间。
  石英股份表示,本次投资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关于高纯石英砂和半导体石英材料业务的布局。
  石英股份此前曾在半年报中提到,随着光伏单晶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光伏用石英材料市场需求旺盛。由于公司石英材料的生产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准,品质得到客户广泛认可,加之公司二期2万吨/年扩产已达成,三期6万吨/年已启动,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石英股份还谈到,石英材料品质对光伏电池性能影响较大,所以光伏企业更希望与具有产业链优势、质量可靠的规模化企业合作,尤其随着TOPCon电池技术的推广,新的电池制程工艺对高纯石英材料的品质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也正因为这种新的制程工艺对石英材料的高品质要求,石英股份已成为主流电池设备厂商的指定原材料供应商。
石英股份表示,公司光伏用石英大管及其他石英制品正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高纯石英砂作为生产单晶硅所使用的石英坩埚的主要原材料,将受益于光伏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N型单晶电池片的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空间广阔。
 
  ▲江山股份牵手瓮福集团打造磷化工产业链项目
 
  10月10日晚间,江山股份(600389)公告称,公司与贵州省瓮安县人民政府、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瓮福集团")签署了《磷化工循环一体化产业链项目投资合作意向协议书》,打造磷化工循环一体化产业链项目,旨在打造除南通、枝江基地以外的国内第三生产基地。
  协议约定,江山股份和瓮福集团共同投资建设以磷化工为基础的循环一体化产业链项目,项目总投资暂估220亿元,项目拟选址地位于贵州瓮安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占地面积约6000亩。谁将主导此次投资及项目建设周期在协议中没有明确。
  瓮福集团是集磷矿采选、磷复肥、磷煤化工、氟碘化工生产、科研、贸易和国际工程总承包为一体的国有大型磷化工企业,前身是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其主体贵州省瓮福矿肥基地是国家"八五"、"九五"期间建设的五大磷肥基地之一。
  位居江苏南通的江山股份,是全国重点农药生产企业,主要从事以除草剂、杀虫剂为主的农药产品,以特种化学品、化工中间体、氯碱、新材料为主的化工产品,以及热电联产蒸汽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合作形式显示,江山股份和瓮福集团单独或联合在瓮安县人民政府行政规划区域内,设立多家独立法人单位,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相关股权比例需按照项目可行性论证后另行协商决定。
  公告所称的枝江基地,即2022年6月,江山股份与枝江市人民政府签署的《招商引资项目协议书》,公司拟在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园区购置土地用于新型创制绿色除草剂及中间体项目的生产销售。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
 
▲雅化集团终止对加拿大超锂项目的投资
 
据悉,雅化集团( 002497.SZ )10月12日晚间公告,根据对当前国际环境的判断,预计可能会对矿山开发带来较大影响,导致矿山开发的周期较长,终止全资子公司雅化国际与加拿大超锂公司的股权认购及矿业权投资事项。
2022年4月17日,公司全资子公司雅化国际与超锂公司签署了《股权认购协议》,拟出资500万加元,以每股0.235加元的价格认购超锂公司2127.7万股,占超锂公司总股本的13.23%。
 
  ▲大众汽车斥资24亿欧元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
 
  10月13日,大众汽车宣布,旗下软件公司CARIAD将与国内芯片企业地平线成立合资企业,CARIAD将持有60%股份。
  大众汽车集团计划为本次合作投资约24亿欧元,交易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
  大众汽车称,该全新合作将加快集团面向中国市场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开发进程。
 
▲蔚来汽车宣布以订阅模式进入欧洲四国市场
 
  10月8日,蔚来汽车(NYSE:NIO/ 09866.HK )在德国柏林宣布,蔚来汽车将以租赁订阅模式向德国、荷兰、丹麦、瑞典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蔚来汽车面向欧洲市场推出的是轿车车型ET7、SUV车型EL7(即国内的ES7)和轿跑车型ET5。ET7将于2022年10月16日开始交付,EL7和ET5将分别于2023年1月、3月开始交付。
  订阅模式分为短期订阅和长期订阅两种。短期订阅又称为灵活订阅,期限最少为一个月,每月订阅费用随时间推移而逐步降低;如果用户在合同期满前14天没有选择取消,订阅会自动续期。长期订阅即固定订阅,时间范围为12个月到60个月,价格固定,且比短期订阅的价格低。长期订阅用户可在合同期结束时选择终止,或在结束后自动转入短期订阅。如果不考虑基础设施或者整个前期的固定投入,订阅模式有机会获得比卖车更高的毛利率。
 
  ▲巴斯夫将在中国湛江投资新项目
 
  据悉,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10月12日宣布,计划在中国的湛江一体化基地投资新建一座世界级规模的新戊二醇(NPG)装置,年产量达8万公吨。新装置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届时,巴斯夫的全球NPG年产能将从25.5万公吨提升至33.5万公吨,加强巴斯夫在全球NPG制造商的领先地位。
  目前,巴斯夫在德国路德维希港、美国德克萨斯州自由港以及中国南京和吉林均有NPG生产装置。
 
  ▲日本家居连锁巨头宜得利宣布撤出美国市场
 
  据报道,日本家居连锁巨头宜得利日前宣布,由于美国政府加征高额关税令宜得利产品在美国市场的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公司已决定撤出美国市场,将资金和人力资源重新配置到更有希望的东亚及东南亚市场。
  根据宜得利近日公布的财报,该公司目前在全球拥有800余家连锁店,其中海外店铺数量超过100家。2013年,宜得利在美国开设第一家分店,2017年在美分店增至5家。目前宜得利在美仅剩2家分店,将分别于今年12月和明年4月关闭。宜得利美国子公司将于2023年下半年进行清算。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中船科技92亿元收购集团新能源资产
 
  10月10日,中船科技(600072.SH)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交易对方持有的交易作价合计约为91.98亿元的标的资产,即中国海装100%股份、凌久电气10%少数股权、洛阳双瑞44.64%少数股权、中船风电88.58%股权和新疆海为100%股权。
  具体来说,中船科技以11.39元/股的价格,拟购买关联方所持中国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装)100%股份、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船风电)88.58%股份、新疆海为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新疆海为)100%股份、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下称洛阳双瑞)44.64%少数股份、武汉凌久电气有限公司(下称凌久电气)10%少数股份。交易完成后,中船科技将直接持有中国海装100%股份和新疆海为100%股权,并将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凌久电气100%股权、洛阳双瑞100%股权和中船风电100%股权。
  这是一次"蛇吞象"式内部重组,交易完成后,中船科技的资产规模将较重组前增加超4倍,归母净利润将较重组前增加超6倍。
  在股权结构变化方面,目前,中船科技的总股本为7.36亿股,本次交易中公司将新增发行7.68亿股股份,若不考虑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完成后,中船科技总股份将增至15.04亿股。届时,中国船舶集团所控制的关联方合计持有中船科技的股份比例由41.28%增至48.25%,中国船舶集团仍为中船科技间接控股股东,国务院国资委仍为实际控制人。
  中船科技称,拟通过本次重组实现收购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新能源业务资产,有利于标的公司借助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优势,解决标的公司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进一步推进标的公司新能源业务发展,有利于中船科技持续打造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高科技、新产业的发展平台。
  本次重组前,中船科技业务以工程设计、勘察、咨询及监理、工程总承包等业务为主,其服务的行业包括船舶、军工、机械、建筑、市政、环保、水工等行业。重组完成后,公司将在现有的工程设计勘察等业务基础上,注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的风电等相关新能源领域资产。
  另外,公告称,中船科技还计划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30亿元,募集资金投向包括兴城2号30万千瓦风电项目、江苏盐城风电叶片产线升级改造项目、中国海装象山大型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总装基地建设项目、正镶白族乌宁巴图风电二期100MW风电项目,同时补充流动资金。 
 
▲未名医药内部划转北京科兴股权
 
  10月11日,山东未名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002581.SZ,下称"未名医药")公告称,董事会审议同意将全资子公司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厦门未名")持有的疫苗企业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北京科兴")26.91%股权全部划转至上市公司。本次股权划转完成后,未名医药将直接持有北京科兴26.91%的股权。
  未名医药称,此举目的是令"公司能够直接、有效、全面地行使和实现对北京科兴的股东权利和投资权益,完善公司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本次划转属于公司股权进行内部划转,不涉及合并报表范围变更,不会导致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生变化,不构成关联交易,也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未名医药同时还对旗下多家子公司或孙公司进行了类似股权内部划转。
  据报道,厦门未名是未名医药核心企业,致力于重点发展神经生长因子系列产品、细胞因子药物和多肽药物等。2021年厦门未名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3.99亿元和3.57亿元。厦门未名较高的净利润主要来源于其持有北京科兴股份。
 
▲潍柴重机拟收购潍柴西港
 
  10月12日晚间,潍柴重机(000880)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潍柴集团、西港创新(香港)有限公司、培新天然气设备有限公司及冠亚(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所持潍柴西港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西港")合计100%股权,交易完成后,潍柴西港将成为潍柴重机控股子公司。
  潍柴西港成立于1999年6月11日,主要从事机动车、发电和船舶用的气体发动机、气体发动机用调压器及其他替代内燃机(和相关零部件及套件)以及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目前,潍柴集团、西港创新、培新天然气、冠亚(上海)股权分别持有潍柴重机51%、23.33%、16.67%、9%股权。
  潍柴重机表示,公司控股股东为潍柴集团,潍柴集团同时为潍柴西港第一大股东,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经初步测算,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潍柴重机实际控制人为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公告显示,潍柴重机已与交易对方签订本次交易的意向协议。本次交易的具体方案及相关条款和条件由本次交易的交易各方另行协商并签署正式交易文件确定。
  潍柴重机专业开发、制造和销售船舶动力和发电设备市场用30-12000马力的中、高速柴油机、发电机组及动力集成系统,兼顾经营柴油机零部件船用齿轮箱配套等产业。
 
▲紫金矿业购瑞银矿业30%股权
 
  10月12日晚间,紫金矿业(601899)发布公告,公司将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出资39.845亿元,收购山东瑞银矿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银矿业")30%股权。
  公告称,瑞银矿业持有莱州市瑞海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海矿业")100%股权,瑞海矿业持有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以下简称"海域金矿")100%权益,该金矿为近年国内最大金矿,保有金资源量562.37吨,平均品位4.2克/吨。
  目前,瑞银矿业由H股上市公司招金矿业(HK.01818)控股,持有63.86%的股权,另外博文矿业持有36.14%的股权。瑞银矿业旗下核心资产即所持海域金矿的权益。
  公告显示,海域金矿为国内首个海上发现金矿,位于全球知名的黄金矿山富集区和国内最重要的黄金产业基地--渤海湾胶东地区一级成矿带三山岛-仓上断裂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域已探明三山岛、仓上等一批特大型、大型黄金矿山。
  瑞海矿业于2021年7月取得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核发的海域金矿采矿许可证。
  在资源储量方面,根据2016年4月20日经国土资源部备案的《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北部海域矿区金矿勘探报告》显示,海域金矿查明的黄金资源储量为459.434吨,平均品位4.23克/吨,另有低品位金矿资源储量5.61吨,平均品位1.60克/吨。
  此外,瑞海矿业于2018年对矿区进行补充勘探,增储显著。据招金矿业2021年年报,依据JORC标准,海域金矿保有黄金资源量为562.37吨,平均品位4.20克/吨,其中储量为212.21吨,平均品位为4.42克/吨。
  根据瑞海矿业的初步设计方案,海域金矿项目建设总投资约60亿元,截至目前已投资约14亿元,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
  此次收购完成后,紫金矿业将成为瑞银矿业的第二大股东。
 
  ▲中集集团旗下集瑞重工实施战略重组
 
  10月12日晚间,中集集团(000039)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集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下称"集瑞重工")拟进行战略重组,拟引入奇瑞商用车、芜湖产业基金、兴众风投为目标公司新的战略投资者。
  本次重组交易完成后,奇瑞商用车、芜湖产业基金及兴众风投将分别持有集瑞重工35.42%、17.50%及11.66%股权,中集集团对集瑞重工的持股比例将由73.89%下降至35.42%。届时,集瑞重工将成为中集集团的联营公司,不再是控股子公司。
  集瑞重工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底盘、重型、中型、轻型汽车系列产品研发、制造、组装、销售等。
  公告显示,本次重组交易包括对目标公司的股权归集、债转股、老股转让及增资四个交易步骤,各个步骤项下还包括拟签订的《芜湖泰瑞股权转让协议》、《股权转让协议》及《增资扩股协议》。
  第一步为中集集团对集瑞重工的股权进行归集。公司、集瑞重工及其现股东芜湖泰瑞拟签订《芜湖泰瑞股权转让协议》。自《芜湖泰瑞股权转让协议》签订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芜湖泰瑞将所持的集瑞重工26.11%的全部股权按照1元转让对价转让至中集集团。上述股权转让完成后,中集集团持有集瑞重工100%的股权。
  第二步为中集集团对集瑞重工实施债转股。自交易步骤一完成之日起十五日内,公司以对集瑞重工享有的部分债权12.39亿元对其实施债转股,债转股12.39亿元全部计入资本公积。债转股完成后,目标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5.7亿元,净资产为人民币1元,中集集团持有目标公司100%的股权。
  第三步为中集集团分别向新引入的战略投资者转让老股。公司与奇瑞商用车、芜湖产业基金、兴众风投拟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自交易步骤二完成之日起十五日内,公司以0.35元、0.18元、0.12元的对价分别向奇瑞商用车、芜湖产业基金、兴众风投转让目标公司35.42%、17.50%、11.66%的股权。上述股权转让完成后,中集集团、奇瑞商用车、芜湖产业基金、兴众风投分别持有目标公司35.42%、35.42%、17.50%、11.66%的股权。
  第四步为增资,中集集团与奇瑞商用车、芜湖产业基金、兴众风投拟签订《增资扩股协议》,按照上述股权比例对目标公司增资,增资总额24亿元。其中,中集集团以货币和对目标公司剩余债权合计增资人民币8.5亿元,其中货币增资不少于6亿元;芜湖产业基金以货币增资4.2亿元;兴众风投以货币增资2.8亿元;奇瑞商用车以其持有的宜宾宜瑞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内蒙古赢丰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增资8.5亿元。
  各方约定,于《增资扩股协议》生效之日起15日内向目标公司支付完毕上述全部增资款并配合将增资股权办理工商变更登记至目标公司名下。
  各方同意,战略重组后,集瑞重工无实际控制人,中集集团与奇瑞商用车并列为其第一大股东,集瑞重工的经营管理由奇瑞商用车主导。
  关于本次交易背景,中集集团介绍说,集瑞重工正式投产以来,由于市场及自身经营等诸多原因一直未能盈利,且账面亏损持续扩大,一直以来通过公司资源注入以维持运转。而危中有机的是,新能源重卡已经成为目前重卡行业确定性强的增量赛道。同时,为落实公司优质增长的战略目标,公司成立了专门引战项目组,负责寻找合适的战略投资者。
  中集集团表示,本次重组交易引入奇瑞商用车等新的战略投资者,将加快重卡产能充分释放和转型升级。重组之后,集瑞重工将大力发展电动、增程式、氢能等新能源重卡,加快推进集瑞重工的战略转型。
 
  ▲国泰君安控股华安基金
 
  据悉,国泰君安( 601211.SH / 02611.HK )10月12日公告称,中国证监会近日正式核准其受让华安基金8%股权;至此,国泰君安持有华安基金的股权比例由43%升至绝对控股的51%。由于其资管子公司已于2020年12月取得公募业务牌照,国泰君安是首家获得公募基金管理人"一控一牌"资格的券商,但目前行业内尚未出现政策已允许的"一参一控一牌"的案例。
  中国证监会今年5月20日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在"一参一控"的基础上放宽了公募持牌数量的限制,允许同一集团内的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管机构申请公募牌照。
 
  ▲字节跳动以每股155美元回购员工期权
 
  据消息人士10月12日披露,字节跳动已开启新一轮员工期权回购,价格为每股155美元。这一价格相比上一轮回购价格上涨约9%,也与公司最新的员工期权授予价格一致。同时,近期因业务调整而离开的员工也可参与此次回购,每股回购价格与在职员工相同。
  字节跳动成立于2012年,十年间经历过多轮融资。自2017年开始,字节跳动每年面向员工提供期权回购机会,以满足员工变现需求。最近两次回购发生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4月,价格分别为每股132美元和每股142美元,回购价格持续上升。
  在字节跳动,期权从一张合同变成现金,要经历授予、归属、行权和变现退出四个环节,员工在加入公司时会被授予期权,字节员工也可以通过年终奖置换的方式获得期权;字节期权需要四年时间完全归属,每年分别归属15%、25%、25%、35%,归属部分通过支付少量的行权价格就能够变现,变现方式可以是公司回购,也可以是在公司上市后于公开市场出售。
  一般情况,字节每年提供两轮期权回购机会,通常在每年4月或10月。每年4月也是字节跳动的年度绩效考核季,员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将年终奖换成期权。
  据内部财务报告显示,去年,字节跳动经营亏损71.5亿美元,是2020年的3.34倍。今年8月底,在字节跳动内部举办的员工面对面活动上,字节跳动CFO高准表示,目前没有具体的上市计划,也没有上市的时间表。
 
  ▲海康机器人启动上市辅导
 
  据报道,事隔3月后,全球安防巨头海康威视(002415)分拆机器人业务上市迎来重要进展。公开披露显示,今年9月9日中信证券与海康机器人签署辅导协议,同时正式向浙江证监局报送辅导备案申请材料并于2022年9月30日获得受理挂网。中信证券已经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制订了相应的辅导计划及实施方案。截至目前,中信证券对海康机器人的上市辅导工作仍在进行中。
  海康机器人是海康威视创新业务大家庭的一份子,现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的硬件产品和算法软件平台提供商。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调研统计数据,海康机器人是2021年中国市场移动机器人整体销量最多的厂商。机器视觉方面,海康机器人有三大产品线:2D视觉产品线、智能ID产品线和3D产品线。
  回顾海康机器人分拆上市历程,今年6月10日晚间,海康威视披露分拆上市预案,公司拟将控股子公司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海康机器人)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分拆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截至预案公告日,海康威视直接持有海康机器人60%的股权,是海康机器人的控股股东。本次分拆完成后,海康威视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且仍将维持对海康机器人的控股权。
  目前,海康威视创新业务阵营包括海康机器人、萤石网络、海康微影、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存储、海康消防、海康睿影、海康慧影等。本次分拆的主体海康机器人主营业务为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的硬件产品和算法软件平台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增值服务,与公司主体业务和其他创新业务保持高度的独立性。
  "通过本次分拆,海康威视将进一步聚焦主业,专注于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创新。"海康威视还表示,通过本次分拆将海康机器人打造成为公司下属从事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业务的独立上市平台,并充分借力资本市场进一步加大海康机器人在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海康机器人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海康机器人只是海康威视"一拆多"资本布局的其中一环。近期,海康威视旗下另一家子公司萤石网络科创板上市已经过会。2021年8月,海康威视宣布萤石网络分拆上市的消息。
  萤石网络的前身萤石有限原是上市公司海康威视的互联网业务中心,2015年3月由海康威视注资100万元成立。2021年4月,萤石网络完成股改分拆,当年12月萤石网络即向上交所提交招股书,申报科创板上市。此次IPO,萤石网络拟募资37.39亿元,用于萤石智能制造重庆基地项目、物联网云平台项目、智能家居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等。
  今年6月6日晚间,上交所官网显示,萤石网络科创板IPO首发过会。随后6月23日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9月30日,萤石网络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根据规定中止其发行注册程序。
  业内人士指出,海康威视之所以具备拆分多家子公司的土壤,与其内部激励机制有关。公司自2015年开始建立了内部创新跟投机制,鼓励内部员工创新创业,到去年末,已有5个创新业务的收入超过10亿元。
 
  ▲美国保德信拟收购农银人寿部分股权
 
  据消息人士10月13日披露,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Prudential Financial)正计划向中国农业银行洽购旗下控股子公司农银人寿的部分股权。
  农银人寿成立于2005年,最初名为国民人寿,后更名为嘉禾人寿;2012年11月,农业银行正式入股嘉禾人寿成为控股股东,并于2013年1月正式更名为农银人寿。
  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农银人寿的净资产为89.7亿元,总资产为1370亿元,净利润为3亿元。中国农业银行持有农银人寿43.41%的股份,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4%的股份,西藏腾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11.65%,重庆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0.34%的股份,中国新纪元有限公司8.34%的股份,农银创新(北京)投资有限公司7.59%的股份,大连汇盛投资有限公司4.67%的股份。
  此次交易美国保德信金融对农银人寿估值可能介乎30亿-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4亿-285亿元),所售股权比例为20%-49%。若此次交易成功,而农银人寿将会成为一家中外合资的银行系寿险公司。
据了解,今年7月,前海再保险10%股权成功拍卖,竞买人是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旗下子公司保德信国际保险控股有限公司,成交价2.65亿元,为评估价3.3亿元的8折。
 
▲马斯克计划按原价收购推特公司
 
  10月4日,在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计划以此前协议原价,即每股54.20美元的价格收购推特公司后,推特当天股价飙升15%,并在飙升后停牌。
  因马斯克此前试图终止收购协议,双方本原定于10月17日对簿公堂。
 
▲俄天然气工业银行停止在瑞士的银行业务
 
  据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10月10日表示,在"对各种选择进行战略评估"后,决定停止在瑞士运营。该银行现有的业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终止或转给外部银行合作伙伴。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是少数没有受到西方制裁影响的俄罗斯银行之一,该银行也成了俄罗斯和瑞士之间的贸易流动融资最后剩余的渠道之一。但是一些欧洲国家一直在推动下一轮制裁,新一轮制裁内容包括将该银行驱逐出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
 
管理视点
 
解决好7种矛盾的领导者,离卓越不远了
 
哈佛商业评论10月13日刊发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领导力与组织行为学教授珍妮佛·乔丹(Jennifer Jordan)、思科数字业务转型主席迈克尔·韦德(Michael Wade)、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全球数字化业务转型中心(Global Center for Digital Business Transformation)的研究员伊丽莎白·特拉西诺(Elizabeth A. Teracino)联合撰写的文章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人认为,旧式的指挥型领导方式已经落伍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领导方式。在这种领导方式下,领导者应该提出开放式问题,而不是给出指示;他们应该随着新信息的浮现而调整目标,而不是坚守计划;他们在进行决策时应该依赖数据,而不是凭着直觉;诸如此类的主张,不一而足。我们姑且把旧的领导风格叫做“传统模式”,把新的领导风格叫做“新兴模式”吧。多数高管在当前的工作环境中面临的挑战,就是他们必须两者都精通,才能取得成功;也就是说,如果仅仅依赖职权,领导者就会遇上麻烦,因为在商业、技术和员工群体的期望千变万化的环境下,这种领导方法是不可持续的。但是另一方面,一个不追求完美、只倾听而不指示、只授权而不掌权的领导者也是很难做到高效的。
  我们对全球的数百位领导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后发现,传统和新兴领导模式之间的矛盾主要有七种。这些矛盾会给领导者制造很大的压力,因为他们往往不确定哪些能力、技能和行为适用于哪些情境中。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描述这七种矛盾,以及忽略这些矛盾所带来的风险;我们也将提出一些应对策略,旨在帮助领导者在这两种领导风格之间取得平衡。
  矛盾一:专家VS学习者
  在传统领导模式中,领导者建立事业并获得晋升,靠的是某一方面的深度专门知识和日渐提升的专业能力,而他们的公司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样的领导者拥有敏锐的洞察力来应对眼前的挑战。
  但是,在新兴领导模式中,领导者必须承认他们的专业知识是有限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过时的),还要愿意向他人学习,特别是在涉及到数字技术的时候,因为负责领导数字化转型工作的人员当中,有很多人本身并不是从小就接触到数字技术的“数字原住民”。如果处理得不妥,这种矛盾会导致领导者决策失误或者决策不当。
  音乐流媒体平台Pandora的联合创始人蒂姆·韦斯特格伦(Tim Westergren)成功地把这两种领导风格结合了起来。他相信,他之所以取得了成功,主要是因为他不仅对音乐行业有很深的认识,而且也愿意向他人了解新的趋势和技术。韦斯特格伦曾在 Pandora 的前身 Pandora Media 当过20年的音乐制作人和作曲人,而Pandora赖以成功的“音乐基因组”算法,正是以当年的Pandora Media 的“探索音乐”理念作为依据的。然而,公司后来换成了免费增值的商业模式,这让韦斯特格伦涉足到了全新的领域中。为此,他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员工和客户向他提供的洞察力和知识。
  矛盾二:“常量”VS“适配器”
  在传统的领导模式中,好的领导者在做决策时要有信心和一致性;也就是说,他们要坚持立场。相比之下,在新兴领导模式中,领导者都意识到,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决策常常是需要逆转或者调整的;对他们来说,根据新信息改换轨道的表现是一种优点,不是什么缺点。如果处理得不妥,这种矛盾会让领导者不是显得固步自封,就是显得优柔寡断。
  开源软件公司红帽(Red Hat)的CEO吉姆·怀特赫斯特(Jim Whitehurst)曾在事业初期决定推出一个并不完全开源的产品,从而违反了公司的政策。毫不奇怪,这个产品失败了。幸好,他向来都为自己的团队提供安全和稳定的的基础;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当他坦承了自己的错误之后,员工和同事们很快就接受了他的认错。
  矛盾三:战术家VS战略家
  在传统领导模式中,领导者的运营方法要明确,而且他们的计划也要有条有理;而在新兴领导模式中,领导者需要明确自己的愿景和方向,但不需要找到具体的路线。如果处理得不妥,这个矛盾会让领导者无法为团队成员提供一颗“北极星”。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不脚踏实地,领导者可能就会设定高不可攀、不切实际或者不可捉摸的目标。
  诺华公司(Novartis AG)的CEO万思瀚(Vas Narasimhan)相信预测性分析和人工智能将给医疗行业带来一场革命。为此,他不仅在人工智能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还向公司的各个部门发出了挑战,要他们自己想出部署这一技术的方法。对于这一计划,多数团队都表示欢迎,但是万思瀚却注意到,这些团队往往不知道怎样将人工智能和日常工作联系起来。于是,为了让这些“重大举措”为这家制药巨头带来实际效益,他开始密切关注各个团队的日常工作流程。首先,他设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将预测性分析和人工智能融入到公司的核心运营机制中。做到了这一点之后,他又推出了一项工具,让人们观察得到公司在世界各地进行的所有500项临床实验,而且这一工具的应用还可以扩展到其他领域(比如制造业、监管事务)中。
  矛盾四:讲述者VS倾听者
  在传统领导模式中,领导者必须给别人指派任务,并且交代任务的具体执行方法;而在新兴领导模式中,领导者必须先仔细倾听别人的意见,然后才做决定。如果处理得不妥,这个矛盾会致使领导者将团队成员们掌握到的重要信息忽略掉。相反,如果不提出自己的观点,领导者就会失去应用宝贵知识的机会。
  巴宝莉的前 CEO 安吉拉·阿伦茨(Angela Ahrendts)上任时的观点很明确:这一时装品牌必须迎合千禧一代购物者的喜好,才能有所增长。但是,遇到特定运营决策的时候,她都会向各行各业的人寻求想法和意见,这让巴宝莉的营业利润在她任职期间几乎翻了一倍。
  矛盾五:权力持有者VS权力分享者
  在传统领导模式中,领导者必须自上而下地领导下属,也要亲自做决策;采取行动的时候,他们也要保持独立。相比之下,在新兴领导模式中,领导者必须借助授权于他人来实现目标。如果处理得不妥,这个矛盾会导致有潜力的人才被领导者孤立和边缘化。另一方面,职权下放给太多人,可能会导致领导者自身的权力被削弱。
  古驰的 CEO 马里奥·彼札瑞(Mario Bizzarri)掌握职权的方法,就是一方面管理公司的财务,一方面又为古驰的创意总监亚力山卓·米开理(Alessandro Michele)留下空间,让他仅仅关注自己最擅长的工作——设计。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授权给他人:他成立了一个由千禧一代员工组成的影子董事会,让他们为这家时装巨头的高层提供建议。
  矛盾六:直觉主义者VS分析家
  在传统领导模式中,领导者要先培养“专家般的直觉”,然后凭着直觉做决定。相比之下,在新兴领导模式中,领导者的决策过程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如果处理得不妥,这个矛盾可能会导致领导者按照过时且有偏差的经验法则来做决定。另一方面,他们也有可能会把内心的指南针忽略掉,这样一来,过去的经验就无法给自己带来宝贵的洞察力了。
  宜家的首席数据官芭芭拉·科波拉(BarbaraCoppola)认为,由全球标准化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非常重要,但是各个区域的业务也应该享有创新的自由,这样他们才能迎合各自所在市场的需求。有了标准化数据,领导者可以观察各个区域的数据和某些指标,并且轻易地与其他区域和全球的基准进行对比。利用标准化数据进行基准对比的策略,让领导者既能掌握到大局,也能直观地预测哪些区域性的创新能够进行试验性扩展,甚至利用于全球的业务中。
  矛盾七:完美主义者VS加速器
  在传统领导模式中,领导者要花些时间把产品做得至臻完美;而在新兴领导模式中,领导者必须意识到,快速行动、快速失败的做法往往比完美的产品来得更重要。如果处理得不妥,这个矛盾会导致领导者因为害怕不完美而推迟重要计划和指示。相反,在缺乏充分考虑和试验的情况下提前推出计划,可能会导致令人难堪的后果。
  国际红十字会的数字化转型与数据部主任夏洛特·琳赛-屈尔泰(Charlotte Lindsey-Curtet)的目标,就是设计并维持一套无可挑剔的隐私机制,以保护到难民的身份。但是,她也会想方设法利用新的技术(比如生物识别技术)来帮助难民的家庭建立联系,因为要想实现家庭重聚,速度就是关键。
  企业高管应该怎么做,才能应付这几种矛盾呢?
  要想变得更高效,领导者就要根据情境所需,在这两种领导风格之间灵活转换,而不是始终只强调其中一种风格。在认知和行为上变得如此灵活的难度是不容小觑的,但是只要专注地努力,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
  ○培养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自然倾向,等于是踏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你的舒适区在哪里?你的默认立场是什么?在数字化的世界中,领导者可以通过实时反馈应用程序和线上论坛了解自己,因为社区成员会在这类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价。
  ○学习、适应、练习。了解了自己的自然倾向之后,领导者就可以设计一套微观行为,以解决自己应付不了的矛盾。这一过程可以通过正式的指导来优化;这可能以人工指导的形式出现,也可以由机器人导师(比如Jolt.ai)提供。
  ○培养情境意识。要想变得更高效,领导者不仅要扩展自己当前的领导方法,以纳入新的行为,还要知道矛盾的两方面要在什么时候获得更多的关注。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就必须同时具备情境意识和情商,而这两者必须直接从领导者身上或者从周围的社交环境中取得。领导者可以通过反向指导计划,让多元化的员工群体向自己提供建议,以学习这两种领导风格比较适用于哪些情境中。
 
信息化建设
 
央行称将进一步建设完善覆盖全社会征信体系
 
  10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系列主题文章《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文章指出,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建设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征信服务。推动不同领域、不同平台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不同征信系统互联互通,为每一个经济主体建立"信用档案",满足经济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征信服务需求。
  文章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征信体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提高征信服务质量,保障信息主体权益,推动我国征信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称,人民银行坚持"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发展模式,逐步构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下称央行征信系统)和市场化征信机构协同发展、互相补充的发展格局。由央行主导建设的央行征信系统,立足全国范围内个人和企业信贷信息全面共享应用,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收集信贷信息种类最全的征信系统。
  文章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建设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征信服务。一是坚持征信全覆盖的建设目标。推动不同领域、不同平台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不同征信系统互联互通,为每一个经济主体建立"信用档案",满足经济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征信服务需求。二是坚持"征信为民"理念,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推动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平衡好信用信息合规使用和有效保护的关系,加强行业监管,严肃查处滥采、滥用个人信息等违规行为。三是坚持征信业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构建多样化征信市场、多维度征信产品、多渠道征信服务。推动跨境征信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征信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
 
工信部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
 
  据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发挥工业园区产业集聚优势,推动工业互联网向地市县域落地普及,促进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信部10月8日发布通知,宣布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专题活动(以下简称"百城千园行"活动)。该活动主题为"工赋园区 数智未来",活动时间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
  "百城千园行"活动包括政策进园区、网络进园区、标识进园区、平台进园区、安全进园区、要素进园区、应用进园区等内容。
  在政策进园区方面,通知指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对相关政策、规划开展宣贯工作,组织相关产业研究机构、产业专家深入园区、产业示范基地,普及推广工业互联网政策体系和认知体系,鼓励地方和园区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支持园区企业发展。
  在网络进园区方面,通知指出,组织基础电信企业为园区提供灵活、可靠、安全、定制化网络服务,提升外网服务能力,完善园区5G网络覆盖。推动园区利用5G、TSN等新兴技术和适用技术,升级改造园区网络和企业内网。组织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做好对接,按照《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引导各类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打造一批产线级、车间级、工厂级"5G+工业互联网"典型示范场景。
  在平台进园区方面,通知指出,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赋能深度行,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园区提供多样化数据采集、运营管理等服务,加快园区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支持园区基于5G网络、标识解析节点,搭建园区产业链协同与监测服务平台,提升园区资源优化配置和监测预警能力。
  在资源进园区方面,通知指出,组建园区工业互联网供需资源池,发布供需目录清单,搭建供需对接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园区产业链精准招商。组织金融机构与园区开展对接交流,鼓励金融机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深化产学合作,组织开展培训讲座、线上学习、实习实训、技能认证等活动,培育园区专业技能人才体系。
 
两部门组织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商用密码典型应用方案征集工作
 
  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密码管理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组织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商用密码典型应用方案征集工作。
  本次征集的典型应用方案,包括典型建设方案(在建项目)和典型解决方案(建成项目),含六个征集方向:面向通信基础设施的密码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基础信息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5G)、下一代互联网(IPv6),以及电信和互联网设备等的密码应用和解决方案;面向智能装备与控制系统的密码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船舶、智能网联汽车、数控系统、工控系统等的密码应用和解决方案;面向网络应用与服务的密码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实体鉴别、网络域名、智能终端中个人信息和数字资产保护等的密码应用和解决方案;面向新技术新应用的密码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中的密码应用和解决方案;面向基础软硬件的密码应用,包括但不限于通用处理器、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基础软硬件产品中的密码应用和解决方案;其他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商用密码应用和解决方案。
 
重庆拟2025年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生态
 
  据悉,为贯彻落实《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加快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创新应用,10月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重庆市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创新应用行动计划(2022-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生态,打造以基础平台支撑产业发展的高质量样板,在全国率先开展规模化、多场景示范应用,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感知、决策、控制等服务在示范区域实现全覆盖。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量产和规模化应用,形成满足高度自动驾驶要求的智能网联技术体系,关键技术领域的本地支撑能力超过80%,在国内率先建成适配更多车企和通信设备企业产品的C-V2X网络。
  对此,《行动计划》提出,要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技术研发创新体系。要突破智能网联关键核心技术、搭建创新研发基础平台、发挥联盟支撑纽带作用、强化技术成果转化及服务。其中,要重点突破C-V2X单播组播、业务连续性、规模化运维等关键技术,满足车联网低时延、高可靠性、大带宽等需求;加快建设自动驾驶仿真测试、信息安全、软件测评等重点实验室,不断提高中国汽研大足智能网联测试基地、交通运输部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重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的测试验证能力。
  二是打造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示范区。要强化统筹推进、建设基础设施网络、推进高精度地图应用、实现基础数据共享、建设云控基础平台及应用体系。其中,要推动全市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示范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筹推进示范区建设;统一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重点推进重庆高新区网联自动驾驶样板示范区、重庆(两江新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等重点项目标准化建设。
  三是丰富示范应用场景。要推动车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自动驾驶示范运营、推进智慧高速公路示范应用。其中,要推动车联网在智慧公交、自动驾驶出租、无人配送物流、无人驾驶特种作业、智慧停车等多场景规模化应用;加快建设仙桃数据谷自动驾驶示范运营项目,打造服务型自动驾驶社区,在区域内实现自动驾驶末端配送、环卫作业、出行服务等应用。同时,要深化川渝协同协作,共同推进成渝高速公路扩能、遂渝高速公路扩能等智慧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率先启动成渝高速公路扩能重庆段建设。
  四是推进智能网联数据应用。要推动智慧交通综合应用、培育数字型服务企业。其中,要推进新一代交通控制、车联网大数据、先进感知监测等系统综合应用,实施智慧公交、智慧高速、"两客一危"智能管理、出租汽车信息服务等一批重点项目。同时,依托重庆自动驾驶与车联网示范区建设,积极引育一批数据分析、出行服务、金融保险等领域数据服务企业落地。
  五是加强政策标准制定和信息安全体系构建。要突出政策规划引领、加强标准研究制定、构建信息安全体系。其中,要持续开展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示范,适时启动自动驾驶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力争成为全国首批试点示范城市;并且积极推进全市车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出台多个地方标准;建设全市自动驾驶监管平台,提升自动驾驶监管能力、安全保障能力、事故追溯能力。
 
海南发布21条举措推进数字疗法产业发展
 
  近日,海南省印发《海南省加快推进数字疗法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通过2-3年的努力将海南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疗法创新岛、创新资源集聚区和产业高地,将数字疗法打造成海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若干措施》围绕建设全国领先的数字疗法临床科研示范基地、加快数字疗法产品注册审批、积极推广数字疗法产品应用、鼓励探索多种支付方式、加强数字疗法宣传和产业集群建设等6个方面,提出21条措施。
  在加快数字疗法产品注册审批方面,《若干措施》提到,海南将在相关部门网站公示数字疗法监管政策咨询专线及邮箱,建立第二类医疗器械数字疗法产品专项辅导快速响应机制,由专人负责数字疗法产品技术咨询,原则上在收到咨询后10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等。
  在鼓励探索多种支付方式方面,《若干措施》鼓励探索"数字疗法+商业保险"产品创新。包括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试点探索将数字疗法作为特药险的健康管理服务;鼓励保险公司依法合规将数字疗法作为用户健康管理服务工具,并根据数字疗法收集的真实世界数据按有关规定合理定价;探索开发海南惠民保升级版,将部分数字疗法产品作为健康管理服务纳入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等等。
  《若干措施》还明确,海南将高质量打造数字疗法产业集群,积极引入海外数字疗法企业,加快打造海南数字疗法创新岛品牌。例如,海南将针对海外不同类型的数字疗法企业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海外数字疗法企业与本地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实现海外数字疗法与本地产业链条的深度融合。
  海南还将发挥自贸港基金作用,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支持数字疗法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的杠杆作用,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合作,推动设立医疗健康领域子基金,投向数字疗法产业,支持海南数字疗法企业发展等。
 
欧盟立法通过统一USB-C接口
 
  10月4日,欧洲议会以602票赞成、13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有关统一便携智能设备充电接口的法案。即从2024年底开始,所有销往欧盟地区的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耳机、便携音箱、手持视频游戏机、电子阅读器、键盘、鼠标和便携式导航系统将统一使用USB Type-C(以下简称USB-C)的标准充电接口。而笔记本电脑统一充电接口的日期则是2026年起。
  这些年来,上述设备的充电接口五花八门,包括Lightning、USB-A、USB Type-C、Mini USB和Micro USB等多种类型。
  事实上,欧盟上述举措已经酝酿了10多年,但直至去年9月才正式提交议案。欧盟强制推广USB-C接口的初衷是为了环保、降低成本和减少资源浪费。欧盟委员会称,充电器每年产生11000-13000吨电子垃圾,新规则预计将大幅减少电子垃圾。欧盟委员会还表示,此举不仅对环境大有裨益,同时每年也能为用户节省约2.5亿欧元(约合2.93亿美元)。
  据了解,如今很多智能设备使用的都是USB-C接口。该接口不分正反,充电速率极快,并且数据线不易坏。安卓手机也基本实现了USB-C接口的普及,苹果大多数iPad和Mac电脑也已经使用USB-C接口。但是,苹果手机还在用Lightning接口。为此,长期以来,iPhone和Android两大手机系统用户一直抱怨,他们的手机必须使用不同的充电器,即不方便又浪费。新规将迫使苹果新品iPhone 15在欧盟市场放弃使用Lightning接口,这种接口最早自2012年开始在iPhone 5采用。
  知情人士表示,2023年下半年苹果推出的新iPhone将放弃Lightning接口,换为USB-C接口。另外,最近几个月,除了测试带有USB-C接口的机型外,苹果还在研发一种适配器,让未来的iPhone也能适配当前根据Lightning设计的配件。
 
首个欧洲量子计算机网络将于2023年投入使用
 
  据悉,欧洲高性能计算联合企业(EuroHPC JU)10月4日宣布,将选择捷克、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波兰六个成员国来部署史上第一个欧洲量子计算机网络,它将整合这六个国家现有的超级计算机,形成一个量子计算网络,于2023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该计划总投资超过1亿欧元,其中一半来自欧盟,另一半来自参与该项目的17个国家。新的量子计算机网络将满足欧洲工业界及学术界对量子计算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清洁能源、超导研究、研发新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信息员园地
 
未来十年工业互联网的展望与建议
 
  特约信息员  王协忠
  未来十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可能依然处在探索与安装期,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十年一定是一场大交叉、大融合与大协同的盛宴。技术、科学、产业、区域经济、社会间的高度交又带给工业互联网的更大范围的"混合"与"交叉",在大规模的"混合"与"交叉"中、将涌现出更多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现象与新的价值创造方式。主要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普惠化——工业数字技术的成本将在末来1——3年迎来戏剧性的下降,中小制造企业将真正享受到与大企业一样的数字红利。
  智能化——"数据+算力+算法"形成的智能决策将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全局的智能决决策能力将让企业得以站在"上帝视角,对企业管理进行系统性优化。
  区域化——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崛起。末来每一个带有明显产业集群效应的区域,都将配有一个或多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并成为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抓手。
  去中心化——工业有几十个大类,上百个小类,这意味着工业互联网不是一片蓝海,而是一个个垂直领域的"湖",每一片湖都将形成自有的生态体系。
  去边界化——面向未来的创新必须源自更大范围的连接与客户交互。平台的边界广度与跨度决定了新价值网络的规模,以及创造"新物种"的能力。
  根据以上特点,务必以全球视野推进四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建议:
  第一,聚焦硬核技术,夯实研发基础。在工业互联网建设方面,必须聚焦硬核技术,夯实研发基础,基于原创技术建立一套技术体系,加强长板的同时,要加紧补齐短板,这既要推动产学研融合,也要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与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合作。
  第二,协同发展,关注内需。对于硬核技术来说,做芯片也好,做数据库也好,做操作系统也好,真正强大的是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和生态体系,将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两个轮子的协同力量发挥出来。
  第三,注重跨界人才和新场景,重视运营和生态。工业互联网最为缺失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工业互联网需要丰富的是应用场景,场景的丰富程度和应用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不能仅重视建设,还要重视运营和生态体系的维护。相应的,这一特点也对创新的软环境和相应的跨界人才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四,全球视野和区域发展。基础设施的一大功能是互联互通,数字基础设施也可加强全球的互联互通,因此,发展工业互联网需要具备全球视野。从区域发展的角度,通过工业互联网等平台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其他沿海发达城市更早地去实践运用。



          

新枣庄企联三会.jpg

 枣庄企业家     枣庄市企联三会


640.png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巨山街道武夷山路1866号院内  邮箱:zzqixie@163.com 邮编:277000 电话:0632-8257966
鲁ICP备2021003606号
Copyright©枣庄市企业联合会版权所有 202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