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4期(总期103期)

部委决策
 
李克强要求继续创新实施宏观政策更大激发市场活力
 
  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李克强说,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处在爬坡过坎重要关口,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正视困难,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创新实施宏观政策,深化改革开放,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更大激发市场活力,扩大有效需求,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李克强指出,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合理加大政策力度,注重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实施好组合式规模性减税降费政策,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到实惠。推动财力下沉基层,更好保障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支撑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搞粗放式,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农支小再贷款等政策,加强对实体经济支持。坚持就业优先,继续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对受疫情影响大、吸纳就业多、直接关系民生的特殊困难行业,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助其渡过难关恢复发展。保障电力煤炭等能源供应,稳定粮食生产。
  李克强说,要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和强化市场监管,反对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平竞争。企业也要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打造市场信赖的品牌,增强自身竞争力。更好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政府投资撬动社会投资,推动重点建设、民生工程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多措并举提升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释放消费潜力。
 
"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发布
 
  据悉,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对推进我国市场监管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期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运行更加规范、市场循环充分畅通、消费安全保障有力、质量水平显著提升、监管效能全面提高等目标。
  "十三五"时期,市场监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实施《"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市场准入环境持续优化,竞争环境不断改善,消费环境稳中向好,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监管能力水平跃上新台阶。不过,市场监管工作面临新形势、新特点、新挑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为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提供可靠载体。
  《规划》提出六项重点任务。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三是维护和完善国内统一市场,促进市场循环充分畅通;四是完善质量政策和技术体系,服务高质量发展;五是坚守安全底线,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六是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全面提高市场综合监管效能。
  在"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任务中,《规划》提出,提高竞争执法水平。加强平台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强化公共事业、医疗、药品等领域竞争执法。完善平台经济相关市场界定、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等分析框架。加强源头治理、过程治理,完善民生、金融、科技、媒体等领域市场准入与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的衔接机制,落实平台企业并购行为依法申报义务,防止"掐尖式并购"。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协同,统筹运用电子商务法、广告法、价格法等,依法查处"二选一"、歧视性待遇、虚假宣传、刷单炒信、大数据杀熟、强制搭售等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局长袁喜禄表示,下一步,以即将修订出台的反垄断法为核心,以《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为遵循,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快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规则,不断健全多层次的竞争监管规则体系,明确规则底线,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明确的预期。同时,还将围绕平台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完善预防性监管措施,推动监管由事后向事中、事前延伸,进一步形成协同监管的规制合力。
  《规划》还从全面实施简易注销,加快实现涉企证照电子化,强化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的制度保障,加强竞争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畅通跨区域生产经营活动,推进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等方面作出安排。
 
11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
 
  据悉,为依法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健全洗钱违法犯罪风险防控体系,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了《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决定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三年行动的牵头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和公安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职,密切配合,预防和打击洗钱及相关违法犯罪取得积极进展,反洗钱主管部门和各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指导反洗钱义务机构强化风险为本的意识,各级监察、司法、侦查机关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涉税犯罪等保持高压态势,并对所涉洗钱犯罪以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和第三百一十二条等追究刑事责任。
  当前,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要求各部门从修订反洗钱法和办理洗钱刑事案件相关司法解释、落实"一案双查"工作机制、加强情报线索研判和案件会商、强化洗钱类型分析和反洗钱调查协查、增强反洗钱义务机构洗钱风险防控能力等方面落实工作责任,结合各地实际和部门职能进一步细化各项工作措施,依法打击各类洗钱违法犯罪行为,尤其要加大力度惩治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的洗钱犯罪,坚决遏制洗钱及相关犯罪的蔓延势头,推动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构建完善国家洗钱风险防控体系,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
 
银保监会发文规范银行服务市场调节价管理
 
  1月24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行服务市场调节价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深入,各行业的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项目逐步减少。银行业也如此,仅有个别银行服务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市场调节价项目已成为最主要类型。《指导意见》是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出台的,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同时,通过督促银行等金融机构提高服务价格管理水平、强化多方监督和行业自律,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解决市场机制失灵和经营管理粗放问题,纠正不当逐利和不规范服务行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可持续、价格合理的金融服务。
  《指导意见》作为银行服务价格监管制度的一部分,是对现行《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市场调节领域管理要求的进一步延伸,与2020年5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 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通知》(银保监发〔2020〕18号)各有侧重。《指导意见》立足于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价格管理和行为提供原则性指导,在以下方面明确了要求:
  压实机构主体责任。《指导意见》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服务价格实施统一归口管理,规范服务流程,优化系统控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分支机构的授权管理和行为管控,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作用。此外,强调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服务过程中要遵循适当和匹配原则,向客户推荐适当的服务,做到服务价格与实际服务内容相匹配。
  规范定价要求与校准机制。《指导意见》明确比例定价、区间定价、协议定价、基于外部成本定价等不同定价方法应满足的条件。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定价校准机制,通过比较同质同类项目、跟踪跨期成本变化、评估实际执行价格水平等方式,确保服务价格合理。
  强化对服务外包机构与合作方的管理。在聚焦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服务的同时,《指导意见》关注金融业态发展和专业化分工带来的变化,强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主动管理意识。对于金融服务外包,要求在外包服务协议中列明价格条款,禁止外包服务提供商向客户收取与外包服务相关的费用。对于金融业务合作,要求了解合作机构服务内容和价格标准,在合作协议中约定价格信息披露要求,禁止合作机构以银行等金融机构名义向客户收取任何费用。
  鼓励主动惠企利民。《指导意见》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减费让利政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适当减免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的基础银行服务费用,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实施差异化定价和服务优惠,合理确定专项资金扶助保障领域服务价格,适度减少账户管理及维护、低频低投入等服务项目收费,与企业和人民群众分享银行业发展成果。
  划出五条监管红线。针对市场调节领域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融资相关服务质价不符、定价区间过大、引入外部服务加价过高、重复收取费用等行为,《指导意见》提出了禁止性要求。
  《指导意见》将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便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服务价格评估、调整制度及管理流程、完善系统功能等落实工作。《指导意见》的正式实施,将促进银行业在新发展阶段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形成价格公平竞争、管理规范有效、服务优质透明、权益保障充分的市场环境。
 
银保监会部署今年银行保险监管工作重点
 
  据悉,2022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1月24日下午召开。会议总结2021年银行保险监管工作,分析研究面临形势,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会议指出,做好2022年监管工作,确保经济金融大局稳定,意义十分重大。要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切实提高监管前瞻性有效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深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加快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努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按照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全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合理增加融资供给,做好"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融资保障。支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创新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更好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优化重点领域共保体机制,推进新材料、首台(套)保险试点。围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支持能源稳产保供。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助力"新市民"在城镇安居创业。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完善健康保险服务。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全力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金融服务保障工作。
  会议要求,要坚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稳妥处置金融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压实各方责任,有序推进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妥善应对不良资产反弹。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持续完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持续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全面落实资管新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严肃整治"代理退保"乱象。加快非法集资存案处置,严防风险反弹。
  会议指出,要持续深化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按照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各方责任、规范股权关系、健全公司治理、普及专业管理的指导原则,"一省一策"加快推进农信社改革。持续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支持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推动政策性银行分类分账改革。引导大型银行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坚定不移推动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构建新型保险中介市场体系。推进资管业务高质量发展。推动信托公司加快转型发展。明晰非银机构功能定位。努力促进金融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扩大银行业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服务国家重大开放举措,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支持力度。
  会议强调,要坚决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在金融领域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资本在金融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中小银行保险机构依法合规多渠道补充资本金。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筑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防火墙",加强对股东的穿透式监管,严防银行保险资金被用于盲目"加杠杆"。完善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引导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入融合。推动中国金融人才库发挥作用。强化金融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坚持金融业务持牌经营规则,严厉打击"无照驾驶"行为。
会议要求,要运用法治思维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升非现场监管威慑力,强化现场检查尖刀利剑作用。保持行政处罚高压态势,切实提高金融违法违规成本。
 
中银协发布银行函证业务集中处理信息公示制度
 
  据悉,中国银行业协会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函证及回函工作的通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函证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结合中国银行业协会自律管理职责,于1月24日发布银行函证业务集中处理信息公示制度,旨在加快推进银行函证业务集中统一处理,完善银行业与注册会计师行业间信息沟通机制,助力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该制度明确,银行函证业务,是注册会计师在获取被审计单位授权后,直接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询证函,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所收到的询证函,查询、核对相关信息并直接提供书面回函的过程。集中处理函证业务是指银行已将函证业务处理权限上收至总行直属部门或一级分行直属部门,包括采用数字化回函方式、虽未实现数字化回函方式但已归集至总行或一级分行处理等情况。
  制度涉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已实现集中处理函证业务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等。
  该制度明确,银行函证业务集中处理信息公示应当遵循合法合规、及时公开、准确全面、信息透明的原则。公示内容包括集中处理函证业务的机构或部门、联系方式、收费方式、收费标准、优惠措施等。
  公示的联系方式应包括业务联系电话和投诉电话。如将相关联系方式设置为客户服务热线,应提前做好客服人员业务培训、及时更新知识库,确保能够解答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的相关业务咨询,及时受理相关投诉。如公示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应有专人负责,及时查看并回复。
  公示内容中收费标准应与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价格目录保持一致,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等情况的收费优惠措施应当进行公示,如有针对电子函证的收费标准及优惠措施也应当进行公示。
  公示程序方面,该制度显示,中国银行业协会通过统一渠道公示实现集中处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具体情况。公示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平台、传统媒体、官方文件等,以网络平台为主。
  中国银行业协会负责定期直接收集全国性银行相关信息,各地方银行业协会(同业公会)负责督促辖内法人银行落实集中处理信息公示工作要求、定期收集辖内法人机构集中处理信息。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统一汇总进行公示,并向银保监会有关部门报送公示制度执行情况。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指定专门部门和工作人员落实集中处理公示要求,及时报送和更新公示信息。各银行应自实现函证业务集中处理后1个月内执行公示要求。如公示内容变更,应于变更后10个工作日内将变更信息报送中国银行业协会。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司法解释出台
 
  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简称《若干规定》)。《若干规定》的出台,是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一项重要成果,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督促市场参与各方归位尽责、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对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资本市场良好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若干规定》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及追究机制等各项主要内容:取消了原司法解释规定的行政刑事前置程序,及时全面保障受损投资者诉权;明确了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未按规定披露等虚假陈述行为的界定,规定了预测性信息安全港制度,对虚假陈述认定中实施日、揭露日、重大性和交易因果关系等关键内容进行了优化完善,有利于司法实践操作;结合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细化了对董监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独立董事、保荐承销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等主体的过错认定标准及免责抗辩事由,回应市场关切并稳定市场预期;强化了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责任以实施精准"追首恶",规定了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对方的责任以规制"忽悠式"重组,追究帮助造假者责任以遏制虚假陈述行为的外围协助力量,阻却保荐承销机构等补偿约定以促成其全过程勤勉尽责,压实相关责任主体的责任;优化了基准日及基准价制度,在传统诱多型虚假陈述的基础上补充规定了诱空型虚假陈述的损失计算方法,规定了多账户交易损失计算的处理方法,明确了损失因果关系认定相关内容,系统完善损失认定规则。经过多年努力,《若干规定》对原司法解释的系统修改完善将更加有利于追究证券虚假陈述行为的民事赔偿责任,也更有利于明确市场参与各方责任边界,稳定市场预期。
  为了推动《若干规定》稳妥有效实施,应对废除前置程序后投资者可能面临的举证、认证难题,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证监会就人民法院的案件审理和证监会的专业支持、案件调查等方面依法作出衔接性的安排,专门发布《关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建立案件通报机制,为了查明事实,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向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或者派出机构调查收集有关证据,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或者派出机构依法依规予以协助配合。
  证监会指出,证券虚假陈述是一种易发多发的证券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动摇投资者信心。依法追究证券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责任,是对资本市场违法行为进行立体式追责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的重要措施。《若干规定》和《通知》的发布实施,进一步加强了资本市场法治供给,畅通了投资者权利救济渠道,夯实了市场参与各方归位尽责的制度基础,为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积极配合最高人民法院,稳步有序做好《若干规定》和《通知》的实施工作,以全市场注册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不断提高投资者保护工作质效。同时,证监会将继续落实"零容忍"工作要求,优化资本市场执法司法协作机制,强化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沪深交易所发布债券交易规则
 
  据悉,为进一步深化债券交易制度改革,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规范债券交易行为,促进交易所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1月27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制定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规则》及3个配套适用指引,并将于4月25日正式施行。
  据介绍,《债券交易规则》及有关债券交易参与人管理、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债券做市的三个配套业务指引,将债券交易规则从交易所交易规则中分离出来,构建一套相对独立、平行、简明、好用的债券"1+3"交易规则体系,便利市场投资者理解和使用。其中,《债券交易规则》是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的基本业务规则,为债券交易提供基础性的规则框架;三个业务指引作为《债券交易规则》的细化补充,明确建立债券交易参与人和债券做市商制度,并对原债券质押式回购分散化、碎片化的规则现状进行系统性整理,进一步提升规则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规则平稳落地实施。
  总的来看,债券交易规则和指引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建立健全债券交易参与人制度,不断拓宽债券市场参与机构类型。二是优化债券交易机制,包括优化现有交易方式、引入竞买成交机制、延长交易时间、调整债券交易申报数量和价格控制方式等,使债券交易机制更加符合债券交易基本规律和债券投资者交易习惯。三是建立债券做市商机制,提高上交所债券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改善各债券品种流动性。四是加强债券交易监管和风险管理,完善对参与主体、交易行为等方面的自律管理和交易异常情况处置机制。
  下一步,沪深交易所将扎实推进债券交易规则及指引的落地实施相关工作,做好投资者引导与服务,确保交易机制有序过渡。不断优化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和基础制度建设,更好地满足投资者需求,进一步激活市场发展动力,推动建设高质量的债券市场。
 
上交所要求积极主动做好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管理
 
  1月21日,上交所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公司债券信息披露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22年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通知》两项债券业务专项通知,压严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主体责任,督促引导其积极主动做好债券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其中,《信息披露通知》主要面向公司债券发行人,着力增强信息披露针对性有效性,强化关键少数披露责任;《风险管理通知》面向受托管理人和计划管理人,重点突出其风险事前监测和事中主动管理的履职要求。
  近年来,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和外部环境变化,债市风险防控压力有所增加。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三重压力",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部分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大体量发行主体的债务风险仍较集中,市场主体间的博弈日趋复杂,这些都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据了解,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上交所始终坚持将防范债券市场信用风险放在突出位置。特别是2021年以来,按照"调结构、控增量、盘存量"的思路,上交所建立健全全链条风险防控机制,努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2021年末,沪市债券市场累计违约率0.58%,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针对当前部分发行人关键少数履职不到位、披露针对性不足等问题,《信息披露通知》进一步明确要求,力求促进提升债券信息披露质量,满足投资者知情权。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一是紧盯关键少数,强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定期报告核查与披露义务,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二是聚焦偿债能力核心事项,细化定期报告经营、财务、治理、募集资金等方面的针对性披露要求。三是鼓励自愿披露,引导发行人主动披露有利于全面、客观反映公司行业地位、经营情况、治理水平、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四是强调公平披露,要求发行人及其重要关联方同步在境内外公开市场披露对发行人偿债能力有重要影响的事项,不得选择性披露。
  《风险管理通知》聚焦当前部分中介机构风险研判不够、处置措施实效性有限等问题,着力强化事前风险监测和事中主动管理,切实提高风险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一是加强风险研判,要求按季度研判风险形势,提前安排相关防控工作。二是强化日常监测,细化行业政策、经营状况、财务质量、公司治理、市场表现和同一企业集团其他主体关联风险等多维度的个券风险监测要求。三是突出事中管理,要求证券公司积极协助发行人优化财务结构、改善经营效率、完善公司治理,稳定和修复公司整体信用。四是提高风险处置有效性,细化应对处置履职规范,强调及时披露和有效回应市场关切的工作要求。
总体而言,本次发布的两项专项通知,立足于提高债券信息披露质量、提升中介机构勤勉履职水平,旨在构建事前全面监测、事中主动管理、事后有效处置的全链条、多环节信用风险防控机制,充分调动市场各方做好债券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风险管理和处置工作质效。
 
上期所发布商品互换业务管理办法
 
  据悉,上海期货交易所1月20日发布《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互换业务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对商品互换业务相关市场参与主体、业务活动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管理办法》自2022年1月20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管理办法》,商品互换业务是指交易双方在约定的期间内,就一定数量的商品,以固定价格计算的款项交换按照浮动价格计算的款项的交易形式。商品互换业务市场参与主体包括交易商、介绍业务商、结算商、指定存管银行、信息服务机构等。其中,交易商分为一级交易商和二级交易商,一级交易商可以向交易所申请为其设立做市商市场,并负责组织该做市商市场的交易,为二级交易商提供报价服务。结算商分为代理结算商和自营结算商,代理结算商可以参与交易所集中结算的代理结算业务,自营结算商可以参与交易所集中结算的自营结算业务。《管理办法》规定,一级交易商可以申请自营结算商资格进行自营结算,也可以通过代理结算商代理结算;二级交易商应当委托代理结算商代理结算。《管理办法》还引入了介绍业务商,以扩大市场影响力,并对指定存管银行等的申请条件进行了规定。
  根据《管理办法》,商品互换涉及交易、结算、风险管理、违约违规处理、异常情况和信息管理等业务环节。交易业务方面,双方交易商根据交易所确定的商品互换协议模板,可以采用挂牌或者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方式达成交易。商品互换交易市场分为机构间市场和做市商市场,其中,机构间市场是指仅允许一级交易商相互之间进行交易的市场;做市商市场是指交易所核准的具有做市资格的一级交易商为与其相关的二级交易商提供做市服务的市场。结算业务方面,商品互换业务实行集中结算制度和分级结算制度。交易所对结算商进行结算,代理结算商对委托其代理结算的交易商进行结算。代理结算商对代理结算的相关交易保证履约。结算业务实行保证金制度,保证金分为结算准备金和交易保证金。另外,商品互换业务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风险管理方面,商品互换业务实行涨跌停板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强行平仓制度、风险警示制度,以及强制结算、结算担保金等风险控制措施。其中,强制结算是指交易所为防范风险,在强行平仓无法执行以及交存的有价证券无法覆盖全部亏损时,将商品互换协议按一定规则提前终止并完成资金划付的措施。结算担保金是结算商参与商品互换集中结算业务时向交易所交纳的现金资产,是交易所集中结算业务风险准备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弥补结算商违约时保证金不足而产生的损失。
  下一步,上期所将尽快上线商品互换业务,通过推出互换协议模板、引入结算商、搭建交易市场、提供集中结算等业务创新,进一步满足实体企业多元化、个性化的风险管理需要,深化期货与现货结合,促进场内与场外聚合,建立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体系,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我国流通领域首个五年规划出炉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部门近日印发了《“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流通领域第一份系统性五年规划,对“十四五”时期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等作出全面部署。《规划》提出,到2025年,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商品和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商贸、物流设施更加完善,流通成本持续下降、效率明显提高。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国华表示,国民经济循环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流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国民经济循环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目前,我国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仍然不高,仍有许多薄弱环节,国内统一大市场尚不健全,交通物流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流通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待解决。
  聚焦补齐现代流通体系短板,《规划》提出,加快形成现代流通统一大市场,发展现代商贸流通和现代物流两大体系。其中,在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方面,《规划》提出,健全现代商贸流通网络,完善商品交易市场网络。鼓励商品交易市场与实体商业、电商平台加强渠道对接。推动商贸流通业态转型升级,引导电子商务发掘消费新场景。
  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方面,《规划》提出,构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加快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重点补齐中西部地区短板,构建全国骨干物流设施网络。拓展物流服务新领域新模式,加快发展多种形式铁路快运。
  同时,《规划》提出强化交通运输、金融和信用三方面支撑。增强交通运输流通承载能力,强化骨干运输通道能力,优化城市群都市圈交通网络,完善城乡融合交通网络。加强现代金融服务流通功能,提升国内支付保障能力,推动跨境支付体系建设,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推进流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完善重要产品追溯系统。
  根据《规划》,还将布局建设一批流通要素集中、流通设施完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应用场景丰富的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张国华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有关实施方案。争取到2025年打造一批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和数条骨干流通走廊,推进形成高效畅通、内外联通、安全互通的现代流通网络。
 
住建部发布"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
 
  据悉,为指导和促进"十四五"时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近日,住建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根据《规划》,到2035年,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建筑品质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高,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立,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全面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对标2035年远景目标,初步形成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框架,建筑市场运行机制更加完善,营商环境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建筑市场秩序明显改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建造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加速建筑业由大向强转变,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明确,2025年,形成一批建筑机器人标志性产品,实现部分领域批量化应用。推广部品部件生产机器人,以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钢构件下料焊接、隔墙板和集成厨卫生产等工厂生产关键工艺环节为重点,推进建筑机器人创新应用;加快研发施工机器人,以测量、材料配送、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构部件安装、楼面墙面装饰装修、高空焊接、深基坑施工等现场施工环节为重点,加快建筑机器人研发应用;积极探索运维机器人,在建筑安全监测、安防巡检、高层建筑清洁等运维环节,加强建筑机器人应用场景探索。
 
政策要闻
 
▲财政部修订出台《财政行政处罚听证实施办法》
 
  据悉,财政部近日对《财政机关行政处罚听证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财政行政处罚听证实施办法》,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修订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依法修订,严格按照有关上位法规定,调整行政处罚听证范围、完善听证规则;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行政管理需要,聚焦解决行政处罚听证实践中反映的问题;三是坚持高效便民。
  修订后的办法对财政行政处罚听证范围作出调整。一是新增部分听证事项,根据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规定,将"没收较大数额违法所得""没收较大价值非法财物"等行政处罚种类纳入听证范围;根据会计法、资产评估法等规定,将"责令会计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责令资产评估机构停业"等行政处罚措施纳入听证范围。二是删除部分听证事项,根据财政行政许可事项取消情况,相应删除"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消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等听证事项。
 
  ▲2022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启动
 
  据悉,海关总署日前披露,为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口岸营商环境,2022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1月20日启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杭州、宁波、广州、深圳、青岛、厦门等10个口岸城市将开展为期5个月的专项行动,着力培树打造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示范高地和标杆城市。
  本次专项行动将重点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优化完善;开展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试点;在集装箱干线港推进基于区块链的集装箱电子放货平台应用;严厉打击"黄牛"在炒箱、拿舱过程中的倒卖行为等。
  据了解,为期5个月的专项行动结束后,国家口岸办将统筹结合口岸综合绩效评估试点工作,综合考虑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进出口环节合规费用、企业获得感满意度等方面因素,及时对上述举措在各口岸城市落实进展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并适时将成熟经验向全国口岸进行复制推广借鉴。
 
  ▲证监会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1月21日,中国证监会宣布进一步优化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行政许可及备案工作,精简证明事项,压缩简化申请材料,公示备案办事指南,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便利市场主体办事。
  具体来看,一是再精简63%证明事项,减少繁文缛节。按照"能减则减、能简则简"的原则,进一步取消20项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行政事项证明文件,对7项证明文件实施告知承诺制,简化2项证明事项,合计占比达63%。二是再压缩简化91项申请材料,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按照"最小、必要"原则,取消、简化91项申请材料,其中,直接取消51项非必要或重复材料,整合26项无需单列的申请材料,简化14项申请材料。三是制定公示备案办事指南,便民增效。对7项由行政许可改为备案管理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事项,制定备案办事指南,清晰列示备案依据、程序、要求、材料等,并在证监会网站公示,方便市场主体办事。
  基于上述变化,证监会同步更新了官方网站上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行政许可办事指南,对取消、简化证明事项和行政许可申请材料内容作了相应调整。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对于取消、简化的证明文件、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证监会将通过公开渠道查询、监管信息交换、强化社会监督等方式进行核查验证,对虚假承诺等违规情形将严肃处理,确保放而不乱。
 
▲国家能源局印发《2022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
 
  1月2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2022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明确了立项重点,一是行业标准计划。包括与相关国家标准的实施相配套的行业标准计划;涉及能源领域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环境和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行业标准计划;支撑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行业标准计划;显著提升能源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服务质量的行业标准计划;对标国外、国际先进标准,有利于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公信力、影响力的行业标准计划。二是行业标准外文版翻译计划。在加强能源领域对外贸易、服务、承包工程所需的成套标准外文版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鼓励申报行业标准外文版翻译计划。鼓励标准外文版翻译计划与标准计划同步立项、同步制定、同步发布。
 
▲国家新闻出版署启动实施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
 
  据悉,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日印发《关于实施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的通知》,启动实施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遴选激励、系统研究、决策咨询、研讨交流、宣传推介等方式加强出版智库建设,逐步打造一批专业化智库,培养壮大一支智库专家队伍,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功能齐备、适应行业所需的出版智库方阵和人才高地,持续推动出版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通知提出,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推进,通过遴选培育出版领域优秀研究机构或部门,打造高质量、梯队化出版智库,并以入选智库为主体搭建常态化研讨交流平台"出版视点",不断提升出版智库建设水平。2022年的出版智库遴选工作面向全国从事出版研究的各类机构或部门开展,包括出版专业研究机构、出版企业(含网络出版企业)内设研究部门、出版方面社会研究机构、高校相关院系等,并将围绕出版强国建设内涵要求与路径模式、出版高质量发展瓶颈问题与解决方案等主题陆续举办"出版视点"研讨交流活动。
  通知强调,申报单位主管主办部门和所在地省级出版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扎实做好申报组织工作。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审,为入选智库挂牌,积极组织宣传推介、展示交流,在重大决策咨询、重要行业培训、重点项目研究等方面加强支持,对相关研究成果择优支持结集出版或在权威期刊发表。
 
国资改革
 
湖北第二批新组建省属国企揭牌
 
据报道,继去年12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省属国资国企改革推进会,为首批五家新组建省属国企揭牌后,1月25日下午,第二批新组建的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宏泰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指出,去年省属国资国企改革启动以来,各项工作快速推进,重组效应初步显现。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决胜之年,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湖北宏泰集团作为今年省属国企改革的“首发阵容”,要站位全局、谋定快动,知重而担、知重而行、知重而进,坚决扛起促进产业做大、金融做强的使命,切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加快推进战略性重组融合,确保改出活力、改出生产力,为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王忠林强调,两家企业分别作为全省最大的产业投资集团、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要对标一流、重塑功能,通过改革壮大资本实力,增强产业投资和金融服务功能,着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区域发展生力军作用。要聚焦打造一流企业集团,增强内在驱动力,做产业升级的引领者、创新驱动的先行者、资本价值的创造者;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战略明确、板块清晰、专业突出、规模适度的业务布局;聚焦做强做优做大,扩大业界影响力,积极开展并购重组、深化开放合作,借力资本市场裂变发展;聚焦市场化方向,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加快推行市场化选人、契约化管人,不断提高市场化经营能力、资源获取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要蹄疾步稳、向难求成,认真细致做好改革实施工作,加强沟通协商和政策宣传,切实保护各方权益、防范债务风险、稳定企业队伍,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王忠林强调,国资国企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各企业要同心同向、高质高效,全力推进改革任务落实落地。湖北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检查督办,相关各方要强化担当作为、协同攻坚、纪律约束,完善支持政策,细化配套措施,建立协同联动机制,依法依规推进改革,持续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改革组建后的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将围绕服务湖北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引领带动前瞻性、高端性、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全国一流产业投资集团;湖北宏泰集团将以金融投资为主,打造主业突出、效益显著、风控严密、协同联动的全国一流综合金融服务商。
 
国企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应走在前列
 
经济参考报1月24日刊发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国资研究院陈贇的文章指出,未来产业是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化后形成的前沿产业,对经济社会变迁起到关键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未来科技和产业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发展格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的国有企业要在未来产业发展中担负使命,走在前列。
  什么是未来产业
  第一,未来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未来产业是指重要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突破形成的对经济社会发展起支撑性引领性作用的萌芽期产业形态。它有以下特征:一是基础性。它以重大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如果没有重大科学技术的颠覆性突破,就谈不上未来产业,所以发展未来产业的前提就是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进行原始创新。二是综合性。未来产业一定是基础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变迁起关键性引领性作用,具有跨界和综合等特征,单一细分的行业不能成为未来产业。三是不确定性。它是处在萌芽期的产业,产业发展规模仍然较小,还存在技术不成熟、发展不确定性等现象。进入未来产业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有顶尖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需要央企、大型省属国有企业和处于发展前列资金雄厚的民营企业担负使命,先走一步。所以未来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区别,总体上来讲,战略性新兴产业所用技术更加成熟,发展周期已经进入成长期、甚至成熟期。
  第二,未来产业的外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布局一批面向未来的先导产业。在第六代通信、下一代光子器件、脑机融合、氢能源、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学、新型海洋经济等方面,加强科技攻关与前瞻谋划,为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浙江“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超前布局发展第三代半导体、类脑芯片、柔性电子、量子信息、物联网等未来产业,加快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2021年6月山西省发布《山西省“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这是国内首个省级层面“十四五”未来产业规划,它从四层培育体系提出25个未来产业具体领域。总之,尽管各地依据科技优势和产业特点选定的未来产业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未来产业基本方向是趋同的,主要包括未来网络、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合成生物、清洁能源等方面。
  未来产业发展形势
  第一,国际形势。从国际看,未来产业已成为全球竞争的新焦点。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战略、科技、产业、政策“四位一体”和“软硬”融合发展,纷纷加强对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技术、虚拟现实、区块链、航空航天、生命医药等关键前沿领域的未来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企业科技创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美国先后发布《美国将主导未来产业》(2019年发布)、《关于加强美国未来产业领导地位的建议》(2020年发布)、《未来产业研究院:美国科学与技术领导力的新模式》(2021年发布)、《未来产业法案》(2021年生效)等建议及法案,形成美国强化未来产业领导地位的总体战略。欧盟先后发布《欧洲产业的未来》(2017年发布)、《促进繁荣的未来技术》(2019年发布)、《加强面向未来欧盟产业战略价值链报告》(2019年发布)、《欧洲新工业战略》(2020年发布,2021年更新)等战略,显示了欧盟提升欧洲全球工业领导地位的系统布局。日本陆续发布《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6-2020)》(2016年发布)、《未来投资战略2018——迈向社会5.0和数据驱动型社会的变革》(2018年发布)、《第六期科技创新基本计划》(2021年发布)等战略规划,描绘了日本未来产业发展的蓝图。
  第二,国内形势。从国内来讲,未来产业蕴含着重大战略发展新机遇,为了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引领性发展,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国内众多省份或城市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北京、上海、山西、深圳、杭州、沈阳等地都已立足自身基础,围绕人工智能、半导体材料、工业互联网、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加强前瞻布局。目前有超过20个省份在相关规划中提到未来产业,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成为各地区关注的重点。深圳在2018年正式授牌龙岗阿波罗未来、南山留仙洞、龙华观澜高新园、大鹏坝光生命健康、坪山聚龙山智能制造、宝安立新湖智能装备、深圳高新区北区7个未来产业集聚区,规划用地超过50平方公里,投资超2000亿元。《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杭州未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杭政〔2017〕66号)提出,紧盯全球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立足杭州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量子技术、增材制造、商用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等重点前沿领域率先探索布局。《沈阳市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规划(2018-2035年)》(沈政发〔2018〕37号)提出,以“未来技术产业化”和“现有产业未来化”为抓手,重点培育“3+2”未来产业生态体系,即未来生产、未来交通、未来健康三大主导产业,以及未来信息技术、未来材料两大赋能产业。
  总之,无论世界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的主要省份和一些主要城市,都深刻认识到未来产业在重塑竞争格局、提高中长期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全面谋划和推动未来产业的发展,培育增长新动能,下好发展先手棋,获取竞争新优势。
  未来产业发展的分析
  第一,未来网络。网络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和太空之后的人类第五疆域。当前互联网所承载的设备规模和服务规模越来越大,网络功能也从原有的科研型、消费型向生产型转变,这些使网络在安全性、服务质量和可控可管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日益突出。未来网络发展主要包括面向2030网络架构、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平面可编程、低时延与确定性网络、网络计算存储一体化、网络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开源等。我国为了适应全球网络变革的新趋势,201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了“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的建设,建设周期5年。CENI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覆盖全国40个城市,搭建88个主干网络节点和133个边缘网络,并连接互联网和国际网络试验设施。
  第二,类脑计算。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超大规模的计算能力,而现有的计算模式存在算力的“天花板”,根据国际半导体协会预计,类脑计算和量子计算是最具潜力的两大颠覆性计算技术。根据国际IT技术咨询公司高德纳分析,类脑计算预计在2024-2029年间达到技术成熟期并实现大规模商用。中国类脑计算研究成果数量、质量均已接近美国并在部分领域形成了领先优势。未来,类脑计算技术有望在“两端”率先实现应用,一是应用终端,让人工智能产品更智能、更低功耗;二是服务器端,通过大规模集成实现高算力,可以为神经科学家提供更快、更大规模的仿真系统,以及探索大脑工作机理的新实验手段。
  第三,量子科技。量子科技是真正的未来科技,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将拥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已成为科技大国集中发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阵地。高密度、低能耗量子存储设备给信息存储带来巨大想象空间,而基于此的大数据发展也将突飞猛进,量子计算会颠覆性提高信息运算处理速度,量子通信会大幅度提升通信安全性,量子精密测量和传感技术会在未来数字时代和万物互联时代有着广泛的应用。全球主要科技强国近期均出台了国家层面的量子信息技术战略计划。2020年10月7日美国发布的《国家量子信息科学战略投入的量子前沿报告》宣布,欧盟2016年推出“量子宣言”旗舰计划,德国、法国等欧盟成员国签署了未来10年开发和部署欧盟范围内量子通信基础设施的声明。在量子领域,我国首台量子原型计算机“九章”成功面世,“墨子号”实现全球首次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密钥分发,已能利用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原理,可将两个磷原子构成量子点放置在13nm间距上。未来10年在量子信息科学的发展中,中国科学家的研究将会整体进入世界第一阵列,有些研究方向甚至会扮演引领角色。
  第四,合成生物。合成生物学被认为将带来继“DNA双螺旋发现”和“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之后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将其认定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六大战略性技术,合成生物学在2019年被美国列入技术封锁清单;欧盟对于合成生物学的投入占到研发总投入的三分之一。在过去约20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总体上处于领先地位。我国也将合成生物学列为战略性前瞻性的重点发展方向,并且设立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专项。许多以传统化工、医药产品开发为主的企业也将目光投向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目前最为广泛的应用就是人工细胞工厂,生产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包括生物燃料、可降解塑料、药品等。
  第五,氢能产业。氢能作为清洁、高效和安全的二次能源,正在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能源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各国制氢技术路线重点围绕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化石能源制氢+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进行项目示范和产业布局。此外,针对燃料电池汽车终端应用场景,开展氢气纯化与氢气品质研究工作,确保氢气高品质供应。我国在CCUS技术集成、海底封存和工业应用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且CCUS大规模示范项目数量和整体规模均远低于发达国家。利用太阳能来分解水是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世界上有50多个实验室在进行研究。
  国企在未来产业发展中应走在前列
  第一,加大研发投入。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基础理论突破,发展过程具有较强不确定性,发展结果具有较大的外部性。因此,这需要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国家队加大投入,容错纠错。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国科技实力已经从“跟跑”“并跑”不断向“领跑”超越,一些领域进入了无人区,我国必须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国有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特别是中央企业拥有数量众多的研发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拥有两院院士248人,必须在新型举国体制中发挥中坚作用,努力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上牢牢掌握主导权。国有企业应该持续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久久为功,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锻造一批基础应用技术、前沿技术、长板技术,积极探索发展未来产业。
  第二,改革投资机制。由于未来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对它的投资存在较大风险,如果按照传统的投资考核制度、投资风控标准以及投资责任追究办法,国有企业就很难进行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一是出资人要完善对国企的考核机制。当前出资人对国有企业考核指标仍然以资产、营业收入、利润等当前和显性指标为主。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专利数量、高技能人才占比等事关长远、可持续的创新指标,或者重视不够,或者权重很小,亟须根据各地各行业国企实际情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加以建立和完善。对大型国企,尤其是科技力量雄厚、流动资金充沛的国企,应允许他们审慎进行天使投资、VC和PE投资等。二是国企自身要完善投资风控标准。投资项目选择要把创新指标放在重要位置上。从世界资本市场上看,许多大型科技公司开始赢利能力并不好,甚至是亏损的,但不影响它们成长为世界领先公司之一,如美国的Facebook、特斯拉等。国企在投资时,一定要关注科技创新指标和未来市场规模,尤其是研发经费占比,主要人员的专业履历背景等。三是加快落实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更是如此。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基于聪明的设想出现的创新数量极大,哪怕成功的百分比比较小,仍然成为开辟新行业、提供新职业、给经济增添新的活动面的相当巨大的源泉。未来产业的特性决定了国企投资未来产业失败概率较大,可能造成实质性缺失。因此,要不断完善相关的容错纠错机制,并加以落实,才有可能使国企提前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并加大投资力度。
  未来已来,国企对未来产业的投资就如为明天的发展种下了太阳。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国企在未来产业发展中不能只看脚下,而要仰望星辰大海,勇担使命,走在前列。
 
自主创新
 
我国2025年以前全部取消对专利授权的各类财政性资助
 
  据悉,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印发《关于持续严格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通知》,提出逐步减少对专利授权的各类财政性资助,每年至少减少25个百分点,直至在2025年以前全部取消。此举旨在进一步消除评价指标和专利资助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纠正片面追求数量的倾向。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切实推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需要在消除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上持续发力。为此,通知不仅优化调整了指标政策,而且进一步加大了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的工作力度。
  一方面,持续开展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专项整治。通知要求对提交非正常专利申请的单位和个人,在相关项目申报、资助奖励、预审服务、优先审查等环节予以重点关注;对拒不撤回又不提交申诉材料和充分书面证据的依法从严处理;对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和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加大综合监管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信用监管,将提交非正常专利和从事违法专利代理行为依法依规列为失信行为,予以管理及公示。
  另一方面,在全面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的基础上,通知进一步聚焦重点违法违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加大处置力度。通知明确,要聚焦异常大量申请、冒用他人信息申请、屡次申请非正常专利、倒买倒卖非正常专利申请以及无研发投入、无研发人员、无生产经营的"三无"空壳公司申请专利等涉嫌违法违规的重点问题线索,加大处置力度。
  此外,通知要求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专利代办处在专利受理、预审、企业备案等环节中加大主动排查力度,将"打击关口"前移。
 
河北省发改委出台六项措施支持自贸区创新发展
 
  近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支持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结合发展改革工作实际提出六方面措施,深入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部署落地见效,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更好支持服务河北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
  支持河北自贸试验区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投资项目审批事项,依法依规向河北自贸试验区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全面贯彻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各项要求,负面清单之外的外商投资项目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办理。
  支持河北自贸试验区加快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紧紧抓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有利时机,着眼扩大与相关国家贸易规模,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完善"单一窗口"应用功能,拓展地方特色应用,不断提升"单一窗口"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效率,提升"单一窗口"数据共享平台水平,明确数据安全管理责任,为自贸试验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通关服务。
  支持河北自贸试验区发展数字经济。围绕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支持雄安新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数字交易中心建设,支持正定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巩固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优化数字贸易生态环境。
  支持河北自贸试验区加强生态环保和能源安全。鼓励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利用现有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碳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曹妃甸片区液化天然气(LNG)储运设施建设,组织安排外采LNG资源,确保天然气气源稳定供应。
  支持河北自贸试验区发展现代物流。支持曹妃甸片区发挥唐山港口型(兼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作用,正定片区发挥石家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作用,优化产业布局,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发展供应链集成业务。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多式联运、海关监管查验、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枢纽间业务集成、运行协作,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促进物流提质降本增效。
  支持河北自贸试验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加快发展科技服务、工业设计和工业软件、节能环保、展示展销等生产性服务业,探索发展新型服务消费,培育壮大一批服务贸易市场主体。
 
节能减排
 
习近平要求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
 
  据悉,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4日下午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增强推进"双碳"工作的信心。
  习近平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们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4对关系:一是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要坚持统筹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二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三是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四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坚持两手发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立健全"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习近平指出,推进"双碳"工作,必须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更好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资源条件、技术潜力、市场活力,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第一,加强统筹协调。要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加快制定出台相关规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组织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强政策衔接。各地区各部门要有全局观念,科学把握碳达峰节奏,明确责任主体、工作任务、完成时间,稳妥有序推进。第二,推动能源革命。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要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尤其是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有序减量替代,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保持原油、天然气产能稳定增长,加强煤气油储备能力建设,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要推动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探索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要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第三,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要严把新上项目的碳排放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要下大气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要加大垃圾资源化利用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能源资源浪费。要统筹推进低碳交通体系建设,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绿色低碳消费,鼓励绿色出行,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生态环保意识。第四,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要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等学校加快相关学科建设。第五,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要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健全"双碳"标准,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财税、价格、投资、金融政策。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碳定价机制,加强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电力交易衔接协调。第六,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更加积极姿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议程和国际规则制定,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党对"双碳"工作的领导,加强统筹协调,严格监督考核,推动形成工作合力。要实行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将"双碳"工作相关指标纳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加强指标约束。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真用。要把"双碳"工作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据了解,"十四五"节能减排的路线图和任务单落地。国务院近日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部署了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并从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完善经济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健全政策机制的安排。
  《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以上、10%以上。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十大重点工程包括: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
  这十大重点工程均有具体目标任务。如:明确到2025年完成5.3亿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燃煤锅炉全面实现超低排放;明确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建红表示,这些重点工程涉及的项目内容大部分在"十三五"时期已经启动。《方案》结合能源消耗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现状和趋势,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目标。
  为完善财政激励政策,《方案》提出,各级财政加大节能减排支持力度,统筹安排相关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研究对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等级的地区给予奖励。逐步规范和取消低效化石能源补贴。扩大中央财政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政策支持范围。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费用地方各级财政投入分担机制。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覆盖范围。
  《方案》还提出,要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节能减排,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绿色贷款财政贴息、奖补、风险补偿、信用担保等配套支持政策。
  此外,《方案》还要求,加快绿色债券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积极推进环境高风险领域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相关条件成熟后,研究适时将挥发性有机物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强化电价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协同。建立健全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具备条件的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探索建立受益农户污水处理付费机制。
  分析员认为,一段时间以来,节能减排的推进得到了国家政策和补贴大力支持。发展绿色金融工具,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将更多地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推动企业提高节能减污降碳水平。
 
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
 
  据悉,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深入落实《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全面强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监测支撑。
  《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面向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落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求,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方针,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以更高标准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为根基,以健全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为主线,巩固环境质量监测、强化污染源监测、拓展生态质量监测,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提出两大方面11项重点任务举措和两项重大工程:一是立足支撑管理,紧紧围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着眼统筹支撑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和集中攻克人民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全面谋划碳监测和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海洋、声、辐射、新污染物等环境质量监测、生态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业务,推进监测网络陆海天空、地上地下、城市农村协同布局和高效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监测的支撑、引领、服务作用。二是立足提升能力,紧紧围绕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目标,系统谋划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改革创新,健全监测与评价制度,加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大监测"格局,完善体制机制,筑牢数据根基,深化评价应用,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内生动力,实施监测网络和机构能力建设重大工程,夯实基础能力,锻造铁军先锋,加快实现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
 
三部委印发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短板技术装备取得突破,高效低碳环保技术装备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充分满足重大环境治理需求。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3万亿元。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行动计划》提出,打造若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细分领域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形成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格局,多元化互补的发展模式更加凸显。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3万亿元。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十四五"期间环境治理新需求,围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非电行业多污染物处置、海洋污染治理、有毒有害污染物识别和检测以及生态环境应急等领域,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联合攻关。
  聚焦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治理难点问题,攻克高盐有机废水深度处理、污泥等有机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技术装备。聚焦基础零部件和材料药剂等问题,加快环境污染治理专用的高性能风机、水泵、阀门、过滤材料、低频吸声隔声材料、绿色药剂以及环境监测专用模块、控制器、标准物质研发。聚焦新污染物治理、监测、溯源等,抓紧部署前沿技术装备研究。
  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行动计划》指出,深入推进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环保装备设计制造、污染治理和环境监测等过程中的应用。加快污染物监测治理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平台的开发应用,深入挖掘污染物远程监控数据,创造大数据价值,提升运维水平和治污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完善环保装备数字化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一批模块化污水处理装备等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稳步提高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固废处理等领域技术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引导污水处理、流域监测利用光伏、太阳能、沼气热联发电,推广高能效比的水源热泵等技术,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减少污染治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鼓励环保治理长流程工艺向短流程工艺改进,推动治理工艺过程药剂减量化、加强余热利用,推广节能、节水技术装备,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此前表示,"十四五"期间,在产业结构方面,构建有利于碳减排的产业布局,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在节能降碳方面,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绿色制造方面,通过典型示范带动生产模式绿色转型,推动全产业链低碳发展。在循环经济方面,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在技术变革方面,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变革。
 
七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基本建立,建成绿色分拣中心1000个以上。再生资源加工利用行业"散乱污"状况明显改观,集聚化、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更加规范,交易规模明显提升。在60个大中城市率先建成基本完善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意见》针对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提出要合理布局废旧物资回收站点、加强废旧物资分拣中心规范建设、推动废旧物资回收专业化、提升废旧物资回收行业信息化水平4项工作。其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合理布局废旧物资回收站点、加强废旧物资分拣中心规范建设、推动废旧物资回收专业化、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集聚化发展、丰富二手商品交易渠道、加强要素保障、加大投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完善统计体系等工作。
  《意见》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精心组织安排本行政区域内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工作,结合实际明确重点任务。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抓好各项任务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和政策支持。
 
十部门发文提升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
 
  1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居住社区管理单位应积极配合用户安装充电设施并提供必要协助。既有居住社区具备安装条件的要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电车位,建立充电车位分时共享机制。严格落实新建居住社区要确保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的配建要求。鼓励充电运营企业或居住社区管理单位接受业主委托,开展居住社区充电设施"统建统营",统一提供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与维护等有偿服务,提高充电设施安全管理水平和绿电消费比例。鼓励"临近车位共享""多车一桩"等新模式。
  《实施意见》明确,将提升城乡地区充换电保障能力,优化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建设布局,加强县城、乡镇充电网络布局,加快高速公路快充网络有效覆盖,提升单位和园区内部充电保障。
  对于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公共充电网络布局,加大外围城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布局换电站,提升公共充电服务保障能力。充分考虑公交、出租、物流等专用车充电需求,结合停车场站等建设专用充电站。鼓励充电运营企业通过新建、改建、扩容、迁移等方式,逐步提高快充桩占比。
  对于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制定各省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分阶段覆盖方案。力争到2025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其他地区不低于60%。
  对于单位和园区内部充电,《实施意见》提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业园区等内部停车场加快配建相应比例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满足公务用车和职工私家车充电需要。鼓励单位和园区内部充电桩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公共充电供给能力。
  此外,《实施意见》还提出,将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地方建立与服务质量挂钩的运营补贴标准,进一步向优质场站倾斜。
 
七部门联合发布《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有关要求,根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安排,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管局、中直管理局近日联合印发了《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根据《方案》,到2025年,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奢侈浪费得到有效遏制,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绿色消费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绿色消费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重点领域消费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绿色消费制度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健全。
  《方案》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消费。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车辆购买限制,推动落实免限行、路权等支持政策,加强充换电、新型储能、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车船用LNG发展。推动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有序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鼓励汽车企业研发推广适合农村居民出行需要、质优价廉、先进适用的新能源汽车,推动健全农村运维服务体系。合理引导消费者购买轻量化、小型化、低排放乘用车。大力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提高城市公交、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等新能源汽车应用占比。
  《方案》明确,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潜力。建立绿色电力交易与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挂钩机制,市场化用户通过购买绿色电力或绿证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加强与碳排放权交易的衔接,结合全国碳市场相关行业 核算报告技术规范的修订完善,研究在排放量核算中将绿色电力相 关碳排放量予以扣减的可行性。持续推动智能光伏创新发展,大力推广建筑光伏应用,加快提升居民绿色电力消费占比。
 
交通运输部印发《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根据《规划》,到2025年,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初步形成,基本实现基础设施环境友好、运输装备清洁低碳、运输组织集约高效,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绿色发展水平总体适应交通强国建设阶段性要求。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效,交通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生命周期资源消耗水平有效降低;营运车辆及船舶能耗和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比例显著提升;交通运输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营运车船污染物排放强度不断降低,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客货运输结构更趋合理,运输组织效率进一步提升,绿色出行体系初步形成;绿色交通推进手段进一步丰富,行业绿色发展法规制度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绿色交通监管能力明显提升。
  同时,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推广应用。加快推进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鼓励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推进新增和更换港口作业机械、港内车辆和拖轮、货运场站作业车辆等优先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动公路服务区、客运枢纽等区域充(换)电设施建设,为绿色运输和绿色出行提供便利。因地制宜推进公路沿线、服务区等适宜区域合理布局光伏发电设施。深入推进内河LNG动力船舶推广应用,支持沿海及远洋LNG动力船舶发展,指导落实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LNG加注码头布局方案,推动加快内河船舶LNG加注站建设,推动沿海船舶LNG加注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动纯电动旅游客船应用。积极探索油电混合、氢燃料、氨燃料、甲醇动力船舶应用。
 
商务部鼓励电商经营者引导消费者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
 
  1月20日,商务部就《商务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报告管理办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以下简称《办法》)。
  据悉,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十九条和第一百零六条关于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和报告的规定,督促相关市场主体遵守国家禁塑限塑有关规定,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报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于2021年三季度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商务部修改形成《办法》。
  《办法》指出,鼓励电子商务经营者与商品生产企业合作,设计应用满足快递物流配送需求的商品包装,推广电商快件原装直发。鼓励电子商务经营者与快递企业合作,推广应用可循环快递包装,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鼓励电子商务经营者通过激励措施引导消费者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
  《办法》明确,外卖企业报告塑料购物袋、一次性塑料餐盒、一次性塑料餐具(刀、叉、勺)、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吸管使用情况和塑料废弃物回收情况。外卖企业报告数据不区分堂食与外卖业务。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提供外卖服务的,按照本办法第十七条和本条规定合并报告。
 
太湖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拟于2030年基本建成
 
  据悉,为加快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构建太湖流域生态治理一体化格局,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水利部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推动建立太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把保护和修复太湖流域水环境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努力形成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系统化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进一步理顺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打破行政区域分割的藩篱,解决条块分割、多头治水的难题,加快形成区域联动、分工协作、成果共享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格局。
  《意见》明确,到2023年,建立健全太浦河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太湖流域治理协同性、系统性、整体性显著提升,太湖流域水质得到持续改善,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进一步夯实。到2030年,太湖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基本建成,太湖全流域水质稳定向好,山清水美的自然风貌生动再现,为全国流域水环境综合协同治理打造示范样板。
 
劳动用工
 
中央办公厅印发发布《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规定》
 
  日前,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
  据中央组织部负责人介绍,2015年5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暂行规定》施行6年来,在健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推进领导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总体是可行的,及时修订并正式施行的时机已经成熟。
  修订工作总的考虑是,在保持基本框架和主要制度大体稳定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主要是对有较普遍共识的意见、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衔接配套的政策进行修订完善,能具体规定的尽量具体明确。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贯彻新精神新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认真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作出的新部署。二是衔接新政策新制度。与近年来修订或制定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有关内容有机衔接,比如组织工作条例、干部任用条例、干部考核条例等。三是吸收新经验新做法。总结和吸收《暂行规定》印发以来,各地各部门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工作中,探索形成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使之固化为制度规范。四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着眼新时代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分析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近年巡视巡察发现的相关问题,从制度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举措,进一步改进方式、完善程序,为建设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队伍提供有力制度保证。
  《管理规定》针对近年巡视巡察发现问题,结合各地各部门的经验做法,对完善选拔任用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比如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和功能,提出"立足事业发展需要,加强通盘考虑、科学谋划,及时选优配强,优化年龄、专业、经历等结构,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比如完善选拔任用方式,明确"一般采取单位内部推选、外部选派方式进行",同时提出,根据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可以采取竞争(聘)上岗、公开选拔(聘)、委托相关机构遴选等方式产生人选"。比如规范选拔任用程序,对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等环节作出规定,要求"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任前事项报告制度,严格遵守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有关规定"。比如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出"特别优秀的,或者因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任务选拔高精尖缺人才担任领导人员以及内设机构负责人等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适当放宽任职资格",同时,也对报批程序一并提出了要求,既体现事业为上、人事相宜,又落实从严把关要求。
另外,《管理规定》针对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交流较少、执行回避制度不够严等现象,专门增加一章作出规定。关于交流,《管理规定》明确交流的重点对象,一般是正职领导人员,专职从事党务工作、分管人财物的副职领导人员以及其他因工作需要交流的人员。提出交流的主要方向,要积极推进同行业或者相近行业事业单位之间领导人员交流,同时,统筹推进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社会组织之间领导人员交流,发挥事业单位专业干部"蓄水池"作用。为防止资源错配、人才浪费,提出对专业性强的领导人员交流,应当加强研判和统筹,注意发挥其专业特长。关于回避,《管理规定》明确"任职回避"和"履职回避"两类。对于任职回避,提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任职,不得在同一单位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领导人员所在事业单位本级内设管理机构以及分管联系单位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部门负责工作",既与有关回避制度相衔接,也考虑到一些事业单位规模较大、内部层级较多,进一步界定回避范围,有利于精准落实从严管理要求,增强可行性。对于履职回避,主要是从制度上保证履行职责的公平公正性。
  《管理规定》明确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充分调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激发队伍活力。比如加强考核评价,积极推进分类考核,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指标,注意改进考核方法,并明确考核评价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的重要依据,发挥好考核的导向作用。比如加强培训培养,提出强化分行业培训,突出培训的精准化和实效性,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教育和能力拓展,要求原则上每5年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培训全覆盖。比如注重关心关怀,提出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做好容错纠错工作,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的良好干事创业环境。比如重视后续职业发展,对任期结束后未达到退休年龄界限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适合继续从事专业工作的,鼓励和支持其后续职业发展,根据本人实际和工作需要,经批准后可以不再按照领导人员管理,为他们从事专业工作创造条件。比如完善退出机制,促进领导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增强队伍生机活力,对事业单位正职领导人员特别优秀的,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履职情况,按照有关规定经批准可以延迟免职(退休)。
  《管理规定》规范了事业单位内设机构负责人选拔任用。事业单位内设机构负责人与领导人员在管理上有不同特点,特别是选拔任用方面有区别。此前,对事业单位内设机构负责人选拔任用工作尚无统一的制度规范。从近年巡视巡察情况看,事业单位内设机构负责人选拔任用问题较为突出,有必要明确这方面的基本遵循。为此,《管理规定》将其作为相关问题附带一并作出规定,为实践提供遵循、为巡视提供依据。明确基本资格条件,既与领导人员相关资格条件相衔接,又立足岗位实际,适当作出区别规定。明确选拔任用方式,对于主要以专业技术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提出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积极探索有效办法,搞活搞好内部用人制度。明确事业单位党组织在选人用人中的职责作用,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和事业单位不同领导体制实际,对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和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单位分别作出规定。事业单位及主管部门要根据《管理规定》精神,规范事业单位内部选人用人制度,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工作质量。
 
李长安:“人员优化”莫忘员工权益
  
环球时报1月24日刊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撰写的文章指出,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受行业发展已进入瓶颈期的影响,叠加产业政策调整,一些互联网企业经营上暂时遇到了困难,营业收入减少,利润降低,市场价值出现一定程度的缩水。经营困难与结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对人力资源需求产生抑制,有关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以来,互联网大厂的人才需求指数整体下降26%,招聘需求出现拐点。在大学生招聘方面,互联网公司2022年度校招岗位总数比去年缩减15%至20%,而且薪酬没有明显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互联网企业采取人员结构优化的做法也情有可原。一般来讲,人员优化是企业对内部人员进行重新配置和调整,裁撤不盈利的业务或部门的员工,经过培训后配置到新业务部门或者利润增长较快的部门。这样,既利用了原有的人力资源,也不会增加社会就业的压力。
  不过,在名为“人员优化”的动作背后,一些企业实际上在裁员。如何依法保障这些被“优化”掉的员工权益,理应受到重视。根据智联招聘近期发布的《2021互联网行业人员流动情况调研报告》,虽然有超过90%的企业会对员工进行适当补偿,但是高达 66.7% 的受访者对企业的补偿方式不满。按照我国现行的《劳动法》,企业对于离职员工应给予的补偿为: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但在本次调研中,仅有33%的受访者表示收到该种方式的补偿,有25.7% 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收到任何物质补偿。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批被“优化”掉的员工中,“35岁现象”再次出现。一些在大厂打拼了十几年的员工,现在却难以跨过“35岁”这道无形的门槛。一些用人单位片面地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员工在技术、技能上很难得到提高,而薪资却并不低,继续雇用的话不划算。
  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企业在裁员过程中,除了需要对被裁撤员工进行必要的经济补偿外,还应尽提前一个月告知的义务。如果出现规模性裁员,还需要提前向当地劳动部门进行报备。至于一些互联网大厂存在的“35岁”潜规则,则明显违反了《劳动法》中关于就业公平的规定,涉嫌就业歧视,必须予以制止并给予相应处罚。
  当前,互联网企业面临的挑战在增加。为此,企业需提前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正确处理好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过程中产生的劳资摩擦。即使是有裁员需要,也应该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要求,切实保障员工的各项权益。
 
专家论坛
 
陈道富:对2022年货币政策的四点思考
 
  据悉,证券时报1月27日刊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撰写的文章指出,2022年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较弱"三重压力,要实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需要众志成城,各地方和各部委的多种政策"步调一致"共同发力。货币政策像绳子,易"拉"难"推",需要充足、精准和靠前发力,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更需要积极有为,创设更多的结构性工具和流动性供给机制。
  2022年货币政策取向:提前发力,结构性宽松
  不考虑宏观政策刺激的情况下,2022年经济内在的增长大概率处于潜在增长速度之下,物价水平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从逆周期的需求管理工具角度看,货币政策有宽松要求。但2022年又在相当长时间内仍面临"供给冲击",包括疫情引发的,也包括全球产业链调整导致的,还有一些供给短缺因素,货币政策面临一定时期的"供给约束"。平衡"需求收缩"和"供给冲击",要求以结构性政策为主推动货币政策宽松。
  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不一致也会影响我国货币政策选择。美国通胀率较高,导致市场通胀预期较强烈,引发美联储较大缩表力度和市场强烈的加息诉求和预期,共同推动美国市场利率快速上扬,引发资产市场价格的调整和美元的相对疲软。这既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潜在的风险威胁,也给采取了更加市场化汇率制度的我国更大的"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空间。
  此外,房地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行业管理政策和一些基于长期战略的政策调整,既为宽松货币政策提供了较严格的长期和市场约束,但也影响了市场信用扩张的能力。在预期较弱的市场氛围和美国资产市场调整的环境下,我国需要尽快引导市场预期,调整市场行为,以夯实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为此有必要充足和提前发力,更需强调前瞻性。人民银行的刘国强副行长形象地将其归纳为"三个发力":"充足发力"、"精准发力"和"靠前发力"。
  货币政策效果高度取决于解决货币宽松与信用创造能力不足间的矛盾
  2021年底我国央行已开始"提前发力",降准、扩大公开市场的基础货币投放规模、降低再贷款、LPR、回购市场等利率,创设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将疫情期间推出的两项直达工具改为市场化手段。但受市场预期、需求状况和政策传导时滞等影响,目前效果仍较有限。较能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活跃程度的M1同比增速仅略有上升,12月底仍处于3.5%的低水平增速,票据市场的贴现利率更是跌至零附近。
  如果说去年12月底还有各类机构积蓄力量以便2022年发力的考虑,那么2022年1月前10天,不论是国有大行,还是股份制银行,甚至是中小银行,新增贷款的发放相对2021年同期出现大幅度少增,反映了信贷需求的疲软。
  在"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市场环境中,特别是坚持长期目标约束、严格行业监管和存在一定风险暴露的环境中,货币宽松到信用扩张的传导机制并不通畅,需要极力避免人民银行刘国强副行长提到的"信贷塌方"。
  2022年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并不容易,至少需要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注重货币政策与财政、发改和激活市场活力相关的改革、政策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主要为这些改革和政策创造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二是货币政策需从"负债方"走向"资产方","主动发力送水上门",创设和使用更多带有一定财政功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具有激励性的金融改革。特别是结合今年的金融工作会议,推动金融与科技、小微企业和绿色发展的更有效融合。
  流动性合理充裕需充分考虑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当前我国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是充裕的。但为了确保2022年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不仅要关注经济下行和可能的风险暴露引发的常规性流动性冲击,还需特别关注近些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致市场流动性需求和供给机制的结构性变化。
  如2021年是理财新规过渡期结束的时点,加上近些年金融管理部门加大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了大量对市场运行有长远影响的法规。这有利于市场的规范发展,但也推动了市场现有结构的调整。通过"非标"接续流动性的传统做法受到了极大限制,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供给的灵活性下降。特别是日前公布的《地方金融管理条例》明确要求"地方金融组织"不能跨省经营,而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等业态在现实中却是广泛跨省经营,这是符合这些业态内在规律的经营模式。条例一旦通过并执行,必然导致他们经营模式合规性调整,会引发市场流动性的结构性冲击。
  又如房地产开发业务大体雷同,全国性房地产企业大都跨省、跨项目平衡资金。在强化各省管控风险主体责任的环境下,会强化区域性资金的保障要求和管理,而这又会带来流动性的额外需求。2013年我国曾发生过"钱荒",事后回顾发现,主要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是充裕的,但都担忧未来可能的流动性紧张,增加了预防性的流动性储备。出于谨慎增加预防性流动储备的个体理性,却引发了全市场流动性紧张。
  再如近些年地方政府的目标和行为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在土地收入大幅度下降、土地资金规范管理、坚决遏制地方隐性债务和金融行为规范的背景下,地方流动性供需机制也将发生结构性变化。
  总之,结构性改革将引发内在机制和主体行为模式的改变,会对市场带来持续的结构性冲击和调整。央行作为最终流动性的供给者,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需充分预见流动性的结构性变化,更需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创设相应的工具应对和及时对冲。
  需密切关注汇率异常波动和跨境资金流动
  近期央行已两次降息,中美利差缩小,但降息当天,人民币汇率均出现一定幅度跳升。近些年出现过两次美国紧缩、我国放松的货币政策不一致,人民币汇率均出现贬值。人民币汇率与历史和理论描述有所异常的表现,市场已有各种分析,基本上都是归结于巨额的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市场资金流入。但这些因素近期都持续存在,降息当天的跳升可能反映出其他信息。我认为至少反映了两个额外信息。一是反映市场普遍认为我国降息是走在"正确轨道"上。我国2021年的货币政策执行结果是微观企业的信用偏紧。当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降息有助于稳定经济和缓和信用扩张动力不足。一定程度上纠正了2021年在微观主体结果意义上的偏紧货币政策。二是反映了在美国资产市场承压环境下,市场对风险的关注超过对利差的关注。市场利率的不同走势对中美市场风险的影响方向是不同的,美国市场利率上升增加了资产市场风险,我国市场利率下降减少了宏观经济风险。从提高风险收益的角度,短期内增加中国资产配置是有合理性的。
  但我们仍需密切关注202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和跨境资金流动背后的逻辑及其变化。美国当前的资产市场是与美国长期低通胀和超低利率环境相适应的。美国通胀预期高涨,美联储加速加息,都将推升市场利率,从而会引发资产市场的适应性结构调整。调整期间,为我国采取"以我为主"的结构性宽松货币政策提供了难得的空间和时间。不同的美联储政策调整特别是加息速度和幅度,和资产市场调整的深度和长度,将对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产生不同的影响,甚至改变市场经济金融环境,影响判断和政策选择。人民币汇率和跨境资金的方向和规模,将高度依赖于中美两国政策和市场调整的时间和规模。
汇率贬值和跨境资金流出对金融体系的影响较刚性。考虑到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和可能的风险暴露,以及我国2021年的经常账户顺差有相当部分与疫情带来的全球供需不平衡恢复有关,是临时性的转移,会在2022年回归正常,因此更应该高度重视可能的贬值风险,保持汇率在合理区间内的相对稳定。
 
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中国青年报1月25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何伟撰写的文章指出,应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针对经济运行中资本的不当行为和突出问题,向市场传递的明确信号,为守法合规的资本提供了定心丸,也为野蛮生长的资本设置了藩篱。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8项重点任务之一,就包括"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到"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中央的具体经济治理方略这两年有了进一步延续和深化。
  在经济学中,资本属于一种生产性要素投入,资本市场体现了资本供求双方的经济关系。一般而言,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可以为经济建设筹集资金,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改善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资本市场不仅对企业和经济运行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还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渠道。但是,资本的兴趣点是"低垂的果实",容易一窝蜂和扎堆,带有强烈的逐利性和短视性等消极因素。根据价值规律,资本倾向于追求高额利润,往往流向高利润行业。过去的炒房、炒地、炒大宗商品等现象背后,都有资本在推动,导致一些城市一度出现房价"高烧不退"。此外,少数大企业凭借其拥有的资本、资源或技术,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联合起来,形成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生产和销售市场的独占、操纵和控制,这就构成垄断。
  因此,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资本的阐述,辩证看待资本的作用,充分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防止其消极作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资本的具体表述和要求,体现出我国经济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加深,是要素市场化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统筹经济发展和安全的需要。在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时,坚持的原则仍然应当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我国经济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的资本市场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其存在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实践中,存在着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国内资本和境外资本、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这些具体的资本形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我国利用外资的广度和深度由小到大,自2002年开始,我国就已经成为世界上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外资也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吸引和利用外资补充了我国资本的不足,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并有助于我国企业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都确立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和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资源配置制度的三位一体的基本经济制度。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的是推进高质量发展,也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在新发展阶段,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提高经济治理现代化水平,就需要对资本进行有效监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并使资本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要素市场化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在实体经济中,资本通常会和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相结合。过去一个时期,资本往往"高人一等"--作为生产要素,资本与土地、劳动的地位存在一些失衡。首先,资本和土地等资源要素配置存在一些失衡。过去一些地方政府因过于重视资本的作用,通过优惠的土地、自然资源、税收等条件来招商引资,或者设立产业园区,使土地、环境等资源要素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和尊重。更有甚者,产生了通过资本来不当占有土地、矿产等公共资源的现象。其次,资本收益和劳动报酬存在一些失衡。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就分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长期存在的资本收益和劳动报酬的不平等,由于资本的回报率长期高于经济增长率,带来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均等加剧。我们要规避这种资本和劳动要素失衡带来的"利润侵蚀工资"现象。另外,局部资本泛滥的同时,在一些领域存在资本短缺,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中小微企业起步阶段资本缺乏,热门产业和企业资本拥挤。要素失衡往往带来社会福利的损失。
  2022年1月6日,国务院公布的 《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指出,要引领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要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不断探索突破制度前沿。该方案也提出要发挥要素协同配置效应。这一方案有助于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统筹经济发展和安全的需要
  在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推动下,我们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我国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世界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是统筹经济发展和安全的需要。
  资本要素本质上应当服务于实体经济。如果资本脱离了实体经济,只在虚拟经济范围内打转,很容易通过杠杆作用放大投机行为,出现经济泡沫,进而冲击实体经济,带来系统性风险,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过去的亚洲金融危机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都充分展示出不加控制或脱离限制的资本及不完善的金融市场所带来的巨大副作用,它不仅威胁经济稳定,更威胁经济安全。
  但是,我国有底气、有能力、有信心进一步开放并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于2021年12月27日分别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两项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分别进一步缩减至31条、27条,压减比例分别为6.1%、10%。境内外投资者统一适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有关规定。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伟大创举。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坚持我们的制度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的逐利性不可能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不受限制,也不可能允许垄断资本所拥有各种权利及对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的干预。因此,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仍然需要遵循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原则。要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同时也要完善政府调节与监管,做到放活与管好有机结合,提升监管和服务能力。
  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针对资本和资本市场,政府近期推出了一系列"组合拳"。例如,2021年7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这是本土资本市场历史上首次以中办、国办名义联合印发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专门文件。刑事和民事责任构成了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立体化追责体系。2021年11月,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成立,体现了国家加强反垄断执法、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决心,也给无序扩张的资本上了一道"紧箍咒"。
  将资本视为灵丹妙药或者洪水猛兽都是不可取的。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扬长避短,仍有待相关具体政策的制定和落地落实。
 
叶振宇: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经济日报》1月26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研究员叶振宇的文章指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在驱动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均出现了下降态势。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6年的28.07%下降至2020年的26.29%;2013年至2018年,制造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不含农业)的比重下降了7.83个百分点。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步入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制造业的基础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正确认识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下降态势、找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制造业比重下降是全球性现象
  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完整的工业化过程后,会出现制造业从业人员比重持续下降的现象,也可能出现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的情况,这被称为“去工业化”。制造业比重下降是一个全球性现象,虽然学术界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已有较长时间,但却存在不同判断。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发达国家“去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合理的,而很多发展中国家过早“去工业化”则是不合理的。
  制造业是国家创新的主要载体和国家安全的保障部门,能够吸纳各种技能人员就业。一些发达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对“去工业化”现象过于担忧,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即使出现了制造业从业人员规模和比重都下降的现象,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仍然保持相对稳定甚至略有上升,这说明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就业变化主要是由生产率进步引起的。比如,196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实际GDP的比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基本稳定,甚至在个别时间段还出现了上升的情况,但其制造业从业人员比重持续下降。制造业比重下降趋势同样发生在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1970年至2007年,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名义GDP的比重以及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就业总数的比重均有下降。也有学者使用微观数据深入分析了发达国家“去工业化”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发现这类国家的部分制造业企业转到了销售、研发设计等服务业,还有些企业即便留在制造业也是进入了高技术领域。
  也有一些事实表明,一些发展中国家过早“去工业化”导致了本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比如,有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危机时期或者服务部门扩张时期都出现了明显的“去工业化”现象,这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均衡结果。学术界对这种现象成因的研究没有形成共识,因为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过早“去工业化”。现实地看,过早“去工业化”给一些发展中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不仅使其失去了制造业就业岗位、降低了工业品出口能力以及通过制造业获得技术积累的机会,也让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路径遭到阻滞。
  虽然制造业比重下降是一个全球性现象,但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下降具有显著的国情特征,不能简单地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也不宜过早地下结论,而应该深入分析和探讨,找到更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路径。
  我国的特征表现值得关注
  对于我国制造业比重持续下降的现象,学术界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我国出现的这些现象是否合理,至今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有学者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0%以后,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带动、出口扩张等方面能够发挥强大的作用,而服务业效率提升能够起到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那么在这个阶段出现的制造业比重下降就被视为成熟的“去工业化”。然而,我国的情况没有得到深入讨论。
  对于我国制造业比重下降的原因也未形成共识。有观点认为,“一哄而上”的产业升级冲动、要素成本上涨压力和产能过剩的阶段性影响是造成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也有学者从工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关系来分析,认为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是这些现象的重要诱因,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比较落后,从而导致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较弱。但这些观点都难以全面地反映问题。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均出现下降,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既体现出产业结构转变的一般性规律特征,又存在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国情特征。需要看到,与制造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密切相关的是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这意味着社会为制造业提供劳动力的能力减弱;从不同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变化看,无论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资本密集型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从业人员净减少现象;制造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还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与制造业比重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金融业规模快速扩大,这间接说明了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脱实向虚”。
  要看到,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下降是客观的经济现象,对此需正确认识。
  一方面,这是全球制造业产业分工的结果。主要发达国家希望适当保留部分制造业以及与之相关的先进技术,并且希望发展中国家被长期锁定在制造业产业链的低端环节。由于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或地区至今还保留着相当规模的制造业,这使得后发国家制造业的比重很难达到先发国家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加之一些发达国家限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无形中遏制了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我国面临着发达国家推动制造业“回流”和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双重压力,继续推进深度工业化的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这反映出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调整。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取得了辉煌成就。这表明后发国家是可以用较短时间实现赶超、完成工业化过程的,但是,这样的工业化自身具有结构上的不稳定性,容易出现周期性回调。当前,尽管我国制造业比重下降态势比较明显,但随着结构调整到位、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逐步完成、先进制造业发展壮大,制造业比重还有可能持续回升。
  关键要在提高质量上发力
  今后一个时期,着力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是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并不是片面追求制造业规模上的增长,而是更加注重制造业发展质量上的提升。只有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才具有实质性意义。对此,既要着眼于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复杂制造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又要着眼于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补短板、强弱项、优环境,促进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和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在巩固制造能力的基础上加快提升制造业的发展质量。
  一是有效降低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需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强化要素保障和高效服务,提升制造业根植性和竞争力,在推动工业用地集约增效、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规模、允许制造业企业全部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等方面切实发力,还要支持建设中小企业信息、技术、进出口和数字化转型综合性服务平台。
  二是着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关键是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并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增强全产业链的竞争力和韧性。
  三是积极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也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把“金钥匙”,围绕新兴技术领域成立一批技术领先、产学研协作的国家实验室,优化提升各类工程技术创新平台功能,鼓励因地制宜组建工业技术研究院,着力破解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和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等问题。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制造业岗位对人才的吸引力。要大力实施工程教育体系创新,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行工程教育进中小学课堂,积极拓宽职业教育多元化升学通道,引导高校开设新工科专业,鼓励企业与各类院校开展产教合作,强化建设制造强国的人才支撑。
 
我国应增强制造业自主可控能力
 
  《经济日报》1月26日刊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徐建伟、付保宗、费洪平联合撰写的文章指出,制造业是大国经济的"压舱石",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联动中枢,也是国际竞争的核心领域。增强制造业自主可控能力是我国提高产业体系协调性、经济运行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我国制造业产业体系完备,且不断向中高端发展,正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竞争力持续提升。与此同时,制造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难题,既有来自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与挑战,也有制造业自身能力方面的短板制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高端软件等方面较为依赖进口,一些高度国际化的优势和支柱产业,如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等,存在"卡脖子"隐患和断供风险;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但在基础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未来前沿技术等领域仍积累不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特别是面对于我不利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实现创新突破的难度加大。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具有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但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在国际市场上高筑壁垒,不仅在产品供需上进行"硬割裂",而且在产业发展生态上推动"软出局",我国制造业在绿色低碳、知识产权、市场采购等方面都可能遭遇新的挑战。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国内发展的新要求和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必须不断强化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持续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势,关键要在提升自主可控能力上下功夫,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一是在分工合作中把握好内外平衡。必须看到,制造业已经形成全球高度分工的格局,着眼于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我们需坚持"向内发力",稳步推进"卡脖子"隐患突出的领域实现突破,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能力和底气;着眼于更好加强国际合作和扩大市场,我们还需坚持"向外拓展",大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
  二是在体系优化中谋划好动能接续。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强大依托。一方面要稳基础,高度重视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产业对产业体系稳定高效运行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要扩增量,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系统性谋划和链条式布局,争取实现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甚至领先。
  三是在产业链建设中处理好整零关系。大力提升制造业领域产业链供应链水平,首先要有整体上的牵引,通过培育形成一批实力强大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和有竞争力的终端集成产品,把产业链条架构起来,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的"梁"和"柱"。同时,还要加强重点优势领域对产业链的支撑,加快形成一批专精特新配套型企业和零部件原材料产品,更好把产业链条贯通起来。
  四是在协同联动中保障好要素支撑。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需以强大的要素支撑体系为保障。要加快构建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人力资本体系,夯实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的根基。在各类要素协调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联动与协同,密切产业、科技、资本、人力等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互相促进、互为支撑的良好格局。
  进一步增强制造业自主可控能力,需对标世界制造强国,聚焦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弱项精准施策,加快补短板、锻长板,不断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聚焦前端补链,采取有力举措突破现有瓶颈。要锚定"技术关""质量关"和"市场关",既要聚焦"卡脖子"环节,协同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尽快在市场需求迫切、供给风险较大的领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又要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加快推动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不断提高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还要通过更为广泛的市场应用来促进技术完善和产品成熟,积极营造有利于产品市场化推广应用的良好条件和健康生态。
  第二,加强后端延链,面向内需市场提高制造业的响应服务能力。要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大力培育大型零售商、代理商和知名品牌商,提升服务市场、联动生产的能力和供需衔接水平;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品设计、用户体验、个性定制等服务业发展,通过客户体验中心、在线设计中心等,增强定制设计和柔性制造能力,提高生产制造与市场需求的协同水平;要推动内外需求贯通,加快推动部分产品实现内外需"同线同标同质",从源头上提升内销产品质量,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第三,注重能级提升,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提升国际分工位势。要协同推动链主企业、关键基础材料和零部件企业、平台支撑企业发展。引导基础条件较好的制造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优势和发展能级,引领带动本土企业贯通产业链供应链;以更大力度支持共性技术平台、基础科学和前沿科学机构创新发展,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夯实产业链基础,缓解配套约束;发挥平台企业聚合要素、交换和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前后侧、内外围的耦合发展水平。
  第四,坚持合作共赢,进一步优化布局。要在强化本土产业链协作关系上下功夫,推动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强装备与材料、机械与电子、整机与部件等产业在技术、产品和市场上的协作联动,提高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水平;在优化国内产业梯度布局上下功夫,在东部地区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抓好优势突出、潜能巨大的都市圈经济发展,集中力量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培育一批核心增长极,增强国内产业体系的协调性;在织密织牢国际协作网络上下功夫,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深刻变化,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并加强在研发创新、技术开发、市场推广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补齐现存的产业链短板。
 
以区域发展战略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经济日报》1月25日刊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唐聪聪、王宛联合撰写的文章指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世界少有。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治理中国这样的大国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随着这些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各区域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显著。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在新发展阶段,发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作用,推进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融合发展,将有助于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区域发展战略体系初步形成
  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的顶层设计,具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规格实施的特征。目前,区域重大战略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地区优化发展为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下一步方向,即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可以看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不断推动四大板块深化发展并赋予其新内涵的同时,也注重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战略的覆盖广度和实施精度不断提升。此外,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在区域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比如,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深度融入海洋强国建设等重大战略中将发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支撑作用。综合来看,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在新发展阶段已经初步形成包含“岛、带、群、板块、海洋”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层次丰富的空间支撑体系。
  区域发展战略支撑作用凸显
  党中央在不同时期根据实际国情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不同的阶段性目标,并陆续出台一系列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支撑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作为推动国家发展和实现宏伟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其战略体系日益完善,各战略优势资源不断集聚,战略功能作用逐渐凸显。
  具体来看,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的示范样板;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两大战略覆盖东中西板块,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素流动配置发挥纽带作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集聚优势要素,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驱动力;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依托区域比较优势持续发展,革命老区、老工业基地、边境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不断补齐区域协调发展短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经济发展纵深空间。此外,海洋强国建设加快推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广阔的空间载体。
  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不断发挥各自功能作用,推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要素流动,优化生产力布局,拓展增长空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功能载体,持续助力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新发展格局对区域发展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深入参与国际循环,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目前各区域发展战略虽然依托各自优势资源,为新发展格局构建提供功能支撑,但是从一定意义上看,战略与战略之间的融合程度还不够高,战略叠加效果不够强,特色功能优势未能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特殊类型地区仍然存在较多发展短板等。因此,推动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发挥更大作用,要加强重大发展战略之间的深度融合。
  一方面,通过区域重大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部融合,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要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中西三大板块的特点,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与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融合,形成战略叠加效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利用长江中上游地区广阔战略腹地,建设黄金经济带。要推动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相融合。要发挥大运河联系南北的纽带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个战略有机融合,促进南北经济紧密联系。要坚持陆海统筹,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通过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向外与其他国家发展战略融合,深化对外经济联系,提升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要推动区域发展战略与对外开放战略相融合,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要加强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融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要加强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有机融合,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同时重视县城发展,发挥县城作为经济循环支点的作用。
  加强系统谋划促进战略融合
  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发展任务艰巨繁重。要加强系统谋划,通过深化改革、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创新协同,促进区域发展战略相互融合,推动各地区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根基。
  第一,着力深化改革促进战略融合。通过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破除各区域板块间的要素自由流动壁垒和障碍,提高要素流动的速率、频率和要素的配置效率。发挥市场主体功能作用,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依靠市场力量推动战略融合,疏通供给和需求循环堵点,提高国内经济大循环效率。
  第二,发挥政府作用引导战略融合。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统推进、整体谋划,引导区域发展战略有效融合。具体到地方政府而言,要突破“一亩三分地”的观念,破除区域融合的行政阻碍,树立正确的绩效考核观,使区域发展战略融合不因行政区域的不同而受到限制,切实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三,加强创新协同引领战略融合。科技创新资源丰厚的区域要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通过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由产业融合带动区域战略融合。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区域要加强原始创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在区域内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坚持由点及线,进行产业有序转移,打造一批产业集中承载地,还要坚持由线带面,带动周边区域形成产业集群,引领推动各大板块的科技创新,促进各区域板块协调发展,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
  时代在发展,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断延续深化发展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将有力支撑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持续动力和重要保障。
 
中小企业
 
工信部将培育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小企业
 
1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发布会。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表示,工信部将培育一批数字产业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别要注重培育一批深耕专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网络与数据安全、智能传感器等方面的"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进军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四川制定10条财税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发展
 
  据悉,四川省财政厅会同相关部门1月19日联合制发《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的财税政策》,针对当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生产经营成本增高、融资难融资贵、核心竞争力不强、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等突出问题,出台10条扶持政策措施。
  为降低企业负担,该政策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如鼓励脱贫人口、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按每户每年14400元的限额标准扣减有关税费;支持中小微企业招用脱贫人口、失业人员,按实际招用人数每人每年7800元的定额标准扣减有关税费等。
  该政策提供租金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促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如承租省属国有房屋用于生产经营的个体工商户,一次性减免1至3个月房租;2022年2月18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ETC货车通行费优惠再提高1个百分点,提标的减免费用由省级财政给予补贴。
  该政策还强调加强政府采购支持和优化经营发展环境。如足额预留采购份额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按国家规定的上限给予价格评审优惠;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情况下,允许临街商铺在门前划定区域范围内、划定时间范围内开展出店外摆经营活动,不收取外摆费用等。
 
经贸态势
 
6部门联合印发高质量实施RCEP指导意见
 
  近日,中国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地方和企业抓住RCEP发展机遇,实现更好发展提供指导。《指导意见》的目标是全面落实协定规定的市场开放承诺和规则,引导地方、产业和企业适应区域市场更加开放的环境、更加充分的竞争,更好把握RCEP带来的机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指导意见》旨在通过高质量实施RCEP,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深层次改革,将把握RCEP发展机遇与各地方发展战略紧密对接,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引导鼓励企业以RCEP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贸易和投资发展水平,扩大国际合作,提升质量标准,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
  《指导意见》涵盖利用好协定开放承诺和规则、促进制造业升级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推进标准合作与转化、完善金融支持和配套体系、地方因地制宜用好规则、持续做好配套服务等6个方面内容。
据悉,2021年11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保管机构东盟秘书处发布通知,宣布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已向东盟秘书长正式提交核准书,达到协定生效门槛。根据协定规定,RCEP2022年1月1日对上述十国开始生效。
 
140余名美国国会议员呼吁扩大对华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豁免范围
 
  据报道,美国国会众议院民主、共和两党140余名议员1月20日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致联名信,呼吁扩大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加征关税豁免范围,以帮助美国企业从新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等风险中复苏。
  美国国会众议员在联名信中说,依据"301条款"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对美国制造业、农业、渔业、零售业、能源、技术和服务业企业造成了广泛影响,对消化关税成本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的打击尤为严重。同时,"301条款"提高了一系列中国输美消费品价格,损害了美国家庭和消费者利益。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2021年10月曾表示,将启动针对性的关税豁免程序,允许美国企业申请豁免某些中国输美商品的加征关税。联名信认为这是"重要的第一步",有助于难以找到替代商品的部分美国行业及其从业者维持运营。但截至目前,该程序重新审议并征求公众意见的中国输美商品类别,仅占提出豁免申请的1%,范围"过于狭窄"。
  众议员在信中呼吁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上述关税豁免程序扩大至"301条款"涵盖的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并将关税豁免追溯效力延长至2021年10月12日之前。
  疫情暴发以来,美国经济深受其困。疫情导致的全球供应链中断险情加剧,加之美国劳动力供应短缺,美国企业面临越来越高的生产和人力成本,阻碍企业扩大生产经营。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商界要求政府削减对华加征关税的呼声再起,以助美国企业重获活力。
  2021年12月16日,代表160多家行业协会的美国人支持自由贸易组织发表声明,呼吁美国国会通过立法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上述关税豁免程序广泛应用于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并对已过期的关税豁免提供追溯效力。该联盟去年11月15日也在一份声明中呼吁美国政府取消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以避免给美国企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2021年8月5日,美国大约30个有影响力的商业团体呼吁拜登政府开启削减对中国商品整体关税程序,为部分企业给予加征关税豁免。
 
WTO认定中方每年可对美实施6.45亿美元贸易报复
 
  据悉,世贸组织(WTO)仲裁庭1月26日发布中国诉美国反补贴措施案(DS437)裁决结果,认定由于美方未履行世贸组织生效裁决,中方在货物贸易领域每年可对美实施6.45亿美元贸易报复。这是中国在世贸组织第2次获得对美贸易报复额。此前中国在诉美反倾销措施世贸争端案中获得对美35.79亿美元的年度贸易报复额。
  针对世贸组织就中国诉美国反补贴措施世贸争端案发布裁决,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月27日表示,中方希望美方立即采取行动,纠正在对华贸易救济调查中的错误做法,并密切关注美方后续执行措施,保留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权利。
  高峰表示,世贸组织的裁决再次证明,美方长期以来违反世贸规则、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拒不履行世贸组织裁决和世贸规则明确规定的国际义务,严重损害了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环境。
  据了解,从2012年至今,DS437案在WTO规则内,经历了专家组、上诉机构裁决、执行之诉专家组审理、执行之诉上诉、贸易报复水平仲裁等程序,历经近10年。
 
202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强劲反弹
 
  据悉,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日前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强劲反弹,比2020年增长77%,从9290亿美元增至1.65万亿美元,超过新冠疫情前水平。
  报告显示,从地区来看,去年不同经济体的FDI增长不均衡;从项目来看,流入基础设施的FDI增长较快,但工业领域的绿地项目投资仍然疲弱。
  报告显示,去年流入发达经济体的FDI增长最快,总额达到约7770亿美元。去年全球新增的FDI中,超过5000亿美元流入发达经济体,几乎占四分之三。同期,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FDI增长30%,总额接近8700亿美元。
  贸发会议秘书长蕾韦卡·格林斯潘表示,发展中国家的FDI复苏令人鼓舞,但在最不发达国家,"对生产能力至关重要的行业以及电力、食品或健康等关键部门的新投资停滞不前令人担忧"。
  报告还显示,在服务业外资强劲增长的推动下,2021年流入中国的FDI总额比2020年增长20%,达到创纪录的1790亿美元。
  贸发会议预测,2022年全球FDI增长前景仍然乐观,但不太可能继续保持2021年的增速。
  贸发会议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认为,新冠疫情全球冲击仍在延续,部分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因此制造业和全球价值链的新增投资仍然处于低水平。
 
赵瑾: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着力点
 
《经济日报》1月20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瑾撰写的文章指出,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面对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形成全球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扩大高水平开放,多措并举稳定外贸,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的要求。面对世纪疫情、大国竞争与博弈、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等挑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进一步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成为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环。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多年来,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升我国国际地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是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贸易高质量发展既能高效精准地配置全球资源,进口我国经济发展亟需的战略资源、先进技术、重要货物,以及研发设计、环境、金融等生产性服务,又能弥补国内供给短板,更好适应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还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升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是有利于适应全球价值链分工新变化,获得更高的贸易利益,加快贸易强国建设。需要看到,国际分工已经由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演进为产品内分工。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中,国际贸易由以制成品贸易为主转向以中间品贸易为主;国际贸易利益由国家进出口规模决定转向由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决定,处于价值链高端则获得高收益,处于价值链低端则获得低收益。我国要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进而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关键举措就是要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
  三是有利于把握数字全球化的重大机遇,加快数字贸易发展。当前,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数字经济呈现出新的特征,比如,数字化创新、数字化生产、数字化消费、数字化服务以及数字全球化。数字技术成为引发当代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产业链供应链重组、国际商业模式重建、国际经贸格局重塑的关键因素。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中加快数字贸易发展,有利于我国抢占未来数字贸易发展的制高点。
  四是有利于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复杂变化,巩固我国贸易大国的国际地位。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市场环境、需求环境、制度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看,面对国际科技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挑战,我们需改变在国际市场过度依赖部分国家的状况,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从国际需求变化看,发达国家长期主导全球市场需求,我国面临发达国家高端挤压、发展中国家低端挤占等多重压力,需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价值产品出口,应对更为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从国际经贸规则变化看,全球贸易规则正处于重大调整中,需更好顺应国际经贸规则新变化以及变化的新趋势,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制度型开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找准政策的发力方向
  近年来,紧紧围绕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成效显著。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37万亿元,增长21.5%。以美元计价,我国进出口规模达到了6.05万亿美元,达到了历史高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此背景下,更好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需增强相关政策的精准度,找准政策的发力方向。
  在增强贸易创新能力上下功夫。进一步夯实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发展跨境电商为重要抓手,推动外贸领域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加快发展海外仓、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国际营销服务网络、外贸服务平台等新业态新模式。
  以制度型开放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国际一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建立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科技政策协调机制;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完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快构建服务贸易促进体系、监管体制和保障体系;加快推进高标准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着力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从人才、技术、标准、品牌、服务等方面多点发力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加快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我国产品国际标准采标率,将中国标准推向国际;加快自主品牌建设,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和中国服务;消除阻碍服务业更好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服务业开放。
  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把握数字全球化新机遇,降低数字贸易壁垒,扩大数据要素市场开放,加快数字贸易发展,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传统贸易数字化转型,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打造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加强贸易数字化国际合作等。
  完善贸易安全体系。加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体系建设,强化跨境电商进口商品监管,构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出口管制体系,建立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协调合作机制等。
  推动贸易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绿色贸易、绿色投资与绿色金融,积极应对全球高标准贸易与环境规则变化。要推动企业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分销运输全流程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绿色贸易;在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中,优先引进和投资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企业,发展绿色园区;发展绿色金融,使资金优先投向与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相关的企业和项目,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日本2021年贸易逆差超万亿日元
 
  据悉,日本财务省1月2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受能源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2021年日本贸易收支转为逆差,逆差额1.4722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14日元)。
  报告显示,受钢铁、汽车、半导体制造设备等领域出口强劲拉动,2021年日本出口比上年增长21.5%至83.0931万亿日元;由于原油、液化天然气、非铁金属等产品进口价格显著上涨以及日元汇率走软,日本进口增长24.3%至84.5652万亿日元。
  报告说,从国家和地区来看,中国继续保持日本最大出口市场地位,日本对华贸易逆差继续缩小;日本对欧盟地区连续10年呈现贸易逆差。
  日本财务省同时发布的月度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日本出口同比增长17.5%,进口同比增长41.1%,进出口额均为同期历史最高纪录。
 
马来西亚完成RCEP核准程序
 
  据报道,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1月21日发布公告称,马来西亚已于17日向东盟秘书处提交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核准书。
  根据RCEP规定,该协定将在核准书提交60天后生效。马来西亚贸工部表示,RCEP将于3月18日起对马来西亚生效,将为马来西亚经济提供重要动力、增强多边贸易体系。"RCEP将成为马来西亚在疫情后重振国内和国际经济活动的关键。"
  马来西亚贸工部预计,马来西亚将成为在出口方面从RCEP获益最多的东盟成员,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服务提供商也将得以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RCEP今年1月1日起对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10国生效,并将于2月1日起对韩国生效。
 
投资视点
 
29省份亮出经济成绩单
 
  据报道,截至1月24日,除河北、吉林外的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了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以及GDP增速。有关统计显示,2021年各省区市实现GDP规模再跨越,经济增速显著提升,反映出我国的经济发展韧性好、底气足。经济发展头部省份保持发展优势,中部地区加速迎头追赶。展望2022年,中部地区有望继续成为区域发展亮点,区域经济将继续迈向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2021年GDP总量位列前十的省份与2020年一致,由高到低依次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上海。在经济头部省份的排名中,湖北重新赶超福建回归第七名排位。
  "2020年湖北受疫情影响严重,也意味着2021年的经济增长会有基数效应。"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光谷自贸研究院院长陈波表示,此前受疫情影响严重,湖北2021年经济运行相对于全国其他地方出现更加显著的恢复。同时,自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方纷纷给予湖北大力支持,这在2020年四季度及2021年逐步显现出来。
  2021年,湖北经济在实现主要经济目标全部超额完成、经济增速领先全国的同时,也基本形成了全省1个近2万亿、2个超5000亿的龙头带动格局,2021年武汉城市圈经济总量超3万亿,22个县市入围中部地区百强县。
  整体来看,面对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散发、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各省份依然顶住压力,实现GDP总量的跨越。广东在2021年实现GDP总量首度超12万亿,湖北、四川迈上"5万亿"大台阶,北京、安徽、上海也突破"4万亿"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各省GDP总量排名中,排在第11位的安徽与第10位的上海仅相差约20亿元。进入2021年后,上海GDP总量不仅拉开了与安徽的距离,还进一步"逼近"了湖南。
  虽然安徽的经济规模暂时未能进入前十,但南京农业大学规划院上海分院院长孙文华表示,安徽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空间。从经济密度看,安徽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较上海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层面看,安徽省地级市承接上海制造业产业转移的黄金期已经过去,需要以合肥市为龙头,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发展总体格局,创造地区特色产业经济,形成自身发展的内生经济动力。
  全国经济显著恢复
  据统计,2021年不低于8.13%全国GDP增速水平的省份共有13个,增速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湖北、海南、山西、江西、江苏、北京、浙江、安徽、山东、重庆、四川、上海、贵州。不同于2020年除西藏外的30个省份最高GDP增速未能超过5%,2021年29个省份最低GDP增速都达到了5.7%,全国经济呈现显著恢复态势。
  2021年,湖北、海南在GDP增速上实现双位数增长,分别为12.85%和11.2%。对于海南的高速发展,普遍观点认为是海南自贸港的政策红利正持续释放。陈波指出,疫情以来,中国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海南成了热土中的热土。同时,受疫情影响,海外回流的消费绝大部分流向了海南。未来,海南自贸港的免税政策红利还将持续释放,进一步带热海南制造业。
  对于从2020年增速排名16位跃至2021年增速排名第3位的山西,多位专家认为其经济增长受益于去年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过,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杨畅指出,山西取得的经济成果不能以煤炭价格上涨一言以蔽之。2021年山西制造业、非煤工业、工业新动能的同比增速要高于GDP增速,反映了对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作用。
  从地域分布看,2021年GDP增速最高的前10名包括4个中部地区、5个东部地区和1个西部地区。中部、东部省份整体保持较高GDP增速,西部地区更多处于增速排名的中位,东北三省整体GDP增速相对偏低。其中,中部六省不仅在2021年保持较高GDP增速水平,还都设定6.5%的2022年GDP目标增速。多位专家相信,中部地区在2022年还将成为发展亮点。
  陈波认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均处于经济增长中高速发展的阶段,这就形成了赶超效应。再者,国家从均衡发展的角度,也在近年给予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转移支付倾斜等支持政策,推进产业梯度转移等,支持这些地区加快发展步伐。
  展望2022年,在"共同富裕"要求下,缩小各地区的人均收入差异和城乡收入差异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在孙文华看来,2022年,区域经济更需要高质量发展,守好"粮食"和"能源"两个阵地,着力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坚定"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区域特色经济要素的快速流动,做好地域产业体系设计,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北京发布2022年"3个100"重点工程
 
  据悉,北京市发展改革委1月27日发布2022年"3个100"重点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802亿元。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更加突出科技创新、高技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稳定投资运行、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发展的品牌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
  "3个100"重点工程包括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
  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包括怀柔科学城科教基础设施项目等重大科技设施平台集群项目7个;小米汽车等先进制造业项目33个;大兴临空经济区国际航空总部园等金融业、服务业扩大开放项目14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3.0等数字经济项目14个;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园等科技创新空间资源项目21个;乐高乐园等文化旅游项目11个。
  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市郊铁路亦庄线工程等铁路、高速公路项目16个;轨道交通项目11个;站城一体化交通枢纽项目11个;城市道路及交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28个;能源、水务、固液态废物处理等市政设施项目34个。
  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包括政策性住房项目8个;北京第四实验学校等教育项目22个;医疗养老项目23个;中国杂技艺术中心等文化体育项目17个;绿化项目11个;城市应急保障设施项目11个;老旧小区改造及街区更新项目8个。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3个100"重点工程精心筛选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的重大投资项目,将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系统性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支持力度,力促城市更新形成千亿规模投资增长极。
  据了解,2022年"3个100"重点工程,包含120个新建项目和180个续建项目,力争当年竣工项目69个。其中,以民间投资为主的社会投资项目占比超50%,投资额占比逾七成。
 
上海证监局发布2021年年报审计监管提示
 
  据悉,上海证监局近日通报了辖区2021年审计执业典型问题,结合近年来关注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对2021年年报审计业务重点领域进行执业提示,督促会计师事务所和执业人员进一步提升风险合规意识和服务资本市场能力。
  2021年,根据中国证监会会计部的统一部署以及日常监管关注情况,上海证监局对17家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21个辖区上市公司审计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此次专项检查中,共关注到导致非标意见事项的判断不够审慎、货币资金特别风险的关注和应对不足、收入异常情形的追查不到位、首次承接审计业务的资源投入明显不够、境外重要资产审计程序有效性不足等五大典型问题。
  其中,会计师事务所对导致非标意见事项的判断不够审慎,则是此次专项检查中发现的新问题。典型案例如,Z上市公司2019年被出具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事项段的审计报告。据调查,2020年度该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仍存在重大经营亏损、流动性风险和偿债压力,审计时对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是否消除的判断不够审慎,仅因债务展期导致逾期债务有所减少、尚处于尽调阶段的增资安排等事项,就判断与持续经营有关的重大不确定性已消除,并发表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与此同时,为全面促进辖区提升2021年年报质量,上海证监局提示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勤勉审慎执业,并对收入、货币资金、重大非常规交易、资产减值等八大领域的审计风险作出提示。
  收入审计方面,审计时应关注贸易类特别是融资性贸易收入、仍处在业绩承诺期的子公司收入、存在退市压力的公司收入真实性、合理性,应充分了解公司商业模式和业务实质,对资金流、货物流、票据流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查,特别对于第四季度突击确认收入的情形保持高度职业怀疑,严防"空转""走单"贸易虚增收入的风险;严格按照新收入准则要求,恰当应对提前确认收入、不当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的风险;结合退市规定,对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的公司恰当出具收入专项核查意见,按规定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
  货币资金审计方面,审计时,应关注公司控股股东或实控人是否存在高比例股权质押、经营活动大额资金缺口、负面舆情、重大诉讼等异常情形,识别公司是否存在"存贷双高"、大额境外资金、集团资金池等风险迹象。对已出现异常情形或风险迹象的企业,审慎评估相关业务商业合理性,恰当执行针对性审计程序,包括实地走访上下游、获取上下游银行流水、穿透核查资金最终使用者等,有效识别资金管控内控缺陷,妥善应对大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的风险。
  科创板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方面,审计时,应对上市后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与盈利预测差异较大的情形保持职业怀疑,重点关注是否虚增收入及利润;对上市后连续亏损或者亏损大幅增加的公司,审慎评估其持续经营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充分揭示风险。密切关注募集资金使用、募投项目变更情况,恰当出具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鉴证报告。恰当关注研发投入、研发进展是否正常,研发费用是否真实,会计处理是否准确。
  上海证监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结合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要求,认真做好年报审阅中发现上市公司问题线索的跟进处理工作,扎实推进2021年年报审计监管工作,尽早发现并防范相关风险,充分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上海浦东发布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1月26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发布。浦东新区同时推出扶持加快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政策及空间布局规划,努力打造引领带动我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参与全球生命科技竞争的策源地、"全球新"产品持续涌现的原创首发地。
  据介绍,浦东新区2021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2700亿元,一批产业重大项目开工,一批功能性平台提升项目启动,整个产业引领态势显著,在创新研发、产业制度创新和产业布局上优势凸显。
  按照规划,未来三年,浦东新区将在创新能级、产业规模、产业集群效应、产业生态四个方面发力,目标是实现新靶点、新机制等发现能力进一步增强,小分子化学药、细胞治疗、抗体药物、微创介入、手术机器人等细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4000亿元,制造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高技术服务业营收超过500亿元,新增百亿级企业1家、50亿级企业5家、10亿级企业15家;培育全球行业百强企业2-3家、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8-10家,新增上市企业20家,新建大企业(外部)创新中心、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0家;产业服务平台加速集聚,审评审批与上市监管科学高效,金融服务精准助力,产医融合深度推进,高端人才规模持续保持国内领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浦东新区表示,将充分发挥作为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创新优势,按照"固优、补弱、育新"的发展思路,聚力先发优势上台阶,着眼薄弱环节补短板,引孵新兴产业育新极。为推进《行动方案》落实,浦东新区将以产业政策为抓手,推进补链固链育链;以制度创新为抓手,促进产业国际接轨;以专业服务为抓手,提升产业发展氛围。
  《行动方案》明确了浦东新区未来三年在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方面的重点任务:推进园区协同联动,打造品牌产业地标。包括推进生物医药领域混合产业用地试点,推进产业用地储备工作,优化产业用地供给机制,探索有突破性的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合同委托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能力;打造"一源多极、特色发展、协调联动"的群落式产业空间体系,依托浦东新区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推进生物医药南北联动协同发展。
在优化产业用地供给机制上,浦东新区将推进标准地出让工作,实行"弹性年期+有条件自动续期"制度;在混合产业用地试点方面,浦东新区将试行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改革,构建混合产业用地和单一用地均衡配置的产业用地格局,真正做到"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
 
浙江省发布钱塘江金融港湾发展实施计划
 
  1月24日,浙江省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联席会议印发《钱塘江金融港湾发展实施计划》(以下简称《规划》)。
  根据《规划》,到2025年,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能级显著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百姓品质生活作用进一步凸显,金融科技全球竞争力明显增强,金融生态更加优良。推动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9%,钱塘江金融港湾区域的金融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超过75%,累计上市公司数量超过800家,形成标志性硬核成果,努力成为共同富裕改革探索的范例,重点打造五个特色"港湾"。
  《规划》指出要建设金融高质量发展标杆,包括做优做强现代化金融机构体系,共同吸引全国性金融机构资源集聚,支持全国性金融机构在杭州、宁波设立分支机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工作,支持浙商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等法人金融机构做强做优。
  《规划》表示,立足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和民间资本丰厚的独特优势,做强做优大型财富管理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在浙江发起设立理财子公司,稳健发展投资基金、银行理财、信托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充分运用保险资金可以试点投资基础设施基金,大力发展公募REITs等财富管理产品,畅通债券、期货、大宗商品投资渠道,探索居民跨境理财通道,更好满足投资者资产配置和多样化投资理财需求。
  《规划》称,将打造嘉兴科创金融创新中心。支持嘉兴银行转型为科创金融特色银行,支持太平科技保险开发适应科技创新的特色保险产品。力争到2025年,嘉兴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过2000亿元,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占比提升至25%以上,科技型企业上市公司占比提升至80%以上。
  此外,在农信社改革方面,根据改革方案,浙江省将成立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统筹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主体和时间进度安排,深化省农信联社改革、强化服务优化管理,深化法人农信机构改革、健全完善治理机制,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提升风险防范处置能力,推动将省农信联社改制为浙江农村商业联合银行,成为一家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
 
住建部与浙江签署《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据悉,住建部日前与浙江省政府签署《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下称《协议》),围绕实现住有所居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打造"浙里安居"品牌,建设全域美丽城乡,创建优良人居环境,为发挥住房和城乡建设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提供浙江示范。
  《协议》明确了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开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等4方面部省合作内容。
  根据《协议》,在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方面,住建部将指导浙江省探索完善住房供给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建立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开展住房公积金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试点,在温州市设立部省合作联系点。
  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方面,指导浙江省加快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化水平,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统筹推进综合性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建设;治理城市内涝,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支持申办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在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方面,支持浙江省加快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省级试点,开展智慧社区(物业)建设试点,在嘉兴市设立部省合作智慧社区实验室;支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开展新型农房建设和管理工作试点。
  在开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方面,支持浙江省高水平建设美丽浙江,实施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行动,开展城市体检评估、乡村建设评价,开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绘好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2022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出炉
 
  近日,江苏省正式印发《2022年省重大项目清单》。据江苏省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推进实施好今年省重大项目,有利于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有利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有利于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在此背景下,江苏省发改委坚持早启动、早实施,确保《清单》比往年提前近两个月印发。
  《清单》共安排实施项目220个、储备项目27个,年度投资5590亿元,较上年增加60亿元。包括创新载体、产业、民生、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五类,其中产业项目166个,年度投资2015亿元;创新载体项目6个,年度投资31亿元;民生保障项目10个,年度投资1306亿元;生态环保项目10个,年度投资75亿元;基础设施项目28个,年度投资2162亿元。
  据江苏省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各地引进推进重大项目时坚持科学决策、依法依规,今年项目呈现多个亮点与特点。
  一是项目成熟度显著提高。《清单》对有地方政府产业引导资金介入的项目和"两高"项目严格控制;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项目,未按规定通过窗口指导的项目一律不予安排。同时,《清单》要求项目须签订投资协议,相关前期手续齐备,确保项目依法合规、顺利落地。
  二是产业项目数量质态双提升。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在《清单》中,共安排166个产业项目,较去年多出24个。投资主体实力普遍较强,包括中央企业20余家、上市企业近7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余家。项目质态显著提升,42个项目符合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的102项重大工程范围;113个项目属于江苏省50条重点产业链的强链补链项目,占比近70%;保障能源安全的项目进一步增加,涉及一批电网扩容、沿海LNG接收站和长输管道建设。
  三是民生补短板力度持续加大。聚焦补短板、强弱项,今年《清单》新列了全省基础教育巩固提升、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全省停车便利化等民生实事项目,重点实施三峡央地合作长江治理、黄河故道生态廊道、太湖生态清淤工程等流域性生态治理项目,计划新开工吴淞江整治工程、海太过江通道(大临工程)、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铁路等一批交通水利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是增资扩产项目明显增多。今年新上的南京台积电扩产、常州时代动力电池、昆山友达光电等34个项目,属于"十三五"省重大项目的增资扩产项目,占比超过20%。这表明前几年省级重点推进的产业项目效益情况总体较好,也从侧面反映出江苏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投资吸引力持续增强。
 
深圳放宽六大领域市场准入
 
  据悉,为进一步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加快推进综合改革试点,持续推动放宽市场准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牵引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1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内容涵盖科技领域、金融领域、医疗领域、教育文化领域、交通领域和其他领域等六大领域,包括24条具体措施。其中,《特别措施》提出,放宽数据要素交易和跨境数据业务等相关领域市场准入。审慎研究设立数据要素交易场所,加快数据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与流通。
  “深圳是一座因创新而生的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表示,选择深圳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就是围绕放宽准入限制、优化准入环境、破除准入壁垒,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以此探索更加灵活、更加科学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科技领域,《特别措施》提出,创新市场准入方式建立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交易平台、放宽数据要素交易和跨境数据业务市场准入、优化先进技术应用市场准入环境、优化5G与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支持设立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
  在建立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交易平台上,《特别措施》提出,支持深圳优化同类交易场所布局,组建市场化运作的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打造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企业和产品市场准入新平台。鼓励市场主体依托中心开展采购,设立贸易联盟并按市场化运作方式提供国际贸易资金支持,汇聚企业对关键元器件的采购需求,以集中采购方式提高供应链整体谈判优势。
  在放宽数据要素交易和跨境数据业务市场准入上,《特别措施》提出,审慎研究设立数据要素交易场所,加快数据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与流通,鼓励深圳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开展地方性政策研究探索,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信息权益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技术标准。
  在金融领域,《特别措施》提出,提升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支持能力、推动深港澳地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提升贸易跨境结算便利度、优化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市场环境。
  在推动深港澳地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上,《特别措施》提出,在符合现有的法律法规前提下,为已购买符合国家外汇管理政策的港澳保险产品的客户提供便利化保全、理赔等服务,推动深圳与港澳地区建立有关资金互通、市场互联机制,试点在深圳公立医院开通港澳保险直接结算服务并允许报销使用境外药品。
  在优化基础设施REITs市场环境上,《特别措施》提出,探索基础设施收费机制改革,针对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探索创新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按照使用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合理提高资产端收费标准,提升资产收益率。研究基础设施REITs税收政策,支持开展基础设施REITs试点,减轻企业和投资者负担。
  《特别措施》还分别放宽、完善了医疗领域、教育文化领域、交通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市场准入。在医疗领域,《特别措施》提出,放宽医药和医疗器械市场准入限制、试点开展互联网处方药销售、优化人类遗传资源审批准入服务、放宽医疗机构资质和业务准入限制。
  在教育文化领域,《特别措施》提出,支持深圳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优化网络游戏、视听、直播领域市场环境。
  在交通领域,《特别措施》提出,优化邮轮游艇行业发展市场准入环境、统一构建海陆空全空间无人系统准入标准和开放应用平台、放宽航空领域准入限制、支持深圳统一布局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在支持深圳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上,《特别措施》还提出,支持深圳统一规划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充换储放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限制,推进车路协同和无人驾驶技术应用。
在其他领域,《特别措施》提出,完善深圳珠宝玉石行业准入体系、放宽通信行业准入限制、开展检验检测和认证结果采信试点、放宽城市更新业务市场准入推进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养老托育市场发展环境。
 
最高法发文支持和保障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
 
  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支持和保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支持和保障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两个意见"),旨在为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和横琴合作区深度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精准的司法服务与保障。
  2021年9月5日、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推进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丰富"一国两制"伟大实践、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关于支持和保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简称《横琴意见》)提出主要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在"一国两制"制度下推进与澳门法律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积极参与横琴合作区条例制定,提升内地与澳门司法交流合作水平。努力营造横琴合作区安全稳定、透明有序、互利共赢的法治环境,全力推进新时代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关于支持和保障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的意见》(简称《前海意见》)提出主要目标:推进与港澳法律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充分利用港澳在法治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和资源,提升深港法治交流合作水平。支持在前海合作区高标准建设深港国际法务区,率先开展试点、打造创新样本,助推其成为具有高度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试点和示范,提升其在"双区"建设中的枢纽地位。扎实推进制度改革创新,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审判工作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法治示范功能。为前海合作区2025年初步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2035年达到世界一流营商环境打下坚实的法治基础。
  两个意见坚持全面准确把握党中央战略意图,严格遵循中央顶层设计,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结合两个合作区的战略定位、功能作用和发展方向,在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促进粤港澳司法交流协作等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上进行了回应。
  两个意见对于在两个合作区完善域外法查明适用机制、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简化涉港澳案件诉讼程序、增进粤港澳司法交流与协作等方面制定了具体举措:例如,《横琴意见》提出,支持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民法院设立域外法查明机构,重点加强包括葡语系国家(地区)、澳门在内的域外法查明服务,支持境内外法律专家在横琴法院出庭提供法律查明协助。支持横琴法院申请授权试点探索域外法适用机制,在不违反我国法律基本原则或者不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允许在横琴合作区注册的港资、澳资、台资及外商投资企业协议选择域外法解决合同纠纷,或者适用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国际商事规则化解纠纷。
  《前海意见》提出完善前海合作区国际商事审判组织体系。支持在前海合作区进一步健全完善国际商事审判组织体系,构建公正、高效、便捷、低成本处理国际商事纠纷体制机制,打造粤港澳商事审判优选地。同时,支持前海合作区率先建立诉讼、调解、仲裁既相互独立又衔接配合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要求进一步完善前海法院与港澳调解机构诉调对接机制,吸纳符合条件的港澳调解机构参与国际商事、知识产权等领域纠纷调解,支持港澳调解员及律师参与调解,探索由前海法院试点受理该类型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案件。探索建立港澳调解员在粤港澳大湾区执业统一资格认定制度,构建调解职业水准评价体系。推进落实符合条件的港澳律师在前海法院代理涉港澳民商事案件许可机制,逐步为符合条件的港澳律师在深圳其他地区担任诉讼代理人提供便利条件。
  两个意见还根据中央两个方案各自的侧重点以及两个合作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出台了一些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举措,如在前海合作区推进粤港澳研究平台建设、优化国际商事审判组织体系、支持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等,在横琴合作区强化拓展横琴法院职能作用、便利澳门居民工作就业等。
  下一步,人民法院将以两个意见的出台为契机,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一体推进,找准工作结合点、切入点,不断提高司法服务保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肩负起推动两个合作区建设的使命担当。
 
国务院发布意见支持贵州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
 
  1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研究探索放宽特定服务领域自然人移动模式下的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限制措施。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加大贵阳航空口岸开放力度,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意见》提出,到2025年,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数字经济增速保持领先;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富,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意见》明确,将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强化重点领域安全保障和风险防范。
  在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上,《意见》提出,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贵州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快建立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支持指导贵州推动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调整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增量资本配置。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服务质效,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在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上,《意见》提出,促进贸易投资自由便利,支持贵州主动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支持发展数字贸易,探索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国际数据港,重点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数据服务。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加大贵阳航空口岸开放力度,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加快遵义新舟机场、铜仁凤凰机场口岸建设。支持广州港、深圳港、北部湾港在贵州设立无水港。
  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意见》提出,支持贵州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有序发展轻量化材料、电机电控、充换电设备等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支持以装备制造及维修服务为重点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贵州符合条件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意见》还提出,实施数字产业强链行动,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布局建设主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支持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建设,促进数据要素流通。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加快磷化工精细化、有色冶金高端化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
  此外,《意见》明确将强化政策支持。研究以清单式批量申请授权方式,依法依规赋予贵州更大改革自主权。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积极支持贵州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项目建设。支持发展绿色金融,深入推进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支持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四川出台七大政策措施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
 
  据悉,为全力以赴抓项目,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持续发挥投资对经济稳增长关键作用,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若干政策》(简称《措施》),从加大项目前期工作激励、支持专项债券项目大幅形成实物工作量、支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七个方面明确提出了若干政策措施。
  据了解,2022年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安排3.5亿元,重点激励一季度项目前期工作实、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多、新开工项目增幅大、在建项目进度快、投资运行好的地区、单位。鼓励银行机构加大项目融资支持力度,分类对年度新增贷款额、贷款余额增幅排名全省前3名的金融机构,省级财政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奖励。具体如下:
  一、加大项目前期工作激励。2022年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安排3.5亿元,重点激励一季度项目前期工作实、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多、新开工项目增幅大、在建项目进度快、投资运行好的地区、单位;对2022年新开工和加快前期工作的省重点项目,2022年3月底前实质性开工的,给予单个项目业主激励资金50万元。
  二、支持专项债券项目大幅形成实物工作量。对专项债券使用情况好、项目资金有效需求多、债务风险可控的地区,给予新增专项债券倾斜支持。截至2022年3月底,2021年度发行的专项债券财政支出进度100%、2022年一季度发行的专项债券财政支出进度80%以上的地区,增加2022年后续新增专项债券分配额度。2021年及以前年度发行的专项债券项目短期内无法实施的,按程序调整统筹使用。
  三、支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确定2023年以后开工的基础设施项目,提前到2022年开工的,省级统筹协调资金配套和要素保障。对论证多年、方案比较成熟的重大水利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尽快批复,推动尽早开工。对纳入"十四五"规划优先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行启动地方配套项目建设。用好专项债券25%可用于项目资本金政策,优先支持铁路、收费公路、内河航电枢纽和港口、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等领域项目发行专项债券。
  四、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手续。对纳入本级及以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范围的政府投资项目,可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对改扩建项目和建设内容单一、总投资 1000万元以下、技术方案简单的项目,可合并编制、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为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需要紧急建设的政府投资项目,可在合并编制报批文件、简化审批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绿色通道、部门集中会商等方式,提高审批效率。
  五、加强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对纳入国家相关规划的重大项目,申报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建设用地保障力度。省级加强统筹协调,做好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工作。列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的项目,以及纳入省重点项目清单的能源、交通、水利、产业等单独选址项目,用地计划指标由省级统筹协调,应保尽保;对其余省级重点项目,市(州)要重点保障用地计划指标,确有不足的,每年视全省计划指标结余情况,由省级统筹调剂支持。
  六、加强重大项目用能保障。支持重大项目能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保障重大项目合理用能需求。对年综合能耗5万吨标准煤(等价值)以下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时可不开展能耗等量减量替代。对符合产业政策、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际或国内行业先进水平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项目,能耗等量减量替代比例由30%调整为10%。
七、积极拓宽项目融资渠道。鼓励银行机构加大项目融资支持力度,分类对年度新增贷款额、贷款余额增幅排名全省前3名的金融机构,省级财政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奖励。鼓励保险资金入川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对年度新增投资额、投资额增幅排名全省前3名的保险机构,省级财政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奖励。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项目业主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募集项目资金,对在境内外主要资本市场上市的项目业主,省级财政给予100万元资金支持;对首次发行债券的发债主体,省级财政给予80万元资金支持。
 
湖南出台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文件
 
  近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和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到2025年末全省市场主体达到800万户。
  《意见》明确了市场主体总量、结构、质量、生态等四个方面发展目标,从精准实施宏观政策、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加强"三个高地"建设、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等五个维度,提出了财税支持、助企纾困、收费治理、降低成本等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18条硬举措,加快实现"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着力推动市场主体总量显著增长、质量稳步提升。
  为保障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意见》明确了相关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建立了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和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加强日常监测、统计分析和工作调度。《意见》出台,将有利于全面激发湖南市场主体活力和投资创业潜力,着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
 
湖南省印发"十四五"内贸流通发展规划
 
  据悉,为推动"十四五"期间湖南省内贸流通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湖南省商务厅近日印发《湖南省"十四五"内贸流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根据《规划》设定的目标,到2025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万亿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35000元。
  《规划》制定了四大重要任务。一是推进流通体系创新发展,包括优化流通网络布局、推进城乡商业体系建设、壮大流通主体队伍、创新流通发展方式;二是全面推动消费扩容升级,包括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繁荣城乡消费、优化消费供给、稳定消费预期和改善消费环境;三是推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包括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构建数智化商业生态、积极推进数商兴农、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四是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升级,包括扩大生活服务业发展规模、培育壮大生活服务业主体、加快生活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生活服务业对外开放、补齐生活服务业短板。
  《规划》明确,将在"十四五"期间组织实施"乐享消费 湘当韵味"消费工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工程、农产品冷链物流强链补链三年计划、湘菜品牌培育工程等十三大重点工程和行动,引领、示范和带动内贸流通创新发展。
 
广西印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十四五"规划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做优传统产业。推动制糖、有色金属、机械、汽车、冶金、建材、石化化工等传统产业提层次、强实力,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力争到2025年,全区传统产业产值超过1.7万亿元。
  做大新兴产业。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推动快成长、上规模,增强工业发展新动能。力争到2025年,全区新兴产业产值达到7000亿元左右。
  做实特色产业。立足产业基础及港口、矿产和林木资源等特色优势,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补链强链延链,做实特色食品、木材加工、现代轻工纺织、茧丝绸、精品碳酸钙等特色产业,推动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区特色产业产值超过6000亿元。
  "十四五"期间,全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8%左右。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以上,较2020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超百亿元企业达到4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万家。
 
广西制定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内涵提升5年规划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内涵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方案提出:打造"十个一批"文化品牌,让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精髓得到进一步挖掘,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进一步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进一步加强,推动中医药文化普及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守正创新开创新局面。
  《方案》从4个方面明确了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内涵提升工程的实施路径。
  深入挖掘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精髓:加强传统知识保护,推广宣传中医药壮瑶医药非遗项目;加强文化资源梳理,做好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加强时代阐释,创作中药材资源和中医药壮瑶医药疾病防治科普作品。
  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融入生产生活:打造文化传播平台,建设一批展示馆、体验馆、科普教育基地;举办文化传播活动,深化中医中药中国行,推动中医药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方法,建设一批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
  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丰富中小学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教育,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进校园,开展"桂十味"及"31味区域特色药材"辨识科普活动,普及适宜青少年掌握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推进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传播机制建设:建立自治区级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队伍,定期组织开展培训班;建立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监测机制,为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文化的传播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IMF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4.4%
 
  据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25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4%,较去年10月份预测值下调0.5个百分点。
  IMF认为,2022年全球经济状况与此前预期相比更加脆弱,原因包括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广泛传播导致全球各经济体重新出台限制人员流动措施,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和供应链中断引发通货膨胀水平超出预期且波及范围更广等。
  IMF预计,如果拖累经济增长的因素在2022年下半年逐渐消失,2023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3.8%,较此前预测值上调0.2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发达经济体经济今年预计将增长3.9%,较此前预测值下调0.6个百分点;明年将增长2.6%,较此前预测值上调0.4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今年预计将增长4.8%,较此前预测值下调0.3个百分点;明年将增长4.7%,较此前预测值上调0.1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体中,美国经济今明两年预计将分别增长4%和2.6%;欧元区经济将分别增长3.9%和2.5%;中国经济将分别增长4.8%和5.2%。
  IMF认为,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发达经济体加息将导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资本流动、货币和财政状况及债务等方面出现风险。此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将导致其他全球性风险,而气候变化加剧意味着严重自然灾害发生几率较高。
  IMF指出,在疫情继续肆虐情况下,新冠疫苗等抗疫物品仍然至关重要,各经济体需加强生产、改善国内供应并增强国际分配公平性。同时,各经济体财政政策应优先考虑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
  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当天发表博客文章说,各经济体政策制定者需要严密监控各类经济数据,为紧急情况做好准备,及时沟通并执行应对政策。同时,各经济体应进行有效国际合作,确保全球在今年摆脱疫情困扰。
 
IMF认为美收紧货币政策将提高美元债务偿付压力
 
  据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1月21日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时,敦促拥有较高美元计价债务的国家马上采取行动,减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收紧货币政策带来的美元债务偿付压力。
  格奥尔基耶娃说,美国的高通胀正转变为经济和社会担忧,为此美联储已调整货币政策立场,试图在控制通胀与维持经济复苏之间取得平衡。鉴于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对于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重要影响,美联储清楚传达其政策计划、避免出现意外非常重要。
  格奥尔基耶娃警告,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可能会对一些经济复苏已经疲软的国家造成冲击,特别是那些美元债务较高的国家,因为美国利率水平上升可能会提高这些国家偿还美元债务的成本。
  她敦促这些国家通过延长债务期限、解决货币错配风险等举措减轻偿债压力。她还表示,目前全球约60%的低收入国家已陷入债务困境,如果缺乏国际支持和援助可能会有"大麻烦"。
  谈到全球经济,格奥尔基耶娃指出,目前全球经济复苏正在放缓,并面临着新冠确诊病例数量再度上升、通胀比预期更高更持久、全球债务水平创新高等多重挑战。
  她表示,全球整体通胀上升受到一系列因素影响,包括新冠疫情造成的供应瓶颈持续、食品和能源价格大幅上升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等,但各国通胀程度并不相同。
  格奥尔基耶娃强调,由于各国经济复苏明显分化,今年的政策应对会变得更加复杂,必须针对具体国家实施不同的政策。对全球来说最重要的政策应对仍然是抗击疫情,提高全球疫苗接种率。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于1月11日表示,美联储或将更多次地加息,并更早更快缩减资产负债表,以应对持续高通胀。
  IMF此前警告,美联储更快收紧货币政策,可能造成新兴经济体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经济增长前景更加不确定,新兴经济体应提前做好政策准备。数据显示,受疫情和全球经济衰退影响,2020年全球债务规模达到创纪录的226万亿美元。
  以往国际金融实践显示,美联储进入紧缩周期将冲击国际金融市场,显著影响全球跨境资本流动、资产定价和汇率稳定。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放水"推动物价飞涨,并通过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向世界输出通胀,而后通过"收水"促使资本回流到逐渐恢复健康的美国市场,最终令不少国家遭受恶性通胀和资本外流的双重打击。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为应对高通胀收紧货币政策,导致外债杠杆率过高的邻国墨西哥出现债务违约,拉美地区爆发债务危机。
 
拜登支持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胀
 
  据悉,美国总统拜登1月19日在白宫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他支持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收紧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胀。
  拜登说,新冠疫情引发全球范围内物价快速上涨。美联储有实现充分就业和保持物价稳定的双重使命,确保通胀不会变得根深蒂固的关键责任在美联储。
  拜登说,过去一年半,美联储为应对疫情提供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考虑到美国经济走势和近期物价上涨幅度,正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所暗示的,重新调整政策支持是必要的。他尊重美联储独立性。
  拜登表示,解决物价高企的最好办法是提高美国经济的生产率,增强向美国民众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能力。为此,他提出三部分计划以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和确保通胀可控,包括解决供应链瓶颈问题,推动国会批准旨在降低家庭生活成本的一揽子支出计划,以及促进行业竞争避免部分大企业垄断市场。
  拜登同时指出,美国经济复苏和疫情应对仍面临重大挑战,他理解美国民众对疫情反复感到"沮丧和疲惫"。
  受近期疫情严重反弹和通胀压力持续攀升影响,美国消费者信心下挫,多项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对拜登的支持率也大幅下滑。
  鲍威尔1月11日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时表示,美联储或将更多次地加息,并更早、更快地缩减资产负债表,以应对高通胀持续的状况。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去年12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创近40年来最大同比涨幅。
 
美国2021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6.9% 全年增长5.7%
 
  据悉,美国商务部1月27日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6.9%;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5.7%,为1984年以来最高值。
  具体来看,2021年第四季度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支出增长3.3%,提振经济增长2.25个百分点;反映企业投资状况的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较前一季度增速有所加快;私人库存投资增加,对当季经济贡献值为4.9个百分点。
  同时,随着美国联邦政府向企业提供的可减免贷款、向州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补助金以及向美国家庭提供的社会福利等援助减少,联邦政府支出下降4%,为连续三个季度下滑;净出口在连续5个季度下滑后,当季实现零增长。
  分析人士认为,消费者在美国假日购物季提前购物以避免运输延误,刺激了去年第四季度个人消费支出大幅增长。同时,受制于新冠疫情和需求激增导致的物流中断和阻塞,本应在假日购物季前抵达的大量商品延迟交货,零售和批发商库存在接近去年底时出现激增,提振去年第四季度经济超预期扩张。由于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在去年底大范围蔓延,抑制了消费需求并进一步扰乱供应链,美国经济增速在接近去年底时可能有所减弱,今年初或很难持续高速增长。
  美国商务部通常会根据不断完善的信息对季度经济数据进行三次估算。2021年第四季度经济数据第二次修正值将于今年2月24日公布。
 
美联储维持利率水平不变
 
  据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月26日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零至0.25%之间,并表示很快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将是适当的。
  美联储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发表声明说,为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两大目标,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维持利率水平不变。由于目前通货膨胀率远高于2%且就业市场表现强劲,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预计,很快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将是适当的。
  同时,美联储决定继续降低每月净资产购买速度。从今年2月起,美联储将每月增持至少20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至少100亿美元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将于今年3月结束资产购买计划。
  声明说,美国经济活动和就业指标继续走强,就业增长强劲,失业率大幅下降。与新冠疫情和经济重新开放相关的供需失衡继续导致通胀水平上升。经济发展仍将取决于疫情发展,预计疫苗接种方面的进展和供应限制的缓解将支持经济活动和就业持续增长、通胀走低,但经济前景仍存在风险,包括来自变异新冠病毒的风险。
  美联储当天还发布有关缩减资产负债表的原则。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一致同意,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是其调整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将依据促进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两大目标决定缩表时间和速度。该委员会预计,美联储将在开始上调利率水平后开启缩表进程。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鉴于就业市场出现显著增长且通胀率远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长期通胀目标,美国经济已不再需要"持续的高水平货币政策支持"。但美国经济前景仍然高度不确定,在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时应保持灵活,以对各种可能的经济结果做出反应。
 
加拿大央行宣布维持0.25%基准利率不变
 
  据悉,加拿大银行(央行)1月26日宣布维持0.25%的基准利率不变。加拿大银行行长蒂夫·麦克勒姆表示,预计加拿大今年将进入逐步加息通道。
  加拿大银行26日在召开今年第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后发表声明说,基准利率目标将维持在0.25%的"有效下限";预计2022年和2023年的全球生产总值增速将从2021年的6.75%下降至3.5%左右;预计2022年和2023年的加拿大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从2021年的4.5%分别下降到4%和3.5%。
  声明说,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强劲,但地区发展不平衡。供应瓶颈给生产和运输带来影响,并正在推高大部分地区的通胀。加拿大通胀率仍远高于目标范围,2022年上半年将接近5%,但随着供应短缺问题的解决,预计将在今年年底降至3%左右,并逐渐向2%的政策目标靠拢。
  麦克勒姆在会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尽管不能准确预计加拿大今年加息的幅度和时间点,但可以明确的是加拿大将进入逐步加息通道。
  新冠疫情2020年年初在加拿大暴发后,加拿大银行迅速下调基准利率,从当年2月的1.75%一路下调至3月的0.25%。此后,加拿大一直维持这一基准利率不变。
 
土耳其央行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据悉,土耳其中央银行1月20日宣布,维持14%的基准利率不变。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土耳其央行首次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当天,土耳其央行在召开今年首次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后发表声明说,近期土耳其通胀加剧,是由外汇市场不健康的价格构成以及全球食品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造成的扭曲定价行为推动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决定维持14%的基准利率不变。
  去年以来,里拉对美元汇率出现剧烈波动行情,从年初的7.35比1下跌至13比1,甚至一度跌破18比1,引发央行抛售美元、股市触发熔断。此后,在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布一系列稳定汇率和应对通胀的措施后,里拉对美元汇率又暴涨近50%。
  土耳其统计局数据显示,该国去年1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6.08%,远超预期,为近20年来同比最大涨幅;去年12月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9.89%。
 
日本核心CPI连续两年下降
 
  据悉,日本总务省1月21日公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外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经季节调整后较2020年下降0.2%,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二年下降。
  报告显示,导致2021年日本核心CPI下降的重要原因是手机通信费降低。为响应政府要求,日本各大电信公司去年春季纷纷推出低价套餐,导致日本手机通信费下降33.3%,并使CPI指数下降0.9个百分点。同时,2021年酒店住宿费上升,对CPI起到拉升作用。此外,火灾及地震保险费、汽油等能源交通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上涨也对CPI起到支撑作用。
  总务省当天同时公布的月度数据显示,由于能源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全面上涨,去年12月日本核心CPI同比上升0.5%,连续4个月呈现同比上升。
  日本央行1月18日发表的经济与物价展望报告认为,2022财年能源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逐步传递至消费物价,同时手机资费下调对物价的影响将逐渐消退,预计2022财年物价涨幅将逐步扩大。报告将2022财年日本通胀预期由此前的0.9%上调至1.1%。
 
香港2021年消费物价指数显示基本通胀率为0.6%
 
  据悉,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1月20日发布2021年12月的消费物价指数显示,香港2021年全年合计基本消费物价通胀率平均为0.6%。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升1.6%,2021年12月基本消费物价通胀率升至1.4%。
  特区政府发言人分析表示,外出用餐及外卖费用的按年升幅因第四波疫情导致比较基数较低而扩大。能源相关项目价格的升幅进一步加快,个别主要消费物价指数组成项目,例如衣服和交通的价格升幅较为显著。不过,其他主要组成项目承受的价格压力仍然温和。
  展望将来,特区政府发言人认为,由于环球通胀高企和物流因疫情而受到干扰,外围价格压力或会进一步增加。由于香港新一波疫情对部分与消费相关活动造成影响有限,短期内基本通胀应会大致维持受控。
 
投资分析点评
 
▲集度完成近4亿美元A轮融资
 
  据悉,百度旗下智能汽车品牌集度1月26日宣布已完成近4亿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百度和战略合作伙伴吉利共同增持。融资完成后,集度将持续加快研发与量产进程,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将于4月在北京车展发布,量产车型将于2023年上市。
  2021年1月,百度宣布造车,重装组建智能汽车公司;3月,集度成立并获得超3亿美元启动资金。
  集度方面表示,新一轮融资的顺利完成,有助于集度在汽车机器人研发与量产进程上按下加速键。未来,集度将加大对于高级别自动驾驶、智慧座舱、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尖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加快智能汽车市场用户发展与运营的体系建设,确保2023年将用户体验优异、兼具质量和成本优势、定义智能汽车标杆的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产品呈现在市场和广大消费者面前。
目前,集度自研的电子电气架构JET1.0,以及SOA、自动驾驶系统、核心算力平台、相关传感器正在向量产状态进一步迭代。此外,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量产车的内外饰,以及所有零部件的设计已逐渐进入量产模具开发阶段。
 
▲德赛电池拟75亿元投建储能电芯项目
 
据悉,德赛电池1月20日公告称,公司与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于2022年1月20日签订《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入园协议书》,在长沙市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控股子公司,建设"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该项目计划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分三期布局20GWh产能的储能电芯项目总部及研发中心、生产中心。
 
  ▲贵州茅台拟投41亿扩产系列酒
 
  1月26日晚,贵州茅台(600519)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投资41.1亿元,实施"十四五"酱香酒习水同民坝一期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形成系列酒制酒产能约1.2万吨、制曲产能约2.94万吨、贮酒能力约3.6万吨。建设项目期为24个月,所需资金由公司自筹解决。
  此次贵州茅台加码酱香系列酒产能,建设地点位于习水县,而非老酒厂所在的仁怀市茅台镇。对此,白酒专家肖竹青分析认为,这主要由于茅台镇白酒核心产区的空间有限,土地资源十分紧张。茅台加码系列酒产能,也是为未来发展打基础。
  据悉,国务院1月26日发布的"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提出,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同时,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深化效率导向的国资经营评价制度改革,推动国资监管切实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稳妥推进白酒企业营销体制改革。
  据了解,针对茅台酱香系列酒,不仅贵州茅台正大力扩产,其他头部酱酒企业也在扩产。目前郎酒、习酒、国台酒业、珍酒、金沙酒业均在推进扩产事宜。"当前很多酱酒企业都扩产,但距离真正的酱酒产能释放还需5年左右时间。"金沙酒业董事长张道红曾表示。而在此背景下,抢占大量酱酒产能释放的"窗口期"至关重要,越早扩产也越有利。
 
▲小康股份启动71.3亿再融资
 
  1月26日晚间,小康股份(601127)披露定增预案,公司拟募集资金71.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电动化车型开发及产品平台技术升级项目、工厂智能化升级与电驱产线建设项目、用户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宣布启动定增的同时,小康股份筹划多时的H股发行事项也宣告暂缓。公司表示,因全球经济及资本市场情况的变化,公司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暂缓H股发行上市的进程,后续安排视市场情况确定。
  电动化车型开发及产品平台技术升级项目是小康股份本次募投项目的重点,具体内容包括6款电动汽车车型开发以及DE-i平台升级和一系列产品技术研发升级建设,项目总投资47.5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43.1亿元。由于该项目不涉及生产能力建设,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本次定增的另一个重点投向是补充流动资金,涉及募集资金20亿元。小康股份表示,此举将缓解公司营运资金压力,满足公司经营规模持续增长带来的营运资金需求,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产结构,增加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其他募投方向还包括工厂智能化升级与电驱产线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为6.33亿元,具体内容包括汽车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汽车零部件总成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高效高功率密度电驱动高柔性生产线建设三部分。此外,用户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为2.27亿元。
 
  ▲英特尔入股神州半导体
 
  据悉,江苏神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神州半导体")于1月19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同时,注册资本从2000万元增至2222.22万元,增幅约11.11%。
  神州半导体是国内先进的半导体产线电源系统服务厂商,成立于2016年4月,坐落在江苏省扬州市高新科技园区,已建成完整全面的高精度和高功率直流、射频、微波、网络匹配器、远程等离子发生器等综合测试平台,是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离子电源研发,应用平台建设》承接单位。公司业务遍及亚洲,于日本、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分设办事处。
  英特尔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和卓越的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
  目前,英特尔投资的中国半导体企业包括顺芯半导体、杰华特微电子、南芯半导体、博纯材料、概伦电子、亿智、乐鑫科技、格兰德芯、澜起科技、芯邦科技和芯原股份等。
 
▲英特尔宣布1000亿美元芯片投资计划
 
  据报道,美国公司英特尔1月21日宣布将在本土俄亥俄州投资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0亿元)新建两座晶圆厂。未来10年的投资规模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晶圆厂数量最终达到8个,有望一举建成"地球最大芯片制造基地"。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拿到美国政府的补贴。
  数小时后,美国总统拜登、俄亥俄州州长迈克·德万、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以及其他高管和当地官员纷纷表示,英特尔的投资可以为美国解决多种问题,包括提高全球竞争力、国家安全、芯片短缺、高价汽车、STEM(传统理科行业)就业中的种族和性别差距,甚至是通货膨胀本身。
  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这项投资对英特尔意义重大,因为这是该公司40年来首次建设新的制造基地。作为芯片制造行业的传统巨头,英特尔过去数年的"挤牙膏"让该公司在制程上已经显著落后于台积电、三星。该公司在去年更换CEO后一直试图摆脱逐渐被行业边缘化的困境,但目前英特尔市值仅为台积电三分之一。
  日媒《日经亚洲》评论称,英特尔的这项投资计划刚好选在拜登政府寻求加强美国芯片供应链和中国寻求半导体自主可控之际发布,而困扰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的全球芯片短缺加剧了芯片制造厂商扩产的紧迫性。
  虽然芯片短缺是一个巨大的供应链问题,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不容小觑,但领先的芯片制造厂均一致认为,缺芯问题将在2022年下半年得到缓解,而英特尔俄亥俄新厂最早要到2025年才能投入运营。Moor Insights & Strategy分析师帕特·穆尔黑德直言:"它(英特尔新厂)不会对当前的芯片危机产生任何影响。"
  除此之外,科技行业媒体The Verge称,英特尔并没有生产汽车芯片,至少现在还没有,因此该公司与汽车芯片短缺无关。虽然英特尔在2017年收购了自动驾驶芯片设计公司Mobileye,但其芯片是由台积电代工的。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2021胡润全球瞪羚企业榜单发布
 
  1月25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胡润全球瞪羚企业》,列出了成立于2000年之后、三年内最有可能达到独角兽级(十亿美元)估值的高成长性企业。共有525家瞪羚企业上榜,分布在30个国家、134个城市。
  从行业来看,从事金融科技和生物科技的全球瞪羚分别有79家和78家,其次是软件服务52家、健康科技50家、电子商务41家。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2021年是一个世界级的创业大年,全球瞪羚企业总数达到525家。"
  本次榜单估值计算的截止日期为2021年11月。上榜瞪羚企业目前估值一般在5亿至10亿美元之间。胡润研究院自2017年开始追踪记录独角兽企业,自2018年开始追踪记录中国和印度瞪羚企业,这是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全球瞪羚企业"榜单。
  在《2021胡润全球瞪羚企业》中,美国以201家排名第一,中国以171家排名第二,美国和中国占全球瞪羚总数的71%;印度和英国分别以29家和26家排名第三第四。
  旧金山成为全球瞪羚之都,有59家瞪羚总部旧金山,其次是上海54家,北京39家。前20名城市中有7个中国城市,深圳以21家排名第六,杭州以13家排名第八,苏州以11家排名第九,广州和南京都以6家排名第17。
  医疗健康行业受全球瞪羚影响最大,其次是金融服务、企业管理和零售行业。
  全球瞪羚所从事的主要行业是金融科技和生物科技,分别有79家和78家,其次是软件服务52家,健康科技50家,电子商务41家,人工智能29家
  红杉是最成功的全球瞪羚投资机构,投资了全球七分之一的瞪羚企业,其次是纪源资本、经纬创投、中金和腾讯。红杉中国是最成功的中国瞪羚投资机构,投资了中国51家瞪羚企业,其次是中金、腾讯、经纬创投和启明创投。
 
▲南京银行拟收购苏宁消金控股权
 
  近悉,在南京银行披露拟收购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苏宁消金")控股权后,引发外界高度关注。1月24日,南京银行方面称,在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指导下,这笔交易正在有序推进。
  南京银行分别于1月13日、16日发布公告,先后披露拟收购苏宁消金控股权议案等情况。根据公告,截至目前,南京银行持有苏宁消金15%的股份,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苏宁消金49%的股份,先声再康江苏药业有限公司持有苏宁消金16%的股份,BNP PARIBAS PERSONAL FINANCE持有苏宁消金15%的股份,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苏宁消金5%的股份。
  南京银行在公告中表示,拟与苏宁消金部分股东进行股权转让磋商,如后续转让成功,该行预计将取得苏宁消金的控股权。
  据了解,作为江苏省一家老牌上市城商行,南京银行正在全力推进大零售板块业务,近年来动作频频。2020年,该行启动大零售2.0转型;2021年上半年,该行又提出以"全金融资产管理"为发展主线,加码零售业务,去年底,该行又挂牌成立私人银行。针对不同客群,南京银行目前已形成"私钻客户-财富客户-基础客户-互联网客户"全量零售分层服务管理体系。
  在城商行异地展业受限背景下,若能拿下消费金融牌照,被外界视为有助于城商行拓宽消费金融业务半径,扩展零售业务规模。
  事实上,近年来,在加码大零售业务方向下,城商行布局消费金融已是行业趋势。截至目前,3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城商行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接近一半。最新一例是宁波银行,该行以10.91亿元斩获华融消费金融公司70%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中国移动实控人拟增持超30亿元
 
  据报道,中国移动(600941)A股上市已有半个多月,近期股价连续收于发行价57.58元/股附近,濒临破发。1月23日晚间,中国移动公告,实控人中国移动集团计划增持公司A股股份30亿元~50亿元,以提振广大投资者信心。
  根据中国移动公告,1月21日,中国移动集团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增持了1232.02万股中国移动A股股份,增持金额约7.1亿元,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58%(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约占已发行A股股份总数1.457%(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
  上述增持前,中国移动集团通过中国移动香港(BVI)有限公司间接持有中国移动148.9亿股港股股份,约占中国移动已发行股份总数的69.837%(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另外,在本次增持前,中国移动集团未直接持有中国移动股份。
  增持完成后,除了上述间接持有的股份,中国移动集团还将直接持有中国移动1232.02万股A股股份,合计约占中国移动已发行股份总数的69.895%(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
  根据中国移动集团的计划,包含1月21日已增持金额在内,计划累计增持金额30亿元~50亿元。本次增持计划未设置股份购买价格区间,另外,由于涉资规模较大,中国移动集团表示,将在今年1月21日至12月31日期间适时实施增持计划。
  据悉,1月5日,中国移动登陆上交所主板,当日开盘,中国移动涨9.41%,收盘涨幅回落至0.52%。不过,就在上市第二个交易日1月6日,中国移动A股盘中一度触及发行价57.58元/股,彼时,在该价位有超百万手买单护盘。
  另外,除了增持稳价,中国移动还祭出回购大招。就在A股上市前夜,中国移动再度重申,公司将在A股股份发行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期于2022年2月7日届满后,在港交所回购公司港股股份。事实上,回购授权早在去年4月就已审议通过,但由于赶上了回A计划,港股回购有所推迟;中国移动计划回购的港股股份不超过20.48亿股。
 
  ▲*ST康美换帅
 
  1月26日晚间,*ST康美(600518)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九届董事会2022年度第一次临时会议选举赖志坚担任公司董事长。公司同日召开的第九届监事会2022年度第一次临时会议选举高燕珠为公司第九届监事会主席。
  *ST康美破产重整工作历时一年多时间,于2021年底完成破产重整计划。经广东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查,康美药业全部债务已通过现金、股份、信托权益等方式实现100%清偿。广东神农氏出资54亿联合其他社会资本合计出资65亿元持股29.9%成为康美药业第一大股东。而广东神农氏由广药集团、粤财产业投资基金、恒健资产、揭阳金叶等国有控股企业共同组成。
  1月25日,*ST康美召开董事会。新一届董事成员名单中,赖志坚、米琪、刘国伟3位非独立董事均来自广药集团。其余几名董事由广东粤财、金叶发展等派驻。另一方面,马兴谷等代表*ST康美原股东的董事成员均已悉数退出。
  新任*ST康美董事长的赖志坚,曾先后担任广州陈李济药厂品质部副部长、部长、经营部营销总监、营销部副部长,广州星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经理,广药集团技质部副部长兼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经理。现任广药集团质量副总监、技质部部长、安全生产发展部部长。
  广州陈李济药厂、广州星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均是广药集团下属企业,换言之,赖志坚在广药集团任职多年。
  据接近广药集团人士透露,赖志坚在品牌营销、安全生产、技术质量等方面均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望为康美药业品牌新生带来新的契机。此前,为了保障康美药业的稳定发展,广药集团在托管康美阶段已派出100多人的团队支持康美药业生产经营工作,康美药业的总经理以及多位副总级别的管理人员都有广药集团工作经历。
  康美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广药集团通过广东神农氏入主康美药业,从重整执行完毕到现在,动作频频,备受关注。
  2021年12月底,广药集团副总经理、广东神农氏管理合伙企业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春波已率队赴广东普宁对康美药业开展调研交流。近日,广药集团还携旗下控股企业白云山与康美药业在广州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北京路刊出新春广告。
  据报道,在日前闭幕的广东省人代会第五次会议上,广东省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表示,广东省可以进一步出台政策,推动广药集团、康美药业等龙头企业协同发展,实现1+1大于2,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助力中医药强省建设。
 
▲途虎养车递表港交所
 
  1月24日,汽车养护电商平台途虎养车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消息人士称,途虎计划融资金额为 7 亿美元。
  对于筹资用途,途虎方面表示,将用于增强供应链能力、研发、扩大门店网络和加盟商基础、投资新能源汽车服务等。
  途虎养车 2011 年创立于上海,是一家主打汽车后服务、养车类平台,提供线上预约 + 线下安装的养车方式。目前,途虎养车尚未实现盈利。途虎养车主要经营主体为上海阑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招股书显示,途虎养车联合创始人陈敏通过 Nholresi Investment Limited 持股 11.76%,另一联合创始人胡晓东通过 TroisUnis.HU Investment Limited 持股 3.22%。陈敏目前担任途虎董事长兼 CEO,胡晓东担任总裁。
  据报道,从2013年至2021年途虎已进行了16轮融资,合计募资超 91 亿元,获得过腾讯、百度、高盛、高瓴资本、红杉中国、启明创投、愉悦资本、君联资本、中金公司、海通开元、建银国际等多家机构加持。
  腾讯曾多次投资途虎养车,如在 2018 年就领投途虎 E 轮总额达 4.5 亿美元的融资,目前持股 19.41%,是途虎养车最大外部机构股东;愉悦资本、红杉中国、方源资本则分别持有 8.98%、7.56%、5.46% 的股份。此外,凯雷集团、中金公司、启明资本、百度等也持有途虎养车少数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还因收购途虎养车违反反垄断法,而在去年被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并处罚。信息显示,2018 年 7 月,腾讯与途虎养车等相关方签署《增资协议》,收购途虎 13.88% 的股权,后在 2019 年 10 月,腾讯与相关方签署协议再次投资。该笔交易完成后,腾讯合计持有途虎 18.34% 的股权,交易金额为 9.8 亿元。
  监管机构认定,腾讯此笔收购属于《反垄断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经营者集中,且属于应当申报的情形。腾讯与相关方完成交割,在此之前未进行申报,构成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的经营者集中,因此市场监管总局对腾讯处以 50 万元罚款。
 
管理视点
 
想做好复杂的决策,其实只需制定简单的规则
 
哈佛商业评论1月27日刊发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的博士研究生郑钟彬(Jongbin Jung,音译)、纽约县地方检察官办公室分析科副主任康纳·康坎农(Connor Concannon)、纽约大学城市科学与进步中心的高级研究科学家拉维·什罗夫(Ravi Shroff)、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沙拉德·戈埃尔(Sharad Goel)、微软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员丹尼尔·戈尔茨坦(Daniel G. Goldstein)联合撰写的文章指出,如今机器可以在复杂的任务上击败人类,这些任务似乎是根据人类思维的优势而量身定制的,包括扑克、围棋和视觉识别。尽管如此,对于许多适合作为自动推理自然之选的高风险决策,比如医生问诊、法官判案,专家们通常更喜欢经验和直觉,而不是数据和统计信息。这种不愿采用正式统计方法的态度有其道理:机器学习系统很难设计、应用和理解。不过,回避人工智能进步可能会付出高昂代价。
  认识到管理者和工程师面临的现实制约因素之后,我们制定了简单的三步程序,用于创建可以改进是非型决策的评估准则。这些准则可以帮助法官决定拘留对象,帮助税务审计员决定审查对象,帮助招聘经理决定面试对象。我们的方法为从业者提供了最先进的机器学习性能,同时去除了不必要的复杂性。
  要了解这些规则的作用,请看看审前释放决定。当被告首次出庭时,法官必须评估他们逃避随后开庭日期的可能性。被认为是低风险的人会被释放回社区,而高风险的被告则被羁押在监狱里;因此,这些决定对被告和公众都具有重大影响。为了帮助法官做出决定,我们使用程序创建了简单风险图。每个被告的潜逃风险,是根据他们的年龄和缺席开庭次数得出的总分来计算的,然后应用风险阈值将这一分数转换为二进制的释放还是拘留建议。例如,如果风险阈值为10,一名曾缺席过一次开庭的35岁的被告会计8分(年龄计2分,缺席一次开庭计6分),而且会被建议释放。
  尽管这条规则简单,但它的表现明显胜过专家级的人类决策者。我们对本国某一最大城市的10万多项审前释放司法决定进行了分析。如果遵循这套规则,这一司法管辖区的法官可以拘留一半的被告,未出庭人数不会明显增加。这怎么可能?独立的司法判决与被告的客观潜逃风险水平只有微弱的相关性。此外,法官采用的是特立独行的标准,有些人释放了90%的被告,而另一些人只释放了50%。结果,许多高风险被告得到释放,而许多低风险被告却被羁押。遵循我们的准则可以确保被告得到公平对待,只有风险最高的被告才会被羁押,同时提高判决的效率和公平性。
  这类决策规则之所以快捷,是因为决策可以很快做出,无需计算机;之所以俭省,是因为它们只需要有限的信息就可以做出决定;之所以透明,是因为它们显示了做出决定的理由。满足这些标准的规则无论在司法背景,还是在其他背景下都有许多好处。比如,容易记忆的规则更容易被采纳并一贯使用。在医学领域,节俭的规则可以减少所需的检查,这可以节省时间、金钱,在分诊的情况下还可以拯救生命。简单规则的清晰性通过展示决策的做出方式,并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从而产生信任。当社会要求公平和透明时,清晰性甚至可以成为一项法律要求。
  简单规则当然有其优点,但是我们也可能合理地怀疑,支持简单是否意味着牺牲性能。令人惊讶的是,在许多情况下,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将简单的规则与复杂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比较。在司法判决的情形中,风险图在表现上与最佳的统计风险评估技术几乎相同。在22个不同的领域重复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一种现象:简单、透明的决策规则在表现上通常与复杂、不透明的机器学习方法不相上下。
  为制定这些简单的规则,我们使用了一个我们称之为“选择-回归-四舍五入”的三步策略。以下是它的工作原理。
  1.选择两到五个相关结果的主要指标——比如,对于审前决定,使用的是两个众所周知的潜逃风险指标:被告的年龄和缺席开庭的次数。如果没有此类领域知识,可以使用阶梯式特征选择等标准统计方法来创建因素列表。
  2.使用历史数据,对所选预测因素(年龄和缺席开庭次数)的结果(缺席庭审)进行回归。这一步骤可以用统计软件在一行代码中执行。
  3.步骤2的输出是一个模型,该模型为每个因素分配复杂的数值权重。对于许多决策应用程序来说,这样的权重过于精确,因此我们对权重进行四舍五入以生成整数分数。
  我们的“选择-回归-四舍五入”策略会产生简单的决策规则。同样重要的是,构建规则的方法本身很简单。一个在统计方面受过有限培训的分析师使用免费软件就可以轻松地遵循这个三步之法。
  当目标得到明确界定,而且过去成果及其主要指标方面的数据可以获得时,统计决策规则最有效。当这些标准得到满足时,利用统计信息做出的决策通常优于专家的经验和直觉。简单的规则以及策略会把机器学习的力量带给大众。
 
信息化建设
 
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明确目标
 
  据悉,银保监会近日下发《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应取得明显成效。
  具体而言,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广泛普及,基于数据资产和数字化技术的金融创新有序实践,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明显增强,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
  《意见》包括总体要求、战略规划与组织流程建设、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数据能力建设、科技能力建设、风险防范、组织保障和监督管理等7部分,共30条内容。
  根据《意见》规定,银行保险机构应加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弹性供给,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构建多中心、多活架构,提高基础设施资源弹性和持续供给能力。同时,加快构建面向大规模设备和网络的自动化运维体系,建立"前端敏态、后端稳态"的运行模式,推进基础设施虚拟化、云化管理,并建立对信息科技资源全方位覆盖的统一监控平台。此外,银行保险机构还应提高运维侧研发能力,积极运用大数据加强态势感知、故障预警和故障自愈,不断提高运维智能化水平。
  《意见》还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密切持续关注金融领域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提升快速安全应用新技术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保险机构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探索技术成果转化路径,培育金融数字技术生态。
  《意见》特别强调,银行保险机构应大力引进和培养数字化人才。具体而言:鼓励选聘具有科技背景的专业人才进入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注重引进和培养金融、科技、数据复合型人才,重点关注数据治理、架构设计、模型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专业领域;积极引入数字化运营人才,提高金融生态经营能力,强化对领军人才和核心专家的激励措施。
 
两部委布局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关于促进云网融合加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协调汇聚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和机构力量,共同推动中小城市宽带网络建设升级和应用基础设施按需部署。
  “以县城为代表的中小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在信息基础设施部署进程、应用普及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中小城市亟需顺应云网融合发展趋势,统筹各方力量,加大投入,提升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和服务能力。
  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中小城市的云网基础设施
  据介绍,《通知》主要面向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含地级市、县城和特大镇)。按照因地制宜、协调推进,企业主导、政府引导,云网协同、产业联动的基本原则,结合东部地区、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基础和产业需求,采用组织建立项目库、打造示范标杆、推进纳入国家有关工程等差异化手段,引导推进中小城市按照统一规划,统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强化云网融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通知》提出,到2025年,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及东北大部分地区基本建成覆盖中小城市的云网基础设施,千兆接入能力和云资源池覆盖超过1000个中小城市,实现“千城千兆”和“千城千池”,有效提升中小城市公众用户端到端访问体验,满足中小城市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为中小城市产业聚集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高质量的信息基础设施对于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该负责人具体阐释了两方面原因。
  一是能够为中小城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好支持。随着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企业对低时延、大带宽、本地计算、安全承载、降本增效等信息基础设施服务需求不断加强。以千兆光网、新型城域网、5G承载网等为代表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以云资源池、边缘云节点、内容分发网络等为代表的应用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推进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满足当地企业数字化发展要求,赋能数字经济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是能够为中小城市用户提供高品质信息服务。随着高清视频、AR/VR、在线教育、互动直播等互联网业务快速发展,对网络带宽、时延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推动网络基础设施扩容和应用基础设施向中小城市延伸,为用户就近提供服务,能够优化各类互联网业务访问性能,提升中小城市用户信息服务体验,进一步释放信息消费潜力,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五大任务推动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
  据了解,《通知》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在总体目标指导下,围绕网络设施、应用设施、技术创新、融合应用、产业聚集等领域提出了五大任务:
  一是加快完善中小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引导中小城市适度超前储备网络能力,有序推进区域内千兆光网等网络基础设施部署,分区域、分场景持续深化覆盖,深化行业内和跨行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持续完善城区光缆网络,加快建设新型IP城域网、光传送网络(OTN)、5G承载网、云专网等。升级中小城市至中心城市、中小城市至乡镇、中小城市之间的光缆和传输系统,有条件的地区全面推广部署100G OTN设备,满足云边互联、公众宽带、政企专线等业务承载需要。增强网络设施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是有序布局中小城市应用基础设施。稳步推进云资源池、边缘云节点、内容分发网络等应用基础设施向中小城市下沉部署。按照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整体布局,推动中小城市存量“老旧小散”数据中心向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地市级中小城市统筹辖区需求开展云资源布局,合理布局算力服务,带动政务、医疗、教育、产业、安全等领域的云化应用部署。鼓励在县城按需探索构建区域内的共享型边缘云节点,打造集网络、计算、存储、智能、应用等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满足新型业务应用需求。结合高清/超高清视频、AR/VR等业务分发需要,推动CDN边缘服务节点向中小城市延伸,切实提升智能分发能力,更好服务中小城市本地用户。
  三是积极推动中小城市云网技术融合创新。以实现高效算力调度为核心,推动中小城市IP城域网与云数据中心网络、中心云与边缘云的深度融合,全面集成云、网、边算力资源。面向中小城市行业用户上云场景,加快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IPv6+等网络创新技术的部署,建设智能化端到端网络管控系统,提供灵活组网、弹性随选、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的云网服务,提升自动开通、差异化保障等能力,支持不同企业业务按需敏捷入云,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四是大力培育基于云网基础设施的融合应用。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内容和应用服务企业,结合中小城市实际需求,加快研发各类基于云和高带宽的应用产品,丰富应用类型和场景。重点聚焦政务服务、社会管理、工业制造、交通、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开展千兆虚拟专网建设试点,协同部署工业无源光网络(PON)、工业OTN、5G基站、边缘计算、行业终端等设施,推广应用网络切片、AI、物联网等新技术,建设适应数字化发展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鼓励相关企业和政府机构加快建设数字化云平台,推动企事业单位深度上云用云,打造一批可以在中小城市复制推广的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样板。
  五是提升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支撑能力。鼓励中小城市结合发展需求和产业特点,构建高速、可靠、安全、弹性的“网络+平台+应用”服务体系,强化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支撑能力。鼓励中心城市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利用云网设施与中小城市建立帮扶协作,构建医联体式互联网医院、远程教育信息网络,打通线上线下业务流程,提升中小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智慧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企业跨区域互联和入云上平台能力,为产业向中小城市聚集准备条件。
  四方面保障健康有序发展环境
  “除了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应用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主体加大建设和协同创新力度,也离不开健康有序的建设发展环境。”该负责人介绍,《通知》提出了四方面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立中小城市云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推进机制,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重点项目建设。要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协调解决突出问题。
  二是做好项目储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对区域内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统筹整合、优化布局、强化储备,按年度形成项目清单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建立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
  三是强化监测评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依托项目库建设,对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定期开展评估,打造示范标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通信管理局从项目库中择优推荐纳入“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等国家有关工程。
  四是促进多元投入。进一步突出企业投资主体作用,基础电信企业要将提升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作为“十四五”投资重点,确保落实到位。鼓励各类融合基础设施企业和相关行业单位新增建设投资向中小城市倾斜。各级政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向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倾斜,优化支出结构,着力补齐短板。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组织实施“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择优给予一定支持。
 
民航局正式发布《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
 
  近日,民航局正式发布《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旨在进一步加强智慧民航顶层设计,指导行业各单位开展智慧民航建设工作。
  《路线图》明确了智慧民航建设内涵和原则:智慧民航是瞄准民航强国建设目标,应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新成果,创新民航运行、服务、监管方式,实现对民航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进行数字化处理、智能化响应和智慧化支撑的新模式新形态。智慧民航建设遵循以人为本,智慧赋能;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系统布局,协同推进;安全可靠,行稳致远;开放共享,融合发展;绿色低碳,集约高效六项原则。
  《路线图》提出了智慧民航发展目标:建成透彻感知、泛在互联、智能协同、开放共享的智慧民航体系。民航发展方式实现深刻变革,安全基础更加稳固,运行保障更加高效,运输服务更加便捷,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智慧民航成为智慧交通建设的先行示范、数字中国建设的先导产业,为全球民航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方案,有力支撑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
  到2025年,行业数字化转型有力推进,智能装备规模应用,出行体验显著改善,运行效率大幅提升,治理能力更加高效,民航数字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实现出行一张脸、监管一平台。到2030年,新型基础设施与航空运输系统全面融合,重点领域实现由人工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智能化应用取得关键性突破,基本实现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到2035年,智慧化融合实现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覆盖,全面实现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
  《路线图》阐述了智慧民航的总体架构和总体设计:智慧民航以智慧建设为主线,筑牢安全发展底线,拓展绿色发展上线,构建产业联盟阵线,以智慧出行、智慧空管、智慧机场、智慧监管为抓手,强化改革创新、科技创新、基础保障三大支撑。同时,按照"体系发展引领、分域模块构建"的思路,分解为包含五大主要任务、四个核心抓手、三类产业协同、十项支撑要素、48个场景视点的总体设计。
  《路线图》梳理了以智慧出行、智慧空管、智慧机场和智慧监管为核心的建设抓手:智慧出行以全流程便捷出行、全方位"航空+"服务和综合性航空物流服务为主要建设任务,实现旅客综合出行时间缩短和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智慧空管围绕四强空管建设,推动全国民航协同保障运行、基于四维航迹的精细运行和基于算力的融合运行实施,实现广域覆盖感知、深度网络互联、数据融合赋能、智能协同响应和智慧高效运行,提升空中交通全局化、精细化、智慧化运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智慧机场围绕四型机场建设,推进机场全域协同运行、作业与服务智能化和智慧建造与运维的实施,加强机场航班、旅客和货邮的服务能力,提升机场保障能力、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智慧监管通过推进一体化创新型数字政府、数据驱动的行业监管和融合创新的市场监测方面建设,提升安全组织管理水平和行业治理效能。
  《路线图》描绘了民航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通过吸纳数字产业新技术和开拓数字经济增长点,构建"民航+数字产业"共同体;通过推动装备研制转型升级和打造装备应用全新体系,完善"民航+先进制造"产业链;通过推进绿色技术产品研发和提升绿色运行能力上线,形成"民航+绿色低碳"生态圈。
  《路线图》从改革创新主导、科技创新赋能和基础设施保障方面分析了智慧民航建设的支撑要素:改革创新主导从组织机构、政策制度、管理模式、人才保障四个方面提出智慧民航建设的改革支撑要素;科技创新赋能从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三方面提出智慧民航建设的科技支撑要素;基础设施保障从融合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提出智慧民航建设的基础设施支撑要素。
《路线图》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落实执行、加强投入保障、加强协同合作、加强风险防范等方面强化路线图的组织实施。同时,聚焦"十四五"智慧民航建设的堵点、痛点和难点,《路线图》设置了民航安全智慧强基工程、智慧民航运输系统工程、民航大数据体系建设工程、民航未来科技引领工程、智慧民航产业协同工程、智慧民航政策制度领航工程、科技赋能绿色转型工程、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推进工程等8项重点工程,作为推进《路线图》实施的具体落实。
 
上海发布建设网络安全产业创新高地三年行动计划
 
  1月25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海市委网信办、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联合发布《上海市建设网络安全产业创新高地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英介绍,《行动计划》的总体考虑:一是紧扣新要求,更好落实国家战略任务。二是紧盯新趋势,保障城市数字化转型。围绕经济、生活、治理等各领域数字化转型需求,加快100+安全场景开放,切实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重要数据、个人信息安全等保护能力,构建与国际数字之都相匹配的大安全格局。三是紧抓新赛道,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发展"安全即服务"新模式、新业务,力争到2023年,全市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250亿元,实现翻番;打造2个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引育10+网络安全龙头企业,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网络安全产业创新高地。
  为此,《行动计划》聚焦"产业+供给"、"行业+应用"、"生态+政策"三项重点工作,具体推动实施17项任务。
  一是聚焦"产业+供给"。强化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支持重点企业围绕元宇宙、生物识别安全、新兴通讯等新领域,可信计算、零信任安全、联邦学习等新架构,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技术,以及密码、信创等方面,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强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倡导"安全即服务"理念,发展"大带小的组团服务"新模式,完善专业化增值、一体化运营、高端化定制等新产品服务。强化产业空间载体建设,全力支持普陀打造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松江打造国家密码科技创新基地;依托临港新片区、静安市北、嘉定、青浦、浦东唐镇等,围绕跨境数据流通、大数据、车联网、ICT供应链、金融科技等,打造一批网络安全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聚焦"行业+应用"。围绕更好保障城市数字化转型需求,打造一批标杆应用。比如工业互联网安全,落实工信部关于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的管理制度,深化态势感知、仿真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助力企业"安全用平台"。数字新基建安全,建立数字新基建安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机制,推进重点领域信创应用,加强5G、物联网、北斗等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安全建设与防范处置。人工智能安全,针对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安防、智能网联汽车等智能终端,以及生物识别、智能算法、算力等关键要素,强化漏洞挖掘、安全测试、威胁处置等评估,推动产品安全分级管理,引导企业加强安全合规。数据应用安全,建设公共数据安全运营机制,强化企业数据安全评估,深化个人信息保护,推进跨境数据流通安全、数据交易安全等。
  三是聚焦"生态+政策"。强化组织领导,在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建立相关部门、区、产业园区、重点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工作专班,形成各方推进合力。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机制,引导公共部门和重点企事业单位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不低于10%,强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创新监管方式,实施网络安全企业"正面清单"制度,优先开展产品检测与资质认证,缩短产品上市周期;推动网络安全测评模块化和结果互认机制,避免重复认证、重复检测。促进产融结合,培育面向网络安全领域的商业保险,形成覆盖"事前预防、事中防护、事后补偿"全周期网络安全保险服务保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设立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助力硬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建设人才体系,支持高层次的网络安全领军人才、优秀团队等落沪,鼓励高校开设网络安全通识课程,推动标准制定和互认,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张英说,下一步,上海要重点做好"三个紧密对接"。
  一是紧密对接重点区域,强化市区联动。支持各区结合产业定位、区位优势,出台特色化配套方案、年度计划和专项政策并谋划打造1个至2个网络安全特色产业园区。
  二是紧密对接重点企业,强化供需对接。聚焦数字经济、元宇宙、智能终端等10大重点方向,面向全国优秀企业,征集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择优纳入《2022年度上海网络安全产业创新攻关成果目录》,并在城市数字化转型重大场景建设中率先应用、优先支持。
三是紧密对接重点行业,强化生态共荣。面向金融科技、车联网等网络安全新需求,建设3家至5家市级网络安全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促进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加快更多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并形成产业化能力。
 
山东新出台3项财政奖补政策支持数字经济发展
 
  据悉,为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山东省财政厅近日研究出台3项财政奖补政策,支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实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建设奖补政策。对商业模式清晰,且标识解析注册量、标识解析量等指标综合排名前5位的二级节点,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提高工业互联网网络互通能力。
  实施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区综合评价奖补政策。着眼加快"5G+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提升区域制造资源共享和协同水平,在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等区域集聚区中,2022年培育不少于10家工业互联网园区,对综合指标排名前5位的,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
  实施数据中心提质增量行动财政激励政策。对节能效率高、服务上云企业数量多的大中型数据中心,省级财政对每个已用物理机架最高给予1000元支持;对"算力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间接经济效益达到300万元以上或年服务超过30万人次的边缘数据中心,省级财政对每个已用物理机架最高给予3000元支持。
 
全国首部公共数据地方性法规将于3月1日生效
 
1月24日,浙江人大发布《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全文。该条例将于3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以公共数据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提出,建设一体化共享开放通道,规定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应当通过统一通道共享开放数据,不得新建通道;强化对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监管,要求进行安全审查,签订服务安全保护及保密协议,并规定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相应法律责任。
 
湖南省印发"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
 
  据悉,为进一步推动"十四五"时期湖南省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商务厅近日印发《湖南省"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2025年,湖南省网络零售额将超50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0%以上,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过500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速达到20%。到2035年,全省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市场体系。
  《规划》制定六项主要任务。包括:建设高质量电商促进体系,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加快数字商务创新发展,构建数智化商业生态;积极推动数商兴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促进贸易创新发展;健全支撑配套体系,提升电商服务能力;优化电商发展环境,完善电商治理体系。
 
欧盟将出台《芯片法案》以提升产能
 
  据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1月20日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宣布,2月将出台欧盟《芯片法案》,旨在把欧盟芯片产能从目前占全球10%提升到2030年的20%。
  冯德莱恩说,如今芯片不仅安装在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中,汽车、家庭供暖系统、医院和呼吸机中也都有芯片。没有芯片就没有数字时代。
  她说,《芯片法案》将帮助欧盟提升芯片研发和创新能力,为公众支持欧盟首创的生产设施铺路,提升应对短缺和危机的能力,并支持小型创新型公司。
  冯德莱恩说,欧盟的目标是到2030年生产全球20%的芯片。到那时全球对芯片的需求将会翻番,这意味着欧盟的芯片产能应在现有基础上翻两番。与此同时,冯德莱恩也呼吁全球芯片市场保持开放,促进合作伙伴之间多样化,建立更平衡的相互依赖关系,建立可以信任的供应链。
  20世纪90年代,欧盟曾占据全球芯片市场40%以上的份额,但这一比例目前已经下降到10%左右。从去年开始的全球芯片短缺严重影响了欧盟各行业,汽车制造业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凸显欧盟对境外芯片供应商的过度依赖。
  一些大企业也正加大在欧盟的芯片生产布局。2021年6月7日,德国博世集团投资10亿欧元在德累斯顿修建的晶圆工厂正式落成,将主要为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提供芯片。美国英特尔公司去年9月宣布,未来十年将在欧洲投资800亿欧元发展汽车芯片制造业务。
 
企业信息员园地
 
靖江特殊钢入围江苏省“绿色工厂”名单
 
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1年江苏省绿色工厂”入围名单,靖江特殊钢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绿色工厂”是指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江苏省绿色工厂执行国家绿色工厂标准及相关要求,要求企业应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以及生产过程中人的职业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引入生命周期思想,优先选用绿色原料、工艺、技术和设备,并进行持续改进。
作为全球无缝钢管制造技术领先的优势企业,靖江特殊钢具备年产100万吨钢、60万吨无缝钢管和70万吨棒材的配套产能。企业始终遵循“智能智造,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建成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化螺纹加工生产线,全力打造智能工厂、信息化工厂,逐步实现降本降耗、提质增效。
 
民生重工获泰州市信用管理示范企业认定
 
特约信息员:陆卫明
  日前,泰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公布了2021年度泰州市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名单,泰州市15家企业入选,靖江市3家企业进入了这份榜单,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成为其中之一。
  近年来,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重视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着力营造知信用、重信用、崇尚信用的企业发展环境,公司成立了信用管理领导小组,将信用管理融入到所有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了信用档案,设立信用管理专项经费。公司从董事长开始,严格执行信用管理,公司从消费者权益、节能环保、职工权益、公平竞争、社会贡献、经营管理等六个方面的信用建设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通过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企业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防范了信用风险,提高了部门间的协调能力,成效显著。公司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大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力度,争创省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




          

新枣庄企联三会.jpg

 枣庄企业家     枣庄市企联三会


640.png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巨山街道武夷山路1866号院内  邮箱:zzqixie@163.com 邮编:277000 电话:0632-8257966
鲁ICP备2021003606号
Copyright©枣庄市企业联合会版权所有 2023-2024